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等官员见证下,香港、澳门、广东三地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图片来源:香港政府新闻处)
【看中国2023年11月23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怀橘综合报导)11月21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下称《方案》),宣称要达成粤港澳三地数据共享,推动三地政务服务一体化,包括三地居民统一身份认证、“一码通关”等。有分析认为,《方案》只是广东省下达给地方的文件,并非中央文件。现任广东省省委书记黄坤明心怀宏图大志,冀以广东省的发展垂范全国。不过,香港这边会否配合还值得关注。
这份逾8000字的《方案》称要在2023~2025年分三年进行。2023年的任务是启动“数字湾区”建设,粤港澳三地建立“数字湾区”联合工作机制,以及在政务服务“跨境通办”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2024年,粤港澳三地通过数字化合作,在推动“要素”资源流通(“要素通”)、社会数字化治理等方面,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共建模式。
2025年,基本完成“数字湾区”建设任务,实现大湾区数字化规制规则有效对接。“数字湾区”建设成为大湾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南数北上、北数南下”
全文沉闷庸长,不过有几点值得关注。《方案》提及一个名词“要素通”,是2024年的工作任务,目的是实施“南数北上、北数南下”计划,将涉及个人的“社保、户籍、婚育、教育、医疗、创业、养老、交通等”数据,透过“白名单”制度,进行跨境流通。
时评人冯智政认为,这里可以解决一些问题,就是可以查到新来港人士在大陆有没有置业,在香港有没有滥用公屋等设施。
简单来说,未来全部的个人资料都会“北数南下,南数北上”。冯表示,很多申请了新一代香港居民身份证的人都知道,今次政府收集了更多数据,包括婚姻状况、就业状况、居住地址等。这些都会被储存在新一代身份证内,相信这些数据都会“北上”。
“数字湾区”服务政府而非人民
《方案》为未来大湾区数码时代“指明方向”,包括提出“基座通”,所有储存数据的大型基建都必须在大湾区兴建;“商事通”,可理解为以一个广东省手机程式,引导整个大湾区的商业合作;“治理通”,粤港澳三地政府透过数字平台建立新的治理空间等等
冯智政认为,“数字湾区”计划并非透过收集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去研究、分析或预测,并且和公众分享资讯,方便民众生活出行。事实上,“数字湾区”计划只不过将粤港澳三地居民、商务等信息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数据库,提供给一个使用者,就是大湾区办公室这一政府机构。
另外,他认为“数字湾区”有暗渡陈仓之嫌,比如很多“粤”字头程式,如“粤省心”“粤商通”等,是内地对香港的抢人才计划。
大湾区计划会烂尾?
根据中共官方说法——“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17年在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见证下,时任官员: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澳门特首崔世安、中国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及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共同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
不过冯智政表示,大湾区计划从2017年至今仍“寸步难行”,理由是在自由市场的规律下,香港、深圳、广州、东莞等城市都可以发挥各自的角色。比如香港是老板,深圳做支援,至于东莞就开办工厂,这是市场规律下形成的格局。但现在是由政府去插手市场,这就会出现阻力。
今次由广东省政府发布《“数字湾区”建设 三年行动方案》也是以行政主导市场。值得关注的是该《方案》是由省政府下达给广东省的各大城市,但无法管辖香港和澳门。总之各个城市“各怀鬼胎,不是靠单一方案就可以打得赢的”,冯说。
广东省急功近利 能否获支持值得关注
谈及“数字湾区”计划的背景,冯智政表示,现任广东省省委书记黄坤明心怀宏图大志,希望以广东省的发展垂范全国。黄坤明曾强调“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品质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先打好的引领地。”
亦有资料显示,黄坤明十分支持改革开放,曾有传媒人透露他在2022年曾向习近平反映尽快结束清零政策的紧迫性,从而间接推动了清零政策的终结。
冯智政续指,既然该《方案》是由省政府发布给下属城市,并非由中央政府所拟。那么香港政府是否要配合这一方案,并如何在其中定位,就值得关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