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这样过才更美好。(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这是《菜根谭》中的一句话,读了会有很深的感触,相信大家也能够读懂藏在其中的智慧。
风来疏竹 风过而竹不留声
这句诗读起来会有很清晰的画面,当风吹过竹林的时候,竹子会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而当风停止以后,竹林又恢复平静,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雁度寒潭 雁去而潭不留影
第二个画面是秋天一羣南归的大雁飞过一潭清澈的湖水,水面照应着大雁飞过的身影。而当大雁飞过,湖水并不会留下它们的影子。
如果你是大雁,那就只管好好飞翔,专注于做好自己,就会少很多烦恼。(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生活是否美好,不在于世界,而在于你自己
那么这句诗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思考?我想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生活是否美好,不在于世界,而在于你自己。”
我们经常会觉得生活不美好,有烦恼,有忧愁,有悲伤、有仇恨。但总结起来,人生的种种无非都是我们与外界的关系。比如爱恨情仇是与人的关系,环境好坏是与自然的关系。
但影响我们最多的无疑是与人的关系。如果说我们是一片竹林,那别人就是风,如果说我们是一潭湖水,那别人就是飞过的大雁。
你所遇到的人,身边所发生的事,就像飞过湖水的雁和吹过竹林的风,它们都是这个世界客观存在的东西,但它们对你来说,其实真的并没有你想像中那么重要。
比如你穿一件新衣服,有人会说真好看,也有人会说丑。当更多的人可能根本不会在意你穿什么,但你很可能会因为别人的评价时而开心,时而难过。
如果你读懂“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这句话,你就不会在意别人说好看还是丑,因为只要你自己穿得舒服,自己穿得高兴就已经足够。不要活得像一个孩子,只在意别人的看法。
当然,你有时候不一定是竹林,也可能是大雁。当你飞过的时候总想留下一点痕迹,让湖水记住自己。
生活中,我们经常试图这样去做。例如教育别人,想要改变别人。但你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要去干预别人呢?事实上我们很难改变除了自己之外的任何一个人。
首先,你不一定就是正确,有可能你想改变的人,他所掌握的才是真理。其次,如果他真的需要改变,也绝对不是因为有你的存在,而是因为他自己想要改变。
所以,如果你是大雁,那就只管好好飞翔,不要试图在湖面留下自己的身影。当你专注于做好自己,就会少很多烦恼。
我们有时候是风,有时候是竹子,但归根结底你只是你自己。是风的时候,不要总想让竹子始终为你摇摆。是竹子的时候也不要烦恼总是有风,因为它总会有停的时候。
这个世界就像天上的大雁和地下的湖水,既真实有虚幻。只要做好自己,所有的遇见一定都是美好。圣人之心如明镜止水,物来不乱,物去不留。世界是否美好,不在于世界而在于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