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颜真卿《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图片来源:公有领域/看中国合成)
维干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从父”涂去)第十三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
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尔父(“□制”涂去,改“被胁”涂去)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众不救”涂去)贼臣(“拥”涂去)不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
吾承天泽,移牧(“河东近”涂去)河关。(“尔之”涂去)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榇,(“亦自常山”涂去)及兹同还。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涂去二字不辨)远日,(涂去一字不可辨)卜尔幽宅。(“抚”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唐颜真卿《祭侄文稿》真迹,现藏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题解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开元间中进士,迁殿中侍御史,为杨国忠所恶,出为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李希烈缢杀,终年77岁。德宗诏文曰:“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
《祭侄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唐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谋反,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颜杲卿见安禄山之面,愤而斥责,安禄山气恨交加,命人用铁钩将颜杲卿的舌头钩断,颜杲卿仍是怒骂不绝,安禄山遂将其父子二人一同凌剐而死,颜氏一门被害者三十余口。唐肃宗干元元年(公元758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挥泪写下这篇留芳千古的祭文。这篇祭文也作为安史之乱的第一手记录,成为极为珍贵的史料及书法艺术精品。元代鲜于枢更把此帖誉为“天下行书第二”,成为我们今天认识《祭侄文稿》的第一印象。而因为作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已经亡佚了,因此《祭侄文稿》也可说是“在世行书第一”。
元鲜于枢称誉《祭侄稿》为“天下行书第二”(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说明
本幅纸本,行书,纵28.8公分,横75.5公分。共23行,每行字数不一,计235字,又涂抹34字,合计269字。无名款。
前隔水有楷书“颜鲁公楷书祭侄帖”七字,后隔水有小字三行云:“右鲁公祭侄稿共计二百三十四字,又涂抹三十四,合二百六十八”。不过按照《故宫法书新编:唐颜真卿墨迹》所说,全文实为235字,这里应是计算有误。
本幅书帖曾被收藏于北宋宣和内府、元张晏、赵孟頫、鲜于枢、明吴廷、清徐干学、王鸿绪、清宫内府等显贵或名家之手,流传痕迹历历,当为真迹无疑。从宋朝开始,《祭侄文稿》便已摹刻入石。民国初年,延光室(书画出版社)首先应用摄影技术,以黑白照片的形式影印出版了《颜鲁公祭侄文稿》的墨迹,此后又应用珂罗版影印出版。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成立以后,也有类似的影印本刊出。原作现藏于位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为中华民国国宝之一。
后隔水有对本幅字数的计算,但字数有误。(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赏析
此帖原系祭文草稿,按例写完之后会再用正楷誊抄一遍,并在祭典上烧给天地与亡灵。所以我们看不到后来写的正楷。而又不知何故,也许是历史的偶然,这篇草稿被留了下来,流传到了今天。
“贼臣”涂去;改“拥众不救”,涂去“拥众”,而后又将“拥众不救”都涂去;改“贼臣拥”,“拥”又涂去;最后才定为“贼臣不救”。从这些涂改,可见颜真卿书写之际情绪激动的真实痕迹。(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观《祭侄稿》卷面并不清爽,字迹匆促,涂抹删补之处时时可见。纵观全篇,悲愤慷慨之气溢于笔端,满纸都是对叛贼的嫉恶如仇,和对亲人的痛悼。颜真卿完全是情之所至,开篇书写时,心气尚显平静,写得大小匀称,浓纤得体;随着文理的深入,行草书渐趋相杂;至“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再也抑制不住满腔悲愤,像火山迸发,狂涛倾泻,字体忽大忽小,行距时宽时窄,用墨或燥或润,笔锋有藏有露。而至“呜呼哀哉”,节奏达到了高潮,随情挥洒,任笔涂抹,苍凉悲壮,跃然纸上。起首的凝重,篇末的忘情,无不是书者心绪的自然流露。真可谓以文哭,以墨哭,血泪滴于笔,浩气充于文。
左行四字为“呜呼哀哉”(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颜真卿本无意作书,但正因无意作书,不工而极工。整幅字写得气势凝重而又神采飞动,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祭侄稿》辉耀千古的价值就在于以真挚情感主运笔墨,不计工拙,无拘无束,纵笔豪放,一气呵成,血泪与笔墨交融,激情共浩气喷薄。
陈深:“岂非当时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工耶?”(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历代品评
《祭侄文稿》,历代赏鉴名家,多所推崇。
北宋书家黄庭坚说:“《鲁公祭季明文》,文字章法,皆能动人”。
北宋藏书家董逌(音攸)《广川书跋》云:“峻拔一角,潜虚半股,此于书法,其体裁当如此矣。至于分若抵背,合如并目,以侧映斜,以斜附曲,然后成书;而古人于此,盖尽之也。鲁公于书,其过人处,正在法度备存,而端劲庄持,望之知为盛徳君子也。尝问怀素折钗股何如屋漏水,曰老贼尽之矣。前人于其隐处,亦自矜持,不以告人。其造微者,然后得之。此二体又在八法六体外,乃知书一技,而其法之众至此。公《祭兄子文》殆兼存此体者也”。
元代张敬晏题跋云:“以为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盖以告是官作,虽端楷,终为绳约;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心手两忘,真妙见于此也”。
元鲜于枢跋语谓:“《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书第二,余家法书第一”。
元陈深曰:“《祭侄季明文稿》,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若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若天造。岂非当时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工耶”?
《祭侄稿》作为颜书著名的“三稿”(另二稿《争坐位稿》,《告伯父文稿》)之一,曾收入宋、明、清诸代丛刻本中,历代临摹、嗟赏者不绝。是极少数流传到今天的唐代名家书迹,堪为历史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