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自奉俭约、廉洁不贪,言传身教影响后代。(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但历史上有名的文人范仲淹,他虽然位居高官,俸禄丰厚,但却能护佑子孙富贵绵长,他的四个儿子都做到公卿,孙曾辈又再发达,代生贤良,历八百年而不衰,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自奉俭约廉洁不贪
范仲淹(989~1052)自幼好学,曾在僧舍读书,因为家贫,每日只煮一碗粥,分为四份,早晚吃两份。冬天读书疲惫时,便以冷水洗脸来提振精神。当时,地方长官的儿子看他终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给他,他竟一口也不肯尝,反而说:“我已安于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食,日后怕吃不了苦。”
范仲淹两岁时父亲去世,母亲谢氏孤苦无依,只好带着他改嫁朱家。后来他离家在醴泉寺里读书时,偶然发现自己的房间中埋藏着一坛子白银,他一声不响地将它掩盖好。后来范仲淹做了大官,寺里僧人向他募捐,他写信回去告诉他们银子一事,僧人们果真在他原来住的房中找到了白银,并由衷地赞叹说:“他做官,百姓放心了。”
开办苏州郡学、创设“义庄”
在苏州做官时,范仲淹买下了苏州的南园,原本打算作为自己的住宅,后来听风水先生说:“此地风水极好,后代定会公卿辈出。”他想,这里既然会出公卿,不如当作学堂,让全苏州人的子弟在此受教育,使更多的人都兴发显贵。于是,他在这里创设苏州郡学,并请来名师授课。苏州郡学后来则成了当时著名的学校,培育了不少人才。
晚年时,范仲淹还用自己多年节省下来的俸禄,在苏州近郊购买了千亩良田,称为“义庄”,用收来的租米救济贫穷的族人。他选用一些办事公道的人来处理“义庄”的事务,给贫穷的族人每人一天一升米,一年一匹布,并为他们的婚丧嫁娶、科举考生提供资助。此后虽经朝代更迭,范氏“义庄”依然运作良好,一直持续了八百多年。
言传身教影响后代
范仲淹不仅自己生活俭朴,还把它当作家风,代代相传,对后代影响很深。
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也是一代名相,在他即将迎娶妻子进门前,原本想用绸缎做个幔帐,范仲淹知道后很不高兴的对儿子说:“绫罗绸缎是用来做幔帐的吗?咱们家素来清寒俭朴,怎么能随便坏了家风?你要是敢把绸幔帐拿出来,我就在庭院中一把火烧了它!”
范仲淹为参知政事时,曾命范纯仁将俸禄五百斛麦子,用船载回苏州老家。那时范纯仁还很年轻,船过丹阳,上岸时见父亲的老友石曼卿,得知石家当时处境十分艰难,三个家人去世都没有下葬的钱,就将五百斛麦子和船悉数送给石家。范仲淹闻知此事,连连称赞儿子做得对。
如果人在显贵后,只知道自己享受,住豪宅、开华丽的车子,过着奢华的生活,不愿意伸出援手去帮助别人,就算给子孙留下钱财,子孙却未必能守;留下诗书,子孙未必去读;唯有留下阴德和正直俭朴、乐善好施的家风,才能护佑子孙平安幸福,富贵绵长。
范仲淹虽位居宰相高位,却清贫一辈子,只把救济贫苦、培育人才当成己任,其施仁行义的风范,不但令人赞叹,也护佑子孙富贵绵长,历八百年而不衰。
来源:看中国周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