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期间,不少人会出现手脚冰冷,这时候我们可以做按摩穴道或进行足浴等促进血液循环的活动。(图片来源:Adobe Stock)
11月22日,我们即将迎来“小雪”这一节气!届时,大家将感受到明显下降的气温。为了因应变得更低的气温、为了预防手脚冰冷,我们得更加注意“保暖防寒”。对此,不少医师建议,能做一些促进血液循环的活动,例如穴道按摩、足浴等等。
其实,人体是一个需要配合季节来调整作息与保养方式的小天地,人体一旦调和至符合当季的状态,自然能减少疾病的产生。关于如何在冬季保持身体健康,古人早有一套养护之道。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其实,古人提醒民众,冬日需“早卧晚起”、“去寒就温”等等,确实有道理。这是因为冬季早晨比较低温,若在太阳尚未高升时,就外出接触户外冷空气,恐会增添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如若想要趁这期间保养一下身子,亦可尝试能促进血液循环的脚部保健。
您可别觉得脚与身体健康没什么关联,要知道,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部均有相应穴道,而脚部还拥有跟大脑紧紧联系的众多神经末稍,因此又被视为“人体第二个心脏”、“精血之根”。俗语说“百病从寒气,寒从脚底生”、“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讲的都是脚的地位非常重要的道理。
至于拿树根与人脚做比喻,是在说明:脚虽然无法像树根那样吸收泥土中的营养,却能帮助身体减缓机能衰退。换言之,要想养好身体,自然可从脚部开手着手,例如按摩脚底最万用的穴道--涌泉穴或可通络止痛的足心穴等等,保证让您放松脚底肌肉的同时,又能增强血液循环,既纾压又暖身。经常感觉手脚冰凉的人,泡脚绝对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
许多人可能担心按摩穴道时的位置有误,影响按摩功效。没关系,足浴亦是良方。其实,前人早已根据季节变化将足浴的功效论断为:“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去;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
民众如若时常使用热水浴脚,在刺激脚部穴位时,增强了血脉运行,舒通经络,调理脏腑,增进新陈代谢,达到强健身体的作用。
其实,乾隆也非常重视足部养生,而他的保养法就是“晨起三百步,晚间一盆汤”。这里所谓的“一盆汤”正是指足浴。不过,足浴可不是指简简单单让双脚浸泡在热水里就好,有几个专家特别提醒的重点得好好注意,其中包括:
一、足浴温度:一般泡脚的水温最适合维持在38℃~43℃之间;另有专家称,冬季足浴水温以42℃左右最合适。
二、足浴高度:最佳的泡脚位置是水高至脚踝3吋以上,即为脚踝上大约10公分~15公分处。如果泡脚器具够深,水量能再增加到小腿肚。
三、足浴的内容物:水中能加入艾草、干姜、独活、牛膝等温热去湿的药材,并搭配红花、丹参等活血药材来使用。
四、足浴时间:泡脚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最好,能微微出汗,但如若有流汗过多或是感觉虚弱就要立刻停止泡脚,避免出现眩晕等症况。
此外,有专家建议晚间9点泡脚最能够养肾。因为这个时间点是肾经气血较为衰弱的时际,适合泡脚补肾。当足浴后,身体会增加热量,并致使血管扩张,利于身体的血液循环。
五、不适合足浴的状况:脚部如若有伤口,或经常头晕,或本身是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理应先咨询医师后再进行足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