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保机出现时,契丹人凝聚成一个可与中原分庭抗礼的强大帝国,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图片来源:故国神游)
辽国是契丹人耶律阿保机在北方建立的强大帝国,在他之前,契丹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几百年。就是说,在几百年的时间中,契丹都没有成为国家,而只是散在的部落,而当阿保机出现时,契丹人的命运发生骤然巨变,凝聚成一个可与中原分庭抗礼的强大帝国,那么,阿保机是如何做到的呢?
上一集我们讲到,契丹从立国开始,就与中原王朝时战时和。但是,契丹与中原王朝之间,并不只是战争冲突,还有非常积极的一面,就是文明的传播。可以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之所以能够创立大辽,这个过程中,他做出的每一个关键的决定,都与他吸收中国文化有着直接关系。
当时,契丹有8个部落,他们每隔3年要推选一个大部长,统领八部,就是八部共主,3年后再选新的。公元907年,契丹人耶律阿保机被选为共主。没想到,他一坐上共主之位后,就不想再下来了。原因是他帐前有几个汉人谋士,劝他不要让位。于是耶律阿保机就对其他的首领说“中国之主无代立者”,意思是中国皇帝没有代立这一说,都是世袭的。其实这话听起来,好像有点不讲理的。契丹是草原民族,中国之主怎么样,与草原民族有什么关系呢,这似乎不成理由。但是阿保机自有他的道理,因为当时中原虽然乱了,处于五代十国之世,但是大唐帝国留下的辉煌文明,就如同一棵大树,虽然经历风雨,却岿然屹立,为四方所向慕。既然四方都向慕中国文化,所以阿保机就理直气壮的讲出,我们要像中国那样,中国之主无代立者,我们也要如此。
因为阿保机实力最强,他不让位,其他几个首领也没办法,就忍着吧。结果忍到了第九个年头,实在忍不了了,这几位首领就联合起来,要求阿保机必须退位。阿保机就提出一个要求,他说“吾立九年,所得汉人多矣。吾欲别自为一部以治汉城,可乎?”意思是在我做大酋长的9年时间里,我得到了很多汉人,我想带着这些汉人自成一部,留守在古汉城。
这个古汉城在幽州的东北方向,当时属辽国地界,但在更早的时候,是汉人的地方,所以他们叫古汉城。其他的首领一听,觉得没问题啊,就答应了。
那么,阿保机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要求呢,他在想什么呢。当时,的确是有很多汉人来到辽人地界。有的是投降的战俘,有的是避祸的难民,自己跑过来的,不管怎么来的,他们总是把这里当成一个暂时的居住地,他们总还是觉得,自己的家,自己的根是在汉地的。只是把辽国做为一个不得已的寄居之所。但是阿保机却意识到,他需要得到这些汉人的拥护,他要学习中国的文化,以此做为他的立国之基。
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就采纳了一位汉人谋士韩延徽的进言,带领着汉人,在古汉城这个地方,开荒耕种。我们知道辽人是游牧民族,以渔猎、畜牧为主。而阿保机大力发展农业,可以说,这是辽国从草原文明,向中华文明传播者转型的重要一步。此外,阿保机又仿照汉人的幽州,修建城郭、屋宇、街市,建起了汉城,然后又让汉人在这里婚配成家。这样一来,汉人们就觉得在这里生活,好像与在幽州、在汉地没有什么区别,于是就真的在这里安家落户,不再想着回到汉地去了。那么随着汉地移民越来越多,这不仅意味着人口的增加,还意味着中华文化不断进入辽国,加速了文明的传播与融合。
等到根基稳固后,阿保机见时机成熟,就将另外七部兼并,统为一国。这一年是公元916年。契丹从此由一种部落联盟的状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契丹帝国,雄立北方。
辽太祖一统诸部,建号称帝后,继续吸收中国文化。当时还有一个汉人谋士,叫韩知古。韩知古做了件什么事呢,按《辽史》本传的说法,“时仪法疏阔,知古援据故典,参酌国俗,与汉仪杂就之,使国人易知而行。”就是说,当时辽人还没有汉地的这种礼的文化,中国人讲礼乐文明嘛,他们没有这些东西。韩知古就根据契丹人的接受程度,从汉人的礼中挑选一些简单易行的,结合契丹人的风俗,定下了一套礼法,在契丹留下了这样的文化。如果说,之前辽太祖用韩延徽,修建城郭,开荒耕地,是在衣食住行这个层面上搭建起了一个基础框架,那么韩知古所做的,就是更进一步,深化对汉地文明的吸收,上升到了礼的层面。
现在礼也有了,还需要什么呢,还需要法。这个礼、法是相对应的。礼是通过一些行为规范,使人们从内心有个约束,以维持天地间的秩序,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我自觉的约束。而法,是外在的,是强制的。如果礼没能起到作用,就是说一个人没能自觉的约束自己,那就需要动用法来维持秩序。
这一方面,有一个人起了很大作用。就是汉人谋士康默记。按《辽史》本传的说法,“时诸部新附,文法未备,默记推析律意,论决重轻,不差毫厘。罹禁网者,人人自以为不冤。”就是说,他审理案件时,裁断很公正,很合理,能让被处罚的人都心服口服。
除此之外,辽太祖时期,还仿照汉字创造了契丹大字。官制方面,官职的设置也多仿照中国。
