玄奘(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中国名僧难尽其数,仅一部《高僧传》就记载了许多名僧。中国名寺自南而北也是不胜枚举。名僧与名寺是相辅相成的,或者寺因名僧而闻名,或者名僧因名寺而成名。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公元 344~413年),祖籍印度,生于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中国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的高僧。
他七岁时随母亲出家,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鸠摩罗什被“少崇三宝”的后秦国王姚兴派人迎至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待以国师之礼,主持译经及讲经。从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十二月到长安,到弘始十五年(公元413年)四月去世前后十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带领弟子译出佛教经论共74部,384卷。其译本简洁晓畅,流传至今,鸠摩罗什也因此被尊为中国佛典“四大翻译家”之首。
鸠摩罗什(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玄奘
玄奘(公元602~664或600~664年),俗姓陈,河南缑氏(今偃师县)人,通称三藏法师,唐初佛教高僧,法相宗的创始人。他十三岁出家,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他孤身西行,从凉州出玉门关赴天竺,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并同一些学者辩论,名震天竺,历经17年。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他回到长安,向太宗提出译经一事,请往嵩岳少林寺译经。前后十九年间,共翻译了印度佛教经、论75部,共计1,335卷。无论在数量、质量还是在经文的系统性上,都为中国和印度留下了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玄奘辞世,葬于长安兴教寺(在今西安市南郊), 终年六十五岁。
河南洛阳的玄奘故居后院有座佛光寺,始建于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是唐中宗李显纪念法师玄奘御旨修建。
西安大雁塔(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监真
监真(公元688~763年),唐高僧,日本律宗的创始者。本姓淳于,扬州江阳县(江苏扬州市)人。十四岁出家,景龙二年(公元708年)于长安受具足戒。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他学成名立,从长安回到扬州,住锡大明寺,专弘戒律,成为独步江淮的律学大师。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应日僧荣睿、普照等邀请东渡,几经挫折,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第六次东渡,始达日本九州萨摩国的秋妻屋浦(今日本九州南部)。翌年入平城京(今奈良),于东大寺毗卢遮那大佛殿前建筑戒坛,传授戒法,这是日本佛教史上正规传戒的开始。他在日本生活了十年,于日本天平宝字七年(公元763年)五月六日在日本圆寂,终年七十六岁。
慧能
慧能(公元638~713年),唐高僧,俗姓卢,世居范阳(郡治今北京城西南),生在南海新州(今属广东新兴),据说是一个不识字的樵夫。二十四岁时听人诵《金刚经》,才发心学佛,赴湖北黄梅投禅宗第五祖弘忍门下,初为杂役。弘忍欲传衣钵,慧能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作一偈,表示对佛理的体会,深得弘忍赞赏,便将禅法秘传于他。
慧能潜承衣钵,在广东四会县一带隐姓埋名十三年后,才在广州光孝寺公开身份,正式剃度出家,开创了禅宗的南宗一派,是禅宗的第六祖。
智顗
智顗(公元538-597年),俗姓陈,荆州华容人。陈武帝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在湘州果愿寺出家,后居大贤山。陈太建七年(公元575年),他带弟子二十余人入天台山修禅论道,讲授佛法,被称“天台大师”。在天台山修行十年后于陈后主至德三年(公元585年)再度返回建康。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在天台圆寂。
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1880~1942年),俗姓李,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祖籍浙江平湖人,世居天津。自幼天资聪颖,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南下上海,肄业于传授新知识的南洋公学。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学西洋绘画、音乐和戏剧。1910年回国,任图画、音乐教员。1918年,他在杭州西湖虎跑寺剃度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开始致力研究律宗,后被尊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世祖。1942年,弘一法师圆寂于福建泉州,终年六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