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下对上或同辈间相称都用“足下”这个敬辞。(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足下”一词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在古代的文献中多用来称呼他人的敬辞,意为“您”。
这个敬辞背后一个感天动地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东方朔的《琐语》:“介之推逃禄自隐,抱树而死。公抚木哀叹,遂以为履。每怀从亡之功,辄俯视其履曰:‘悲乎足下!’”
春秋时代,晋国的晋献公因宠爱骊姬,导致太子申自杀身亡,另外两个公子重耳和夷吾则逃亡他国。重耳在北方游牧族部落里寄居了十二年,后来历尽千辛万苦重返中原,他到各国拜访并寻求帮助。他带着随从翻山越岭、长途奔波,一行人饥寒交迫终于到达了卫国,没想到卫文公却拒不见面。
介子推“剐肉奉君”。(图片来源: 网络图片)
此时,重耳因长期劳累、营养不良,染了风寒,发起高烧,重耳昏迷中喃喃地说想喝肉汤。随行的人烦了愁,大家都饿得快倒下,又处在荒山野岭,坐以待毙,上哪去找肉给主子吃?这时,忠心耿耿的介子推果断地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了一碗热腾腾的肉汤(史称“剐肉奉君”)呈上。重耳喝下之后,病就好了,又焕发了生机。一行人改道前往齐国,仿佛老天长眼,最终齐桓公愿意帮助他们,重耳结束了十九年的流亡生活后,重返晋国,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
晋文公掌理朝政后,即论功行赏。不料,功劳赫赫的介子推个性不一般,他看到众人争相邀功的嘴脸,心生厌恶,他不愿与那些人为伍,便带着老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得知后很内疚,他并没有忘记介子推的恩泽,急忙派人四处寻找他,但介子推心意已决,无论如何都避而不见。
今天的山西绵山,介子推带着母亲曾经隐居在这里的山林。(图片来源:免费图片 severin.stalder/wiki/CC BY-SA 3.0)
这时,有人向晋文公献策,介子推是个大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就会担心母亲安危而被迫下山,晋文公于是下令放火烧山。不料火熄灭后,众人不但不见介子推下山,却在满山灰烬中,找到了介子推和母亲抱着一棵柳树被活活烧死。介子推倔强如斯,母亲也不惧生死支持儿子的心意,晋文公见状伤心欲绝,仰天恸哭,更是痛悔不已,命人厚葬介子推母子。为了记住介子推,晋文公将那棵母子相拥的树砍下来,用木材做成了一双木屐,每当他穿着这双鞋,就会想起那段在外流亡患难与共的往事,介子推是多么忠诚又赋有牺牲精神的臣子啊,晋文公不由悲叹:“足下,悲乎!”
忠臣介子推。(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就这样,“足下”一词,从此成了一个典故,并延伸出“寒食节”和“清明插柳”的由来。它的真实含义是:睹物思人,感念昔日恩情,“足下”进而衍生成为对别人的一种敬称。
历史资料中,下对上、臣对君的称谓都用“足下”这个敬辞。如乐毅《报燕惠王书》:“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义,故遁逃走赵。”意思是说:担心损害了先王英明的形象,破坏了您仁义的名声,所以逃到赵国。又《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阎乐前即二世,数曰:‘足下骄恣,诛杀无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为计。’”意思是:阎乐上前走近秦二世胡亥,批评胡亥说:“您傲慢任性,随便乱杀人,天下人都背叛您了,请您自己想一想。”《史记・项羽本纪》:“张良谢曰:‘……谨使良奉白璧一双,再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足下”不只是限于臣子对君王,也可以用于同辈朋友的互相称呼是在战国时代之后。如《史记·季布传》:“曹丘至,即揖季布曰: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 ”季布为秦末汉初人,曹丘对他说:“况且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我把您的名声传扬到四方,难道不好吗?为什么您还把我排斥在外呢?
如唐朝皮日休《移元征君书》载有:“果行其道,罄南山之竹,不足以书足下之功,穷百谷之波,不足以注足下之善。”这是皮日休为劝进一个非常有能力却归隐山林的朋友,希望他出来为世人服务的书信。又《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干愕然曰:‘吾久别足下,特来叙旧。’”
关于“足下”的释义,东汉才女蔡文姫之父蔡邕,有一个极简又在理的说法:“群臣士庶相与言,曰殿下、陛下、足下、侍者、执事,皆谦类。”也就是说,“足下”,只是谦虚地尊称对方的敬辞。
因此,不管是下位对上位,或者是同辈间相称,“足下”都是带有敬意。但是“足下”这个久远的典故,也不该被人忘记。
责任编辑:文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