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21年12月15日讯】随着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日益增强,燃油汽车成了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爱它们是因为汽车满足了我们的出行需求和精神慰藉。有人调侃:汽车就像男人的另外一个家,停车之后,他们喜欢在里面呆上5分钟,毕竟,只有在这一时刻,他们能做自己,其他时候只能是父亲、儿子或者装孙子;恨它们是因为汽车烧油更烧钱:停车、保险、维护、罚单,还有日益上涨的油价,都需要钱,开了一辆车,好像开了一条给社会“送钱”的通道。现在,燃油汽车需要遵守大量规矩,经常遭遇单双号限行,大家总感觉花费几十万,只买回来“半辆车”,哑巴吃黄连。况且,主流媒体动辄发表文章,宣称汽车燃油是导致城市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大家绿色出行。
面对如此憋屈的汽车生活,依旧有人前仆后继地买车,贫困的、富裕的、职场人、艺术家、CEO等等,好像人人都需要一辆车。汽车代表着身份,没有汽车就没有办法融入一定的圈子。旺盛的需求和收紧的政策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而解决如此矛盾的出路就是,采用新技术、新能源的新概念汽车。
电动车,想说爱你容易吗?
按照现在政策的大方向来看,电动车大有取代燃油汽车的趋势,比如电动车不受限号政策左右,又比如某些城市购买30万的电动车,有12万的补贴,一些公共交通,如出租车、滴滴打车都更加推崇电动车型。此外,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电动车热潮,马斯克经常荣膺世界首富之类的头衔,使得电动车的审美性非常之高。遗憾的是,作为电动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发展一直都非常缓慢,近两年内,几乎都没有什么进步。而且受疫情影响,锂电池的原材料、制造成本都大幅上涨,宁德时代等电池供应商,虽然手握海量订单,却因产能不足,而无法交付。在这种情况下,更没有精力来研发电池新技术,以至于,电动车动力电池续航短、畏寒怕冷等特性,难有改观。
相信东北司机对于电动车的娇贵,感触颇深,毕竟,电池在严寒天气下“亏电”非常严重,这也导致了电动车在山海关外“寸步难行”。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汽车的销售占比,燃油车依旧高达92.8%,电动车仅有2.8%,只是一个零头,而仅有的2.8%大都分布在江浙沪、珠江三角洲地区。
事实上,全国范围内的电动驾车体验都不好,而东北地区或者冬季的华北,电动车体验非常差,可以用“战战兢兢、提心吊胆”来形容。一位东北司机哭诉道:自己的电动车续航能力是400公里,不过一旦温度下降到5-10C,续航能力就会下降到200公里,再加上天冷需要开暖风,偶尔开远光灯etc. 粗算下来,每周需要充电3次,每次5个小时,伺候一台电动车就跟伺候爹一样。其实,抱怨的背后是电池技术的瓶颈,亏电现象是一个化学问题,低温环境下,锂离子的扩散、表面电荷的移动都会受到影响,降低电池电量密度。基于此,要想解决此问题,只有两个方向:首先是创新隔膜和外壳技术,使其保护电解质不受影响,还有就是升级电解质材料,增加续航能力。平心而论,这两个方向都挺难,也难怪有人说:谁能解决电池问题,谁就是新的世界首富。
氢能源汽车,何时能驶出实验室?
如果动力电池注定娇贵,那么,要改变人类汽车前途,就只能再度升级新能源。氢能似乎已经被提上日程,取代电池和燃油,而可控核能尚停留在“概念阶段”,有点儿科幻的味道,但Nothing is impossible。事实上,奔驰、宝马、特斯拉,每年都会设计出大量概念车,天马行空,他们不奢望这些汽车会量产,只是想尽可能地拉动汽车业的创新,把现有技术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其中,就包括非常规硬度的钢化外壳、会飞的车以及氢能、可控核能汽车。
其实,依照氢能的特性,很容易吸引到资本、政策、管理战略的关注,毕竟,太清洁了。早期的氢能源电动车概念是通过氢内燃机燃烧来产生动能,动力机制和燃油车差不多。但相比于燃油,氢气燃烧的稳定性、电量转化效率都非常差,难以落地。现在,氢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主要是通过氢燃料在电池堆里的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为电能。氢能源比锂电池的优势在于电量密度高,可适用于长途运输,包括卡车、大巴、物料、重型货车等等,都可以采用氢能源电池。加之,氢能源对环保有重大意义,社会各界正充满信心。相关机构预测,全国氢能源汽车保有量到2025年将超过10万辆;2035年,100万辆,这意味着未来氢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会有10倍的成长。
当然,同所有新能源一样,氢能源也面临着成本、技术、补能等方面的问题。拿“补能”举例来说,未来的氢能补给场景和加油站差不多,加一次氢能仅需6分钟,大大好于电动车5小时的充电。但需要建设大量的氢能补给站,目前全国可用的补给站仅有110座,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加上“制氢”的成本,也比较昂贵,粗算下来,一个氢能源站的建设成本是普通加油站的三倍。
或许,在未来新能源汽车大战中,氢能会取代锂电,但时间会比较久,静待花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