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朝天宫,祭祀着两个姓氏千古不朽楷模,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东晋忠臣卞壸父子三仁。(图片来源:Legolas1024/wiki/CC BY-SA 4.0)
南京的朝天宫,作为我国江南保存最完好文化体系古建筑之所,祭祀着两个姓氏千古不朽楷模,一个是我国至圣先贤的教育哲学家孔子;另一个是以家族楷模形式,纪念着在国家危难之际以舍生取义、为国捐躯的东晋忠臣卞壸父子三仁的家族人物,卞壸(卞忠贞公)父子。
东晋尚书令卞壸,在朝廷遭遇苏峻叛军的袭击,众大臣避之的危难之际,卞壸临危受命,为维护国家安全秩序,法令尊严,怀报国之志,率世子卞眕、二子卞盱及兵勇,抗击叛军的突袭。卞壸背疮未合,但胸怀报国之心,身先士卒,率先杀入敌阵,终因身体不支,壮烈殉国,时年四十八岁。其二子卞眕、卞盱,见父殉国,为报父仇,相随杀入敌军,亦力战而死,以身殉国。演绎了中华民族“父为忠死、子为孝亡,忠孝之道、萃于一门”的为国捐躯“忠孝贞”全节家族忠烈史。
南京朝天宫西侧,矗立着东晋忠臣卞忠贞公父子的忠孝碑亭。(图片来源:Berthe/wiki/CC BY-SA 4.0)
苏峻之乱平定,经朝议,追赠卞壸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荣衔,谥号“忠贞”,史称卞忠贞公,祀以太牢。赠子卞眕散骑侍郎,二子卞盱奉军都尉。卞壸父子维护国家尊严、为国捐躯的壮烈事件,成为中华民族忠贞彪炳千古的典型事例,成为中华民族“忠贞爱国”千百年主流价值体系践行者,历朝历代受到国人们的敬仰、尊崇、爱戴。
卞壸后裔作为传统“忠贞世家”,家族后辈称为“忠贞堂”、“忠孝堂”,其家风以“忠孝责任”精神为主要价值观体系,为此,确定了卞壸公后裔的生命品质目标责任。
东晋废帝司马奕书赞卞壸曰:“忠则顺天,孝则尽命;守忠死国,孰不起敬?”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敕命大臣翟汤书赞成卞壸遗像:“子死于父,父丧于君;公均摊涉逝,公图永存,洁之似玉,清之如水;节义忠孝,萃于一门。”
《晋书》赞卞壸父子忠孝行为曰:“望之徇义,处死为易。惟子惟臣,名节斯寄。”
唐太宗御撰《本传》,称卞壸父子行为:“宜加鼎司之号,以旌忠烈之勋”。
明成祖朱棣称赞卞壸父子忠贞行为:“父将一死报君恩,二子临戎忍自存。慨慷相随同日尽,千古忠孝表清门。”
清康熙帝巡视江南,至卞公柌祭祀卞壸父子,御书“凛然正气”匾额。
乾隆帝多次亲往祭祀卞壸父子墓,分别于乾隆16年、22年、27年、30年、45年五下江南,其四次均遣臣祭祀朝天宫“卞公祠”中卞忠贞公父子为国捐躯的“忠魂”,并留有碑记。并于1751(乾隆16年)亲往祭祀卞壸父子墓,为南京朝天宫卞公祠,乾隆帝题写“典午孤忠”匾额。
王导:刁玄亮之察察,戴若思之岩岩,卞望之之峰岠。
翟汤:父死于君,子死于父,忠孝之道,萃于一门。
司马衍:壸立朝忠恪。
房玄龄:卞壸束带立朝,以匡正为己任,褰裳卫主,蹈忠义以成名。遂使臣死于君,子死于父,惟忠与孝,萃其一门。古称社稷之臣,忠贞之谓矣。望之徇义,处死为易。惟子惟臣,名节斯寄。
宋代文天祥为卞氏族谱题跋:“卞氏自六龙之后,数千年清白相传”。
袁枚祭奠卞壸父子着文称:“白骨一抔,增宇宙山川之色;玉卮三奠,坚古今忠孝之心”。
兵部左侍郎张伯鲸,为晋成阳侯忠贞卞公立:“千秋仰止”。
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为晋成阳侯忠贞卞公立:“乾坤正气”。
诏起南京宗伯正郎前左右谏议齐鲁文衡彭惟成为晋代卞忠贞公立“父子三仁”。
鹾使后学马大士敬题,史官胡士省薰书:“万世人伦”。
直隶扬州府知府徐伯征,为晋光禄大夫成阳忠贞卞公立“忠节扶天”。
赐进士第文林郎知江都县事迟大成,于崇祯三年岁次庚午仲春吉旦立“与山河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