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市大跌引发银行理财产品赎回。(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2年11月19日讯】(看中国记者文龙综合报导)中国债市大跌引发银行理财产品赎回,监管部门要求银行上报流动性情况,中国央行也净投放2180亿元人民币到市场。
中国债券市场逾两年来最严重的大跌,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市场的银行现金类理财产品净值下跌明显,引发投资者担忧并加快了赎回的行动。
过去几年,中国监管机构整治银行理财市场隐性刚性兑付和期限错配等问题。2018年4月,中国多个官方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实施后,银行理财净值化并且不再刚性兑付和保证本金无损。因此只要当天净值下跌,投资者第二天就能看到账面亏损,很多投资者急于立刻赎回也加剧了这次事件发酵。
于是在债市大跌情况下,集中配置短期固收资产的现金型理财产品即时出现亏损,令不少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选择赎回,以避免更大亏损。
综合11月18日中国大陆媒体报道,此次遭受损失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有一个共同点,他们购买的都是R2级理财产品。一直以来,理财产品被按照风险等级分为R1-R5不同类型,风险逐层增加。R1、R2普遍被理财者认为是风险较低的产品,起码本金不会出现亏损。现在,情况显然已经不大一样。在理财产品不再刚性兑付之后,任何一家银行的理财产品都随时可能出现跌破本金的风险,而理财者显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另据彭博社报道,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称,至少有五家银行应金融监管部门要求,在过去几天中向中国央行和银保监会报送了流动性状况和潜在风险,以及针对投资者大额赎回理财产品的应对举措。
并且,有几家商业银行本周罕见地发布公告,呼吁投资者保持冷静,并安抚投资者称对债市影响可控。包括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的理财部门纷纷解释理财产品净值回撤原因,并表示将尽最大努力追求回撤控制,以缓解投资者的担忧。
例如,中银理财声明称,“此次债券市场的回调原因,有近期宽松幅度暂不及市场预期带来的资金面收敛和资金中枢边际抬升,也有稳楼市政策出台推动经济恢复斜率预期抬升,还包括防疫政策优化提升市场风险偏好等方面。”
本周债市出现大跌、银行间短端资金利率快速上行后,中国央行加大了资金投放力度。
中国央行本周共开展8500亿元(人民币,下同)MLF(中期借贷便利)和4010亿元逆回购操作,因有1万亿元MLF、330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周实现全口径净投放2180亿元。
具体来看,11月15日,中国央行逆回购资金投放量高达1700亿元。不过当日央行缩量续作8500亿元MLF,且有1万亿MLF到期,MLF净回笼资金1500亿元。因此周二净投放量为200亿元。
为了缓解资金面紧张情绪,11月16日-17日,中国央行持续公开市场操作,分别净投放630及1230亿元,公开市场资金投放量升至本月高点。
11月18日,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幅度收敛,净投放资金量大幅收窄至90亿元。
在资金面的走势方面,天风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孙彬彬预计,在假设央行不降准的情况下,银行间流动性补充将更多依赖公开市场操作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