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不许励志 官方不许躺平(图)

作者:西坡 发表:2024-06-02 05:2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北京
2024年5月29日,北京(图片来源: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4年6月2日讯】昨天晚上看一篇关于炫富网红的报道,不小心发现了一个时代的盲点。一大批炫富网红已经被清理,但消灭一只蟑螂容易,治理滋生蟑螂的环境难。有没有人想要知道,为什么炫富屡禁不止,甚至会发展出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我看的是“每日人物”的报道《炫富网红,集体消失》。报道主要聚焦的是现象,我们往深处走一点。我走不到的地方,大家可以自行脑补。

这些年来,炫富本身也在发生变化。如果说从前的炫富主要是懵懂无知的炫富,一些人不知道自己家庭的财富是不能公开展示的,一时兴起便启动了对家人的调查程序。那么现在这种大义灭亲的蠢萌少年,已经几乎绝迹。取而代之的是,精心设计、羊毛出在羊身上的炫富。

“不同于身家清晰的企二代们,这些在互联网毫无顾忌展现富人生活的网红,更像是从天而降。不论家庭背景、教育经历还是奋斗故事,都是一片空白,只有豪宅、名包、动辄七八位数的翡翠,实实在在出现在粉丝面前。”

这些人身上的东西是真的,但人是假的,是包装出来的。包装他们的可能是真正的富人,而他们炫富成功之后,通过流量带货也可能成为真正的富人。这是一种财富的自我实现。

问题在于,那些粉丝就吃这种来路不明的富人人设。这一茬炫富网红,走的都是“老钱”人设。背后的时代心理变化在于,年轻人不再相信励志鸡汤,转而崇拜起那些“一出生就在罗马”的幸运儿。

“阶层跃升之门不再敞开,年轻人们相信,个体拼搏比不上几代人的资本积累。”

这也表明现在的年轻人对于真实国情是有多么隔膜。我们这片土地,哪来的老钱呢?往回倒六十年,就那么几个节点,每个家庭的财富积累历程都清清楚楚记在那里。要真说老钱,可能得从安史之乱往前找了,条件放宽一点,也得从“天街踏进公卿骨”的黄巢往前算。

你读张爱玲的文章小说就知道,晚清封疆大吏的家庭生活也很没有老钱范,反而有浓郁的暴发户气质,与后世追慕者想象的所谓“贵族生活”几乎没什么相干。

但年轻人已经无暇顾及这些,他们只是看着眼前越来越窄的机遇之门,两手空空,一心茫然,本能地被那些打扮成“老钱”模样的网红吸引。但网红的包装和运营成本,总要有人分担,粉丝们买不起网红身上动辄几位数的那些奢侈品,但买得起单价较低的各种平替品、洗护产品,后者的利润率不一定比奢侈品低。

这门生意的本质大概就是,被现实压力压迫得无法思考的粉丝,却心甘情愿花钱共襄“老钱”的盛举。穷人的消费往往更不理性,于此可见一斑。

这当然是健康的价值观不能允许的一种畸形产业。但更值得关注的,显然不是这些网红,而是年轻人的心态转变。

官方打击炫富网红的初衷,也在于引导年轻人走向健康的价值观、生活方式。

问题在于,这可以遏制年轻人对躺平的向往吗?恐怕未必。从年轻人普遍心态来分析,这是一种相当刚性的市场需求。现有的供给侧产能拿掉之后,只会鼓励更多玩家蠢蠢欲动,变着花样填补这个市场空白。

其实仔细分析炫富网红的生长逻辑,不难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冒出来,是因为我们的网络上缺少真实的展现富裕群体生活的内容。这个问题相当复杂,却是许多乱象产生的基本背景。比如有的有钱人,是财富积累的过程说不清楚,但还有很多有钱人,钱能说清楚,依然不能或不敢随意展示自己的真实生活。网络就是个黑暗森林,你不知道猎人在哪里,你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呈堂证供。因为除了法律,我们还喜欢谈“导向”,谈“带坏小朋友”,谈“责任担当”,等等等等。

所以真正的富人,早已从网络上消失,只留下一些完全人畜无害的剪影。年轻人对于富裕生活的向往,只能由那些假冒的富人来满足,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

网友不许励志,官方不许躺平。这中间的空档,就是网红们的绞肉机。其实励志的并不都是骗人的鸡汤,躺平也不是洪水猛兽。双方都是倒洗澡水把孩子一起倒掉,那倒霉孩子就是人性真实复杂的本来面目。

简单来说,我们迄今没有建立一种具备充足合法性的富裕生活。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已经抑制了我们的社会活力和经济潜力。就谈到这里吧,因为我虽然人微言轻,只是在角落里默默思考一点真问题,也免不了总有人来质问我“你到底替谁说话”。可我觉得,人人都不说话,我们必然会被类似的盲点卡住。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西坡原创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