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报应,害人害己,利人利己(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北魏至隋时,有一位非常有名的隐士,名叫李士谦,他是赵郡平棘(今河北省赵县)人,年少时父亲去世,他与母亲、姐姐相依为命,事母至孝。一次,母亲呕吐不止,李士谦怀疑是中毒引起,遂跪在地上去尝呕吐之物,以确定自己的判断。他在岐州担任刺史的伯父李玚听说后,大为感叹,经常对人说:“士谦这孩子是我们李家的颜渊啊!”颜渊,孔子最为知名的弟子之一,以贤德著称。
李士谦敏慧好学,通晓经史。十二岁时,就因才华出众被北魏广平王任命为开府参军事。后来,母亲去世,他因丁忧辞官。守丧期间,他因为伤心过度而形销骨立。他嫁到广平宋氏的姐姐,也因过度哀痛而病逝。
守丧三年后,李士谦就舍宅作了佛寺,自己则去学馆继续学业,立志终生不为官。他孜孜不倦的学习,还博览群书,亦精通天文、星相、占卜等各方面的知识。很多高官听说他的才名后,都请他出仕,但都被他婉拒。
自身节俭乐善好施救活万人
李士谦家虽富有财产,但他自身却奉行节俭。他以少时丧父为由,不吃肉食不喝酒,嘴里也从不说杀生之类的言语。不过,在亲戚宾客来访时,他必以酒肉招待,自己则继续吃素,面对这些酒肉时,他也非常坦然,不以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人。
在李士谦看来,救济帮助他人是他的本分。如果有人办不起丧事,他听说后,就会跑去给予相应的帮助。一次,邻里有兄弟二人因为分家产不均打起了官司,李士谦知晓后,就自己出钱贴补给钱财少的。兄弟俩很惭愧,开始互相推让财产,兄弟俩此后都成为了与人为善之人。
史载,如果李士谦看到有牛在自家的田里吃东西,他就牵着牛到阴凉处喂养;看见有小偷偷自家的麦子,他就假装看不见,悄悄避开。他家的仆人曾抓获过偷粮食的人,李士谦没有责罚,而是体谅其穷困将其放走。
有一年,粮食缺乏,李士谦就拿出几千石粮食借给乡人,乡人们都说等秋季收割后就偿还。然而,当年因为灾害,粮食歉收,借粮的人家都没法偿还,因此纷纷到李家道歉。
李士谦说:“我家多余的谷米,本来就是准备用于赈灾救济的,并不是为了牟利。”他还设宴将所有借粮的人家召集在一起,并当场烧掉借据,告诉大家债务已了,大家不要放在心上了。乡人都非常感动。
第二年庄稼大丰收,借粮的人家纷纷来还粮,但李士谦以债务已了予以拒绝,一点粮食都没收。
又有一年当地遭遇了大饥荒,很多人都饿死了。李士谦用尽家资给饥民熬粥喝,有上万人的性命得以保全。他还请人埋葬尸骨,凡是能看见的都没有遗漏。到了春天,他又拿出粮种,给贫困的农民,让他们可以种地维生。赵郡的百姓对他感恩戴德,常常对儿孙们说:“能活下来,都是李参军的恩德啊。”
因果报应
李士谦善谈玄理,曾有一位来客在聊天时说自己不相信佛家的因果报应,认为佛经之外的典籍都没有类似说法。李士谦对他解释说:“儒家有‘积善余庆,积恶余殃,高门待封,扫墓望丧’之说,史上皆有事实可考,这难道不是善恶的报应吗?佛经上说天道轮回,周而复始,永无止尽轮回,这就是汉代贾谊说的‘宇宙千变万化,未始有极,忽然为人’的道理。当佛法还未向东传播前,就有古圣贤哲已领悟它的真谛了。至于像鲧变为黄熊,杜宇变为杜鹃,褒君变为蛟龙,牛哀变为野兽,君子变为鹄,小人变为猿,彭生变为猪,如意变为狗,黄母变为龟,宣武变为敝黾,邓艾变为牛,徐伯变为鱼,护卫的士兵变为鸟,写字的书生变为蛇,羊祜的前身是李氏的儿子,这些难道不都是佛家所说的因果报应吗?”
万人送葬
隋朝开皇八年(588),李士谦去世,享年六十六岁。赵郡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无不痛哭流涕的说:“为什么不让我们去死,而让李参军去死呢!”参加送葬的有一万余人。
同乡的李景伯等人认为,李士谦道德高尚闻名于田园乡间,就将其一生的言行整理成文书,刻在他墓前立的一块碑上。其中有这样赞美他的词句:“言必楷模,孝全终始。高调横逸,清风崛起。”
李士谦的妻子卢氏,很有妇德。在丈夫去世后,她没有接受任何人所送之物。她对众人说:“士谦一生喜欢施舍,现在他虽人已去世,但我怎能改变他的志向呢?”她为此还拿出五百石粮食赈救贫穷之人,以彰显丈夫的志向。
参考资料:《隋书》
来源:看中国投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