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伴随着降准降息,央行副行长意外透露出一句话令市场产生一股恐慌潮。(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2年1月27日讯】(看中国记者云泽水采访报道)上周伴随着降准降息,央行副行长意外透露出一句话令市场产生一股恐慌潮。先前公布2021年的GDP是8.1%,按理来说中国经济取得如此傲人成绩绝对应该庆祝表彰,但就央行的态度来看一切并不那么简单,尤其是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2022年要警惕信贷塌方。
刘国强的讲话值得深度解读,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央行罕见的提出预警,背后说明中国经济有山雨欲来的一场危机,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刮风下雨,而极有可能是一场金融海啸。为此《看中国》特邀中国房地产专家徽湖解读央行关于信贷塌方的表述。
徽湖认为,央行的最新讲话的重点放在“稳”字上。这符合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就是中国的经济一定要稳。同样,202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来要稳,但实际上2021年经济没有稳住,很多的行业,尤其是楼市出现了大面积的滑坡,滑坡的现象影响了很多上下游的产业。2021年经济没稳住,2022年要继续维稳稳,从央行一系列的表态来看,今年可能真的稳不住了,而且会出现严重问题。
关于2022年如何稳经济,央行表示会从三个方面发力。第一要把货币政策的工具箱开得大一些,以前一直是稳健型的货币政策,然后在某个阶段会适度的进行扩张。现在赤裸裸的说要把货币政策的工具箱开得大一些,其实就是加大印钞的速度,给市场释放更多的流动性。
第二说要精准发力,在信贷方面对于每个企业都要照顾到,所以金融部门(银行)不但要迎客上门,还要主动出击,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主动找好项目做有效的加法,然后优化经济结构。中国的银行不是市场化的,过去的几年,国务院要求银行要搞普惠金融扶持中小微企业,但是银行从来都是大爷,哪有迎客上门的道理。
第三要做前瞻性的操作,三句话背后的逻辑就是央行今年的水龙头要比往年开的更大更猛,不单要放大水,而且还要送水上门,另外一定要早放,赶在市场变化前把水放出去,言外之意是如果放晚了,这个市场就没了,或者是防止企业或者个人在放水前消亡。央行为什么如此着急,在2022年开年进行新一轮的降准降息,其实都是在围绕避免信贷塌方做必要的补救措施。
徽湖指出,塌方发生在建筑行业就意味着要死人,信贷塌方则意味着一场金融危机,最简单的表现是人们拿着银行卡取钱却被告知银行没钱了。银行最重要的是信用,其表现就是储户把钱放这儿随存随取,一旦取不出来钱,对所有人都是一个致命性的,如果信贷出现塌方则预示着系统性危机的到来。
引起信贷塌方的罪魁祸首可能在楼市,房地产行业如果不行了,就会引发金融系统的塌方,金融系统一旦塌方就会出现金融危机,金融危机诱发的连锁反应,进而让整个经济体一路走到黑再也回天无力,所以央行的此番讲话值得仔细分析。
如果经济尤其是楼市再这么烂下去的话,金融领域出现系统性的危机几乎无法避免。央行的表态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央行作为最高金融权力部门,掌握所有的债务数据包括呆账坏账,这些数据官方现在已经不敢公布了,但是从这个表态这个背后能够看出来就是事态非常的严重。
徽湖解释,信贷塌方最重要的表现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就已经贷出去的钱出现了大面积的呆账坏账,那么银行的资产一定会受到波及,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已经破产的包商银行,近千亿的资产几乎一夜之间化为泡影。
出现这种实际上银行很简单,就是银行拼命的把手里的资产贷出去,大部分的贷款都集中在开发商手中,包括个人的房贷。在房地产高歌猛进的十几年,开发商把土地或在建工程抵押给你银行,房价不断上涨,银行恨不得开发商不还钱了,不还钱银行会把这些资产都攥在自己的手里,它的价值是在不断的增长的,个人的按揭贷款也是一样。
房价是金融的压舱石,房价上涨的年代,银行是希望客户跟开发商违约的,这样他就做坐收渔翁之利,四大国有银行后面都有一个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在房价好的年代资金规模就越大,资产层级就可以从十亿一下子跃上千亿万亿的规模。
如果一旦房价下跌,资产就变成了一个雷,银行不想要,开发商不想要,业主也不想要了,去年有20万按揭贷款个人断供就是一个信号。现在有一些房企开始拖延美元债务,搞到不还外债还挺自豪。但是从外债与内债的比例来看,真正大头是内债,外债的小头都还不上,内部动辄千亿的债务规模就更加没戏,这绝对是一个潜在的大隐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