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经济怎么办 习近平问了个关于独角兽的问题(图)

发表:2024-06-13 20:2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4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习近平问“独角兽”企业怎么少了?
习近平问“独角兽”企业怎么少了?(图片来源:Tingshu Wang - Pool/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4年6月13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美媒关注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企业家和经济专家提问“独角兽”企业下降的原因。舆论和民间普遍认为,中共政府政策造成中国经济下滑。

习近平问“独角兽” 企业家们直挠头

据《华尔街日报》6月12日报道,习近平本想给遭受重创的民营企业打打气,结果却适得其反。上个月底,习近平召集一批经过挑选的企业家和经济专家举行了一次座谈会,却令企业家们直挠头。一切都要归因于习近平亲自提出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让人对他治理中国经济的方式更加困惑。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在5月23日的座谈会上,习近平在听到与会企业家关于创新和投资的发言后问道:“我们的独角兽企业新增数下降的主因是什么?”

独角兽(Unicorn)是指成立不到10年但估值10亿美元以上,又未在股票市场上市的科技创业公司。

中国官方媒体的报道没有提及与会企业家是如何作答的。不过,中国社交媒体上立刻涌现了大量分享和评论,有些观点异常直白:一位微博用户写道:“难道不是因为你?”;另一位微博用户指出:“早晚要被国有化,谁愿意投资和扩张?”

一位初创企业投资人说了一句话,引起许多人的共鸣。他说,“(最高领导人)提出这个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在他和他的同行看来,这个问题表明领导人认为自己的政策没有任何问题。因此,进行任何实质性政策纠偏的可能性都很小。

虽然中国官方几十年来一直在让民营企业在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始终强调党的控制高于一切。这意味着,中共将加强对资金流动的引导,对企业家和投资者及其获利能力设定更严格的界限,在某些情况下,中共甚至试图接管政府认为失控的公司或部门,将其纳入政府控制。

最近处理房地产危机的方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习近平手下的经济沙皇何立峰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特别强调,必须认识到房地产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

《华尔街日报》认为,做法可能带来的一个问题是,现有房主的房产权益可能会受到威胁。对任何政府来说,尤其是对强调房地产“人民性”的政府来说,这都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更有甚者,一些高级官员还暗示,将加大力度打击助长开发商高风险行为的力量,比如银行家和金融机构等。然而,这种行动以及最高领导人向企业家抛出的那个问题,似乎很难成为解决私营部门信心下滑的良策。

“独角兽”企业数量下降 中国大幅落后美国

据《南华早报》报道,根据胡润研究4月公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榜”,全球共有1453家“独角兽”企业,其中美国佔逾700家,中国为340家,中国不仅大幅落后美国,也从2022年的74家降至去年56家。

在2015年至2018年间,中国被视为是“独角兽”企业沃土,然而自2018年,因中美贸易战、地缘政治竞争加剧、西方科技围堵,以及去风险与脱钩政策,使中国“独角兽”企业的成长放缓。

美国Perkins Coie律师事务所北京合伙人齐默曼(James Zimmerman)也提到,北京近几年的政策转变,“中国的科技环境不再是创新人才的避风港”,那些寻求成功前辈脚步的新创公司,眼睁睁著北京“压碎科技企业的雄心”。

曾任中国美国商会主席的他说,“一个又一个,北京压碎他们、迫使他们屈从成为国家统合主义(state corporatism)的工具”。所谓统合主义即是国家(政府)透过对利益团体的控制,达到与政府利益一致的政策。

不听专家建议 经济谁定调?

自中国官方2022年年底结束疫情清零政策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举步维艰。外媒认为,中国经济现状是因为中共当局对中国国内外专家提出的促进经济恢复和增长的建议置之不理造成的。

中国官方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制造业景气指数回落到收缩的状态。中国国家统计局5月31日发布数据,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从4月份的50.4下降至49.5。这项指数高于50说明制造业处于扩张状态,低于50显示它处于收缩状态。

美联社就此发出报道,标题是《中国5月份工厂指标下降,表明经济增长失去势头》。报道说:“一项官方调查显示,中国5月份工厂活动放缓幅度超过预期,表明已经饱受房地产行业长期危机重负的经济将面临进一步压力。经济放缓的主要原因是产量下降。新订单和出口订单走弱表明需求疲软。分析师先前预测,中国制造业PMI略高于50,或仍处于扩张区间,因为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快于预期,达到5.3%。”

路透社的报道则说,“中国5月份制造业活动意外下滑,这一局面令出台新的经济增长刺激措施的呼声持续高涨,因为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旷日持久的房地产危机继续影响着企业、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

在报道代表中国经济增长状况的中国制造业活动收缩的时候,路透社和美联社这两大通讯社以及其它国际媒体普遍使用了“意外”这个词,因为早些时候,分析家们普遍预测虽然增长幅度不大,但中国制造业会继续呈现增长。

并且,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超常发展,房价不断攀升,而储蓄利息超低,许多家庭将个人财富投入房地产以图获得更好的财富收益;随着中共政府采取所谓的房地产市场整顿措施,加上持续三年的以动辄封城为特色的所谓疫情清零政策使企业和就业蒙受巨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房价下跌、房子难以变现,失业者供不起房贷,消费者不敢消费,无钱消费,中国经济增长因此蒙受难以摆脱的拖累。

在这种大形势下,中国国内外众多的经济专家建议中共政府采取政策措施,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所谓的对消费者友好的改革(consumer-friendly reforms),从多方面给中国的消费者提供实际的、直接的援助,使他们能够或敢于增加消费支出从而促成和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这些专家认为,通过促进中国国内消费促成经济增长有多方面的好处,包括消费增长惠及大众,而中国先前和正在推行的通过基建和出口获取经济增长的路径只是惠及少数企业、少数人;将中国的经济增长根植于中国国内消费也可以避免通过出口增长谋求经济增长所导致的与美国和欧洲的贸易摩擦,从而减少外部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

但是,截至目前,中共当局拒绝采纳这样的专家建议。

与此同时,当局也采取了它的一套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包括降低购房房贷首付要求;鼓励人们以旧换新,更换住房和家电。但这些措施被普遍认为是不切实际,且成效乏善可陈。

许多观察家认为,在“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当今中国,中共当局之所以不愿意采纳众多专家、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建议,拒绝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给处于经济困境的中国消费者提供援助从而提升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是因为来自政治方面的强大阻力:习近平早些时候发表文章,声言“促进共同富裕,不能搞‘福利主义’那一套。当年一些拉美国家搞民粹主义,高福利养了一批‘懒人’和不劳而获者,结果国家财政不堪重负,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