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陷入双重困境 中南海却犹豫不决(图)

发表:2024-09-18 20:5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经济陷入通缩(通货紧缩)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困境,但中南海经济决策层却犹豫不决
经济陷入通缩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困境,但中南海经济决策层却犹豫不决。(图片来源:Pixabay)

【看中国2024年9月18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国经济陷入通缩(通货紧缩)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困境,但中南海经济决策层却犹豫不决,既没有刺激政策出台也没有进行真正的改革。美国高级官员代表团将访问北京,也会聚焦美中经济分歧和中国经济的困境。

通缩(通货紧缩)和产能过剩

过去几年,欧美大部分国家一直在抗击通胀(通货膨胀),而中国则面临相反的情况。中国的通缩(通货紧缩)压力正在加剧。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2024年8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6%,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实际上仅上涨了0.3%。

另一种观察物价变化的指标是GDP平减指数,也就是中国名义GDP增长与实际GDP增长之比,反映的是总体物价的变动幅度。用这一指标来衡量,中国已连续五个季度处于通缩状态。

有目共睹的是,房地产市场的危机爆发拖累了整个经济,房地产开发商以及材料等相关行业纷纷缩减投资。长期以来,房地产一直是中国家庭最重要的财富积累资产,但如今人们已收紧钱包。消费支出减少导致物价下跌,给企业利润和工资带来压力。这可能引发恶性循环,使通货紧缩更加根深蒂固。

据《华尔街日报》9月17日报道,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师在最近的一份研报中甚至表示,通货紧缩目前是中国的“头号公敌”。

中南海经济决策层没有直接向家庭提供促销费的刺激政策,而是选择支持制造业。这导致许多行业产能过剩,过剩产品最终流向海外市场。这虽然有助于中国出口(中国8月份出口同比增长8.7%),但产能过剩正给价格带来进一步压力。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衡量工厂出厂价格的中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近两年来一直处于下降态势。

中国出口激增也引起许多国家的担忧,并引发了电动汽车等领域的贸易壁垒,这意味着仅靠出口推动增长恐怕很快将难以为继。

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投资制造业和出口并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源:房地产市场低迷。今年5月,中国宣布鼓励地方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为保障性住房,这项政策旨在去库存,方向是正确的。但是,负责收购任务的地方政府因土地出让收入和税收减少而受到重创,几乎没有可以用来收购存量房的资金。

《华尔街日报》认为,但中央政府似乎不太可能放弃现有的策略,至少目前是这样。中国当局一直不愿意直接投入资金刺激消费,认为这只是权宜之计,而扶持产业将有利于建立长期产能。支持生产,尤其是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技术等战略性高端产业的生产,有助于打造国家领军企业,这是中国当局产业政策的另一个关键目标。在某一刻,中国当局很可能触及到一个经济疼痛的阈值,迫使其采取更果断的行动。一种可能性是中央向地方转移更多资金,协助地方政府清理过剩商品房。

可即便如此,也无法让中国经济转向更可持续的增长动力,例如国内消费。十多年来,外国分析师和投行经济学家一直呼吁中国进行这种改革。但这需要中国当局进行深层次的结构性改革,并实现根本性的思维转变。情况可能需要变得更糟,才能刺激中国当局真正变革。

前中国央行行长罕见承认经济面临威胁

9月6日,前中国央行行长、目前担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易纲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我认为,当前他们(领导层)应该把重点放在抵挡通货紧缩的压力上。如果你看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它是正值,但你还需要看人们的收入和税收收入。”

“关键是如何改善内需,如何应对房地产市场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易纲补充道。他并指出,对中国民众而言,最重要的是就业前景和收入预期。

中国经济自第二季度以来其增长势头有所减弱。7月份中国16至24岁的青年(不包括学生)失业率从6月份的13.2%上升至17.1%,创年内新高。

易纲表示:“总体来说,我们面临内需疲软的问题,特别是消费和投资方面,因此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易纲表示,“当务的重点是让GDP平减指数转正。即使我们意识到这有难度,也应该尽最大努力。” 他指出,中国广义价格衡量指标已经连续几个季度为负值。

投资银行瑞银(UBS)上周将中国2024年GDP平减指数的预测从“0”下调至 “-0.4”,并指出“由于房地产市场进一步下滑,导致上游产品价格下跌、消费需求减弱、以及整体价格竞争加剧。”

外界担忧中国产能过剩

9月18日消息,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副部长杰伊·尚博(Jay Shambaugh)本周将率领美国官员前往北京,与中方举行会谈。此次会谈是两国去年成立的经济工作组的第5次会议,旨在应对美中竞争加剧下的经济分歧。尚博表示,美国政府高度关注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他并指出中方相关政策可能对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人和企业造成损害。

中国的出口激增引发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包括美国和欧盟在内的许多国家已采取提高关税、设置贸易壁垒等手段,以应对中国廉价商品的冲击。与此同时,北京对西方国家的警告不以为然,并认为外界的批评是打压中国崛起的借口。

此外,美中之间的贸易争端不仅涉及制造业问题,还延伸至全球金融和债务问题。尚博表示,此次工作组会议还将讨论美中在发展中国家债务减免等领域的合作。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多边谈判的中心,特别是在非洲和亚洲。美国希望在这些领域与中国展开合作,减少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中国财经媒体证券之星发布的文章指出,一份报告引起了资本市场的激烈讨论,该报告分析了中国的七大产业,也就是光伏、锂电池、新能源车、半导体、空调、钢铁和工程机械的产能情况。

具体来说,中国制造了全球75%的空调,86%的光伏,81%的锂电,66%的新能源车,54%的钢铁,33%的工程机械和29%的半导体。

除了空调和钢铁之外,另外5个行业都显著的产能过剩。比如光伏,产能是全球需求的2倍;比如锂电池,产能是全球需求的1.6倍。

9月18日,根据上海钢联发布的数据,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较上日再次下跌,最低报7.28万元人民币/吨,再创新低。

目前业内的普遍共识是,8万元/吨是碳酸锂行业供需平衡的成本线。换句话说,低于这个数字,整个锂电上游谁都跑不掉,全部处于亏损状态。实际亏损金额,可能比想象的更加严重。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