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24年3月4日讯】现代商业社会繁荣发展的本质,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一个经济体内人们的收入,这一点不言而喻。
经过四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人均GDP也从过去的数百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突破1万美元。但眼下,随着宏观经济和外部环境面临的更多不确定性,中国人的人均收入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很多人都在网络上反馈这几年赚钱越来越难,这可能不是一个个例,而是更普遍的事实。
根据中国方的国家统计局2月29日官公布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人均名义国民总收入(GNI)以美元计算为12597美元,由于经济承压和人民币贬值,这也导致比上年相比下降0.1%,这是29年以来的首次减少。
什么是GNI?GNI是指一年内个人和企业在国内外获得的收入的总额。通过表示在国内创造的附加值总额的GDP加上与海外交易来带的利息和分红等净收益额来计算。29年来的首次减少,其中当然有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的因素,但这背后也说明了最近数年来,中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而随着人口结构的进一步变化,几乎能够以肉眼可见的发现,这一压力正在越来越大。
世界银行以人均GNI为标准,划分了高收入国家、中上等收入国家、中下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4类。每年7月都会修改标准,目前高收入国家的标准是超过13846美元,比去年上升了5%,而2022年,日本的人均GNI为42440美元。而2023年,中国的人均GNI与前一年相比还减少了,比高收入国家的标准低了9%。2021年,中国离高收入国家的标准曾缩小至1%,但从2022年开始再次扩大。
2021年,可能是近年来的一个峰值,当年度国内的房地产行业正在巅峰,尽管新冠疫情依然存在,但基于初期较好的控制和恢复,也在全球一众主要经济体中领先。但2021年后,房地产行业调转向下,房地产的不景气严重拖累了经济的增长,企业盈利和家庭收入增长发,以人民币计算的人均GNI也只增长了4.7%,增长与2022年的5%相比也有所放缓。
宏观经济的严峻形势,首要影响的就是就业群体。
就业的好坏,除了失业率数据之外,还可以从失业保险支付人数窥见一二;截止2023年底,中国官方的失业保险支付对象为352万人,这个数字看起来不高,但比2022年底增加了55万人,这也是可确认的2012年以来的最高值。
人均GNI是29年来的首次减少,失业保险支付人数也是2012年以来的最高值,这些数据都表明了中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巨大的结构性难题。
货币贬值也是一个重要因素。2023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7.0467元,比上年平均水平贬值了4.5%,贬值的背后是美联储连续数年的加息,这也给人民币的汇率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高收入国家是世界银行的一个标准,人均GNI可以简单理解为人均GDP,这两者相差并不悬殊,但在迈入高收入国家之后,剩下的那道关卡,其实也就只剩发达国家了。
一旦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那么基本上就是现代商业社会的天花板。而要想成为发达经济体,前提是先要成为高收入国家。
最新的2022年数据显示,全球有67个国家和地区属于高收入国家,而发达国家全球仅仅只有31个。这两者的差距在两倍左右,而从人均GDP的角度来看,两者的标准差不多也是两倍。
目前,高收入国家的标准差不多是13846美元,而发达国家则是人均GDP3万美元以上,除此之外还要综合考虑国际影响力、文化、国家和生活品质等因素。
当然,高收入国家的标准仅仅只是衡量人均GNI,这并不代表也不意味着生活品质的高低。举个例子,从人均GDP的角度来看,中国距离高收入国家已经很近了,但在其他方面,中国的成本压力可能要高得多,例如子女养育成本。中国的人均GDP和养育成本之间的倍数,应该是全球数一数二的;除此之外,中国的房价和收入之间的比值,在全球可能也是数一数二的。在一线城市,一些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可以达到50,这差不多意味着需要50年不吃不喝才能够买房,而在日本,哪怕是东京都这样的地方,房价收入比也只有几年。
所以,中国离高收入国家更远了。真正衡量成本的,可能还是在一些大宗商品例如房子、车子,还有教育和医疗成本上。这些才是现代社会决定生活品质高低的基石,当然还有各种福利假期和保障体系等等。
收入的本质当然就是为了消费,而在一般消费品上,其实差距依然也有。例如,中国人均肉类消耗70千克一年,而美国这个数字是117千克,其中占多数的是牛肉,而不是猪肉。
收入的增长,其实就是体现在GDP数字的变化上,而GDP要增长,从宏观上看就是GDP总量一年高过一年,微观上看就是有人借贷投资比储蓄更多。
当这些要素的增长大于印钞的速度的时候,人们的购买力就会显著上升,亦或是等待资产价格的下跌。例如更便宜的汽车和房子。
汽车行业是一个非常值得说道的行业,十年前钱更值钱,人民币的购买力也更高,但并没有体现在汽车上,十年前的汽车动辄售价十几万,哪怕是在当时不那么被看好的国产车,起售价也在十万以上。
但到了今天,钱更不值钱了,货币的购买力已经在下降,但汽车反而越来越便宜,一些新能源混动汽车起售价更是只有七、八万元,汽车价格的高低,不仅仅符合规模效应,有时候还依赖于市场的竞争或垄断。
收入的高低,决定了消费频次的高低,享受物质生活的幸福指数,在一个更大的角度来看,它也决定了人们买车、买房乃至结婚生子的简易程度。因此,实现收入的增长是非常必要的,但增长也必然会面临放缓的疲态,此时,最好的结果就是要么继续增长,要么把生活成本拉低。
客观来说,中国要走的路,依然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