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不灭灯火。(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今天是大年三十,为“岁除”,三十的夜晚则称为除夕。在农村人的心里,岁末的最后一天是最热闹的。村里的老人还认为:“除夕不灭三火,来年祸少福多”。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一、除夕不灭灯火
记得在小的时候,过年是要“熬五更”的。对于过年“熬五更”,村里老人说,这是过年不灭灯火的习俗,甚至还有“除夕晚上不熄火,新年家运乘东风”的说法。
那么为什么在除夕这一天不灭灯火呢?这源于一个古代的传说。
相传,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每年的除夕夜,它都会爬出来“吃人”,而老百姓就把这一天称为“过年关”。
但是年兽也有害怕的东西,它是害怕火和亮光的,因此每逢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屋子里生起火堆来,并点上红色的灯笼,以守年夜。而年兽到了一家后,看到是这样,又到了一家,发现又是这样后,所以它也不敢来了。就这样慢慢的延续下来,就有了除夕之夜不灭灯火的风俗,而大年三十晚上不灭灯火,也是象征着红红火火的寓意。
2、除夕不灭烟火
烟火也称为烟花爆竹,老祖宗认为,在除夕这一天是不能灭烟花爆竹的,而这也是真正的过年。在过年的这一天燃放烟花爆竹,不仅象征着吉祥的寓意,也表达着辞旧迎新,更有过年的气氛。
在中国古代,爆竹是禳鬼的镇物。这也和年兽的传说有关。因为传说中的年兽除了怕灯火之外,也怕爆竹,所以古时候每逢过年人们都燃放爆竹。
在一些古籍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如西汉东方朔在《神异经》中说:西方的深山中,有一种长尺余的鬼怪,名“山魈”。它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它,人们才可得到吉利平安。据说山魈怕火、怕响声,于是人们就想出对付的办法,那就是把竹筒放到火堆里烧,让燃烧时竹节发出毕剥毕剥的声音,来吓跑山魈。
唐朝初年曾爆发瘟疫,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后称为“爆竿”。火药发明并被广泛应用后,在宋朝,爆竹改用纸头筒扎火药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来点放,当时称为“编炮”(即鞭炮)。
在古时候,老百姓从除夕夜开始燃放爆竹,并子夜零时达到高潮,俗称“迎神”。在古书《北平风俗类征》中曾有记载:
“京师人烟稠密,甲于天下,富家鄣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贫家即谋食维艰,索逋孔丞,亦必爆响数声,香焚一柱,除早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此习沿类然也。”
除夕不灭烟火。(图片来源:Adobe Stock)
3、除夕不灭香火
关于香火,是老百姓点燃的香烛。在民间每逢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点燃一些香烛,以来祭天、祭祖、请家仙,以达到尊重天地,尊重先人的意思。所以一些农村也就流传了“除夕香不灭,除秽又辟邪”的说法。
点燃香火,也意味着香火不断,香火旺盛,后代绵长的意思,所以这是一个好的寓意。
古代的香火和现代的是不一样的。古时候的香火,是用“苍术”制作而成的香物。“苍术”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健脾除湿的作用。所以古人点燃这种香火的目的,也是为了驱瘟除湿,能促使阳气上升,这和端午节插艾草是一样的道理。
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和俗语,而一些具有经典文化的风俗和俗语,我们一定要传承下来,并延续给我们的下一代。就如“除夕不灭三火,来年祸少福多”这句俗语,就包含了老祖宗的美好寓意,希望子孙后代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够平安健康。
你认为“除夕不灭三火,来年祸少福多”这句话有道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