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23年6月1日讯】两年来,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生梁华晓(音译,Liang Huaxiao),试图在一家中国科技巨头找份工作,然后她尝试了客服和销售,后来她申请了一家面包店和一家美容院的助理职位。
与越来越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同龄人一样,梁华晓一直在努力在中国有史以来最糟糕的青年就业市场上,寻找收入来源。
25岁的她和父母住在北方的工业城市太原。她说:“找工作真的很难。我告诉家人我愿意从事体力劳动,我妈妈就哭了。她为我感到难过。”
经济学家预估,随着大学毕业生过剩和劳动力老龄化导致的工厂劳动力短缺,加剧中国就业市场的失衡,未来几年这类例子将变得越来越普遍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4月中国16岁至24岁的青年失业率达到创纪录的20.4%,今年夏天将会有1158万名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创历史新高。
所有人都在这个仍然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的国家竞争就业机会,但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的结构,越来越不符合年轻一代的期望。
最受中国应届毕业生欢迎的行业,如科技、教育、房地产和金融,近年来都面临监管部门的打击。一些措施已被取消,但商业信心恢复缓慢。今年1至4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仅同比增长0.4%,国有控股投资则增长9.4%。
记录了中国经济崛起的著作《新中国策略:超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The New China Playbook: Beyond Socialism and Capitalism) 作者金刻羽 (Keyu Jin)表示:“中国的教育走在了经济的前面,这意味着颁发的文凭,多于以制造业为基础的经济所需。”
她说:“经济环境的预期与现实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目前尚不清楚究竟有多少毕业生从事低于其技能水平的工作,但官方媒体已经承认此趋势。官方媒体社论鼓励年轻毕业生“撸起袖子”,并介绍一名20多岁的女性,她在短暂担任会计师后成为一名垃圾回收员。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最近的一篇官方媒体文章中反复告诫年轻人要“自找苦吃”,强调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苦难。但这一信息很难引起当今将繁荣视为理所当然的年轻人的共鸣。
中国教育部和人力资源部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北京已敦促国有企业招聘更多毕业生,并开始扩建职业培训学校,以填补先进制造业的短缺。包括上海在内的一些地方政府,为雇用2023年这届毕业生的企业,提供就业补贴。
处于中国疫情后复苏最前沿的服务行业,提供的高技能职位很少。
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的分析师Chim Lee表示:“许多白领服务业的职位已经消失,新增的工作机会主要是在不需要高等教育的领域,比如餐饮和旅游业。”
在小红书等社群平台上,一些毕业生提倡“脱下读书人长袍”和拒绝中国公司臭名昭著的“996”工作制,意味从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9点,每周工作6天。
26岁的公共管理硕士毕业生韩兆学(音译,Han Zhaoxue)说:“年轻人不再相信一个人的价值来自于努力学习或事业上的成功。”他在拒绝许多低薪工作机会后,现在与人合办了一家乡村民宿。
23岁学习编程的王姓毕业生,在东部城市济宁以送餐谋生,每月收入不到3000人民币(420美元)。他说:“进入编程行业的门槛不断提高。我在大型科技公司找不到工作,又讨厌在小公司实习期间无偿加班。”他表示对此已厌倦,目前搬回家乡正在准备公务员考试。
(此文依据了路透社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