辽太祖之后,是辽太宗耶律德光。辽太宗时期,辽国汉化的进程又有了一个重大突破。就是会同元年(公元938年)辽太宗收取燕云十六州后,将幽州升为南京。我们知道辽人是五京制,5个都城。不过,当时还只有3个,辽太宗将幽州升为南京,之前的南京改为东京,最早的皇都改为上京,一共三京。在十六州中,幽州为重中之重,辽太宗以幽州为南京,可见对幽州之看重,当然这个是有他军事方面的考量,但是文化方面的考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此外,他还有一个创举。因为十六州本是汉地,辽太宗除了治理辽境,还需要治理这么多的汉人,他就实行番汉分治,“因俗而治”,“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现在说起来,好像很平常,其实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燕云十六州,一直是中国之地,突然被契丹人接管过去,然后就这样一直统治下去了,这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可以说很厉害,厉害在哪里呢,不是契丹人的铁骑很厉害,而是辽太宗能够顺应接收汉人的文化,以汉制待汉人,这个策略很厉害。
可以说辽太宗最大的成功之道就是接受中国文化,顺势而行。那他这一生有没有败笔呢,也是有的,这件事发生在公元947年,辽太宗灭后晋,自己入主中原。开始的时候还不错,他穿上中原帝王的服装,在崇元殿受百官朝贺,改国号为大辽,改元大同。但是他做为一个契丹人,虽然向慕中华文化,但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还是有限的,对于中国帝王是如何治理国家,更是没有多少概念的。所以,没过多久,士兵们没有吃的了,怎么办呢,他就按契丹人的方式,开始纵容部下四处抢掠,称之为“打草谷”。因为不得人心,很快激起民变,于是耶律德光不得不于当年4月北还,结果卒于途中。可以说辽太宗失败的原因,与他的成功之道正好相反,就是不能够“因俗而治”,不能够“以汉制待汉人”。
辽太祖、辽太宗以后,辽朝历代国主对中原文明都是一种接受的、开放的态度,特别是辽圣宗在这方面非常突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辽圣宗于统和六年开始,在辽国实行科举。开科取士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选拔人才,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其实还有更为重大的意义。
统和六年,对应宋朝这边是宋太宗端拱元年。宋辽之间在太宗一朝争战不断,各有胜负。对于辽国而言,它要考虑的不仅是在战场上如何克敌制胜,还要考虑在后方,如何争取汉人的支持。刚才我们讲到过,辽人境内有很多汉人,有逃难过去的,有被俘虏过去的,朝中有汉臣,其实,军队还有汉军。如何能留住这些汉人,并且吸引更多的汉人呢,就需要加大汉化的力度。从辽太祖开始,经过几代国主的努力,到辽圣宗时,辽国已经有了跟中国差不多的城郭、街市、官职,也有了相当规模的农业,但是还有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没有,就是读书人参政的途径。我们知道汉人是非常重视教育和取士的。读书人是社会的主流。这些读书人,读圣贤之书,就是希望学有所用。而当时的宋朝也给读书人提供了一整套非常完备的机制。如果辽国也希望留住或者是培养这样优秀的汉人,优秀的读书人,为我所用,那么他就必须也要有这样的机制,让读书人有用武之地。所以,辽圣宗诏开科举,就把辽国的汉化进程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说起来,辽圣宗一朝在引进中华文化、实现宋辽文化交流这方面,作用最大的,意义最大的一件事,是与宋签订澶渊之盟,结为兄弟之国。澶渊之盟之后,宋辽之间开始了全面的、全方位的文化交流。通过两国频繁的互访,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中国的儒学、文学、礼法思想等,源源不断传入辽国。辽圣宗以后的历代契丹国主对中华文明也都是非常的仰慕。最有名的一个例子是辽道宗,辽道宗笃信佛教,他曾用白金数百两,铸造了两尊佛像,然后在佛像后面刻上了一行字,“愿后世生中国”,就是说,他发愿希望如有来生,能够生在中土。可见当时辽人对中土文明,中华文化的向往,是如此的真挚,令人感动。所以,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看到的不应只有战争。正如我们这一集标题所云《胡马扬尘度关山 中原文明在契丹》。
欢迎关注干净世界【故国神游】频道
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f6jjo8dda037NSCoyjEhqYTC1p60c
https://www.ganjing.com/zh-TW/video/1fe02u19ls75GD9AHuV4OokKI1pd1c
Youtube频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us2mr4n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