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5日,波兰士兵在波兰边境迎接乌克兰难民(图片来源:Sean Gallup/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3月19日讯】谈到婚礼,大家都会联想到庄严、神圣的誓约,新家庭单元的确立,家族的开支散叶、血脉传承、欣欣向荣。这是善良、美好的期待,是人性的共识,是普世价值的体现。
俄乌战争已经进入第十六天,牵动着全世界人们的心。在灼灼的注视下,一对乌克兰新人在战火中举行了婚礼。“婚礼计划没有改变,我们仍期待着美好的未来”。新郎说道,“我们会保持乐观,赢得战争,我们会重建家园,我们心怀希望”。
战火下的婚礼上没有宾客,新人把对未来的期许献给了止息刀兵、重建家园。而相对于这对新人的平静,人们在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方面的冲突已接近战争级别,互联网就是第二战场。随着真实战事的推进,各种信源铺天盖地,真假难辩。大众的神经被实时消息刺激着,逻辑被无数观点冲击着,正义感和同理心被刻意引导着。于是,社交媒体上的口水仗,朋友圈里的割袍断义成了流行,双方都能拿出一套完整的论点和所谓论据。“挺俄”还是“挺乌”,就问你今天“站队”了没有?
战争是谁都不愿看到的,本应借此理性讨论战争何以发生,如何避免,给整个世界以何种启示。但突然就变成了一场狂欢,人们兴奋的卷入、发泄,其中铁建担道义者有,自我感动者有,别有用心者有,凑热闹者众。
那么,如何做出理性一些的判断呢?其实就是基于人性去考虑,基于普世价值去思考。首先乌克兰是一个主权国家,无庸置疑。如果普京没有走入侵这一步棋,那么,关于冷战后北约东扩、美国国家战略,以及俄罗斯的困局等探讨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侵略已经事实发生了,那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制止侵略。因为战争带给普通乌克兰民众的痛苦哀伤,战场上人性恶的一面将被最大化,这本身就是大错特错的了,这还是战争带来的最直接伤害,对全球经济的波及和间接对无数家庭的影响还没有计算进去;其次这种行为也是对国际安全秩序的挑战,会给其他跃跃欲试的国家开辟空间,做出所谓的“表率”。这将带来危及全球和平与安全的隐性风险,而且这种风险是要全球共担的。
这个时候再说北约怎样,美国如何,等于是给发动战争找借口,给普京的行为找理由,不免就有了帮凶之嫌。客观的讲,普京是俄罗斯大沙文主义者,同时也具有传统价值观念。无论他对前苏联和共产主义持何种态度,他都并不想革掉“旧世界”的命,打翻一切再建立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但是,他要在这“旧世界”里坐头把交椅,他要恢复昔日帝国的荣光。他这种鲁莽的举动必然会刺激更多的冒险,比如中共对染指台湾的渴望。而中共才是诸多事件真正的幕后黑手、推手,近年来世界各国也越来越察觉到自家后院里中共的鬼影幢幢。
这次挺俄方的很多论调,其实很多都来自于中共的宣传渠道。在中国国内是主流媒体对民众的反复洗脑教育,在国际社会则由一些具有中共背景的西方媒体和强大的网络水军组成。在网络水军方面,当你在同一条推文的评论中发现,持正反两方面意见的人都是中共的水军时,请不要惊讶,因为这正是他们引领舆论的方式:挑起舆论争端,造成人心的割裂,让形势更加复杂,在看似水火不容的争吵背后执行的却是同一套中共的舆论逻辑,这样潜移默化的效果才能最大化,才能同时影响到朋友和敌人两个不同阵营。
也有一些人是因为左媒一致反对普京,出于对左媒的怀疑和厌恶,进而支持普京。但左媒的意见不是我们做出判断的理由,普京自己的行为才是。正如本文一开始提到的,这世界上是有普世价值的,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不是以左右划线的。一个政治领导人不管他是左还是右,都有可能在某一时刻站在了普世价值的对立面。作为一个个体,你喜欢支持左或者右,那是有条件的。而我们守护普世价值、反对侵略,是为了守护文明和人性的底线,这是无条件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恩恩怨怨实在太过复杂,旁观者很难完全分辨清楚。但如果站在守护文明和人性,维持人类道德的角度看问题,而不是陷入纷繁的细节中,可能更容易看清问题的本质。俄乌战争就像一面镜子,每个参与者都能从中看到自己想法的影射,那一念就是自己当下思考的基点,动机的来源。只有在行动中维持善的,摒弃恶的,才能做出合乎理性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