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提倡“六项精进”。图为2011 年 2 月 8 日,先生在东京日本国家新闻俱乐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日本战后代表性的企业家,他创立的京瓷飞跃提升了日本的素材产业;KDDI为日本实现通信自由化功不可没;临危授命,通过锐意革新,优化经营,重建员工教育,使日本航空瞬间得以重生。人们称稻盛和夫为日本社会基于善的经济方式的启蒙人,在日本国民心目中,他不仅是一位企业家,也是一位哲学家和思想家。
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27岁时创立了京瓷,又在52岁创立KDDI,两家企业都进入了世界500强企业,他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创立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人。78岁时挽救了濒于破产的日航,仅用一年时间大幅度扭亏为盈,并创造了日航史上最高利润。
此外,稻盛和夫1983年创办盛和塾,向企业家塾生义务传授经营哲学,“六项精进”是稻盛和夫在2008年7月17日召开的盛和塾全国大会上的演讲实录。
由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65岁时曾一度皈依佛门的稻盛和夫提出,“六项精进”,通过提高企业员工的德行的水准,令企业整体焕发出奇的力量。
“六项精进”的可贵之处在于,开篇提及目前人类社会的困境,日本以及世界经济形势日益严峻,预见企业的经营环境在今后恐怕会进一步恶化,如何面对这史无前例的厄运?稻盛和夫认为,人改变自身命运的唯一方法是行善积德。为他人、为社会努力做贡献,就能使自身的命运朝着好的方向转变。“动善念、行善举”,人得以开发智慧,扭转命运。
说起容易,具体要怎么做呢?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不单是罗列出了六条准则,仔细品味并耐心实践,会发现,这六项精进是有内在联系的,它们组成了一个由内在向外在的拓展的善的能量的循环。
稻盛先生说,首先,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努力是六项精进中首当其冲的。《六项精进实践》作者村田忠嗣,曾是盛和塾的学生,连续10年,平均每天工作15个小时。通过长年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愚直地践行稻盛经营哲学,他成功地将一家不起眼的地方性会计服务公司经营成为跻身日本会计师协会实力前列的企业。
然而人性的真实情况是,一旦成功,就会得意非凡。无论谁简直都难逃这个规律,古今中外伟人也免不了成功后心高气傲。
稻盛和夫的第二项精进提出:“要谦虚,不要骄傲”。人处于顺境时,志在必得,不知不觉还是会膨胀起来,人性如此。那么怎么办呢?
第三项就是“要每天反省”。这是稻盛先生最为强调的,也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课。稻盛认为,一个人无论达到了多高的境界,如果忘记了反省,人性的弱点会起作用,人会立刻堕落。所以他坚持实践每天反省这一条。反省之后会怎样?告诫自己不可膨胀,看到自己做错了什么,判断错了什么,陷于悔恨还是自我贬低?都不是。
稻盛认为,人通过反省知道自己并非完人,事业的成功是靠了众人的努力和协助。所以应该对周围的一切由衷表达感谢。所以他说,第四项是“活着,就要感谢”。
笔者觉得第三项和第四项的联系,是后人了解稻盛先生思想精髓的关键之处。只要活着,就会麻烦别人,尽量不给别人找麻烦。这是日本人从古至今的共识。稻盛先生每日反省自身,找出不足,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仅限于此,还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我行我素的人生态度。他却认为,人生在世,错误难免,缺点难免,正因为如此才要感谢一切,天地万物,人群社会,依靠别人和外在环境的恩惠,像我这么不完美的人才得以生存。
感恩是人的道德根基。真诚的感谢之心自然会在行为中流露出来,所以第五项就是“积善行、思利他”。“积善行、思利他”是人最高贵的行为。我们看到,稻盛先生提出积德行善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通过内心深处的觉悟,体察到自身和外界众生的共存共荣的关系,产生回馈他人的需求,水到渠成,天人合一。
最后,第六项。实践了以上五项精进,人的心性和觉悟已有了一定高度。但人毕竟有烦恼的本能,烦恼源于私。人生存在生老病死,爱恨别离,充满人性矛盾的现实社会之中,所以还是难免被烦恼纠结。那么就没有出路了吗?非也。
稻盛先生提倡,第六项“不要有感性的烦恼”。千百年来,人的烦恼,剪不断、理还乱。稻盛先生告诫我们“不要有感性的烦恼”,那是一个无底洞,鬼打墙一样,永不得超脱。那么怎么办呢?要理解自己的心,知道烦恼是感性的东西,要节制,克制它。努力去做,去行动,充实起来,理性思考,阻断空虚无助又逃避的感性思维。努力,就又开启了六项精进的第一项,如此一来,新的循环就开始了。稻盛先生认为这是一个善的能量的循环,周而复始,不断拓展,利他惠人,这就是人生最好的修炼。
1996年,稻盛先生创办的公司进入世界500强,一度退休入佛门修炼。这之后,他78岁高龄受日本政府委讬,再度出山挽救日航于危难,而且不收一文报酬,与他提倡的“六项精进”中的爱与感恩,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