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公司关门之后,经济也不复往日的繁华。(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4年3月29日讯】(看中国记者文龙综合报导)香港经济复苏不似预期,写字楼空置率创25年新高。上海和北京等一线城市写字楼空置率爬升至20%以上,二线城市写字楼甚至高达33%,在大量公司关门之后,中国经济也不复往日的繁华。
香港写字楼空置率创25年新高
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3月28日公布《香港物业报告2024》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的写字楼落成量显著下跌约五成半,至逾171.15万平方呎(1平方米= 10.764平方呎),当中,甲级写字楼落成量约155万平方呎。年内,写字楼的整体使用量逾44.13万平方呎。
不过,写字楼仍有大量空置,截至去年底,空置楼面面积接近2110万平方呎,整体空置率上升约0.5个百分点至14.9%,是1998年录得约15.9%后的新高。当中,有约1482万平方呎来自甲级写字楼,空置率高达16%,创有纪录以来新高,超过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的15.3%和2003年SARS(中国大陆称非典型肺炎)时期的13.7%水平。而且空置率在各分均录得双位数字,介乎约10至17.3%之间。
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楼价亦各下跌。报告指出,2022年第四季与去年同期相比,整体写字楼售价下跌约7.8%,当中甲级写字楼售价跌幅较低,约为2%;租金方面,同期录得约0.7%跌幅,甲级写字楼的跌幅较大,下跌约1.7%。
官方报告认为,本地经济已有明显增长,但由于利率偏高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导致去年写字楼市场需求疲弱气氛偏软。
报告预测,今年整体写字楼落成量会减少1.9%至约168万平方呎,明年更会进一步下跌至约147万平方呎。当中,中西区将成为新落成甲级写字楼的主要供应地区。
3月29日,据法广RFI报道,世邦魏理仕香港区研究部主管陈锦平早前已指出,去年商业房地产市场复苏慢于预期,鉴于融资成本创22年来的新高,负收益加深,投资意欲减半,投资量创十五年新低。时事评论员吴志森在其网上节目中指出,空置率上升是因为外资撤走;而前电视财经台台长颜宝刚则认为,去年情况不佳一是因为投资环境不好,加上《港区国安法》和23条正式立法,令商业投资信心大减。他直言,港府官员常说,23条立法后,香港可以全力拼经济,但租用金融中心区甲级写字楼的金融服务行业正在退租,历央悠久的律师行亦减少承租中环写字楼。
美国媒体彭博通讯社早前报道,美国银行将缩减香港总部的写字楼面积,包括放弃中环长江集团中心其中一层半的写字楼楼面,仅保留需要接见客户的办公空间,并把支援员工调迁至租金较低的其他地区的后勤办公室。报道形容,美银此举再次突显香港商业地产业主所面临的挑战。
中国写字楼空置率创出十余年新高
中国写字楼市场降温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住宅市场,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的写字楼大量空置,空置率创出十余年的新高,而租金价格创出十余年新低。一线城市里些曾经最顶级的写字楼,在大量公司关门之后,也不复往日的繁华。
根据市场主流机构的数据,去年年底,中国几大一线城市的写字楼空置率都超过了20%。据CAIC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上海、深圳甲级写字楼空置率爬升至20%以上;二线城市中,杭州、武汉租赁复苏缓慢,空置率持续走高,武汉甲级写字楼空置率已达到33%。
在一线城市中,深圳的空置率最高,甲级写字楼的空置率超过26%,上海的空置率为21.8%,比上年上涨超过5个百分点;北京的空置率为21.7%。这就意味着,在中国一线城市,至少有超过2成的写字楼处于空置状态。
据很多中国民众在网络上反馈的信息,很多写字楼的空置率还要远高于此。
据中国《三联生活周刊》报道,随着写字楼空置率越来越高,租金也随之大幅跳水。空置率最高的深圳,租金价格相比前几年的最高点已经下跌了3成,回到了11年前的水平;北京去年的平均租金下降超过9%,但从实际成交价格来看,部分区域跌的租金价格其实已经被腰斩,比如望京某热门办公区域,前两年的租金价格为每平方米7元(人民币,下同)/天,现在已经跌到了3.5元/天。
中国写字楼市场之所以出现断崖式下跌,主要原因还是需求疲软。
企业对于办公楼的需求大幅下降,主要原因还是最近几年很多企业盈利不佳,需要通过各种方式缩减开支。如果说大规模裁员还要面对各种社会压力,那么缩减办公开支就成为相对最容易的选择。
官媒《中国新闻周刊》最新一期文章以北京为例,2022至2023年,字节跳动、微软、爱奇艺均不同程度退租了在北京中关村的写字楼,仅字节跳动一家就退租超10万平方米面积,美团也从望京地区提前退租了3万平方米。
写字楼空置折射经济颓势
就在1月份,中国领导人还在达沃斯试图重树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上对商界和政界领袖说,中国拥有无以伦比的制造业优势,以及一个由中等收入消费群体组成的“超大规模”市场,所以选择中国市场“不是风险,而是机遇”。
而随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表明高层对经济的担忧正在加深。这些应对措施显示出了新的紧迫性,同时表明与此前试图树立对中国经济的信心那时相比,中南海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北京当局的举措会给整体经济带来很多助力吗?经济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要想扭转局面,将需要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并采取新的举措解决房地产行业的问题。一些经济学家主张为消费者提供更直接的帮助,但北京当局基本没有表现出对此类措施的兴趣。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