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華爾街日報》的一篇評論指出,經過股市長達12個月的下滑之後,上海與深圳股市指數都已經平均縮水了30%,不僅國有企業在股市中蒙受嚴重損失,並可能危及銀行釋放給國營企業的巨額融資放款,因為這些融資放款可能都已經流入了股市。
評論指出,中國提供企業融資從事股市交易是違法的,但據中國銀行業界人士以及分析師說,在兩三年前,因為股價飆升,銀行業為求近利而不惜違法貸款給相關企業,結果在今日股價大跌下,銀行自食惡果。
亞洲高盛投資公司香港總經理就指出,銀行投資於波動大的股市,其實是可能危及存款人的,甚至導致金融體系面對風險。銀行放款給國營企業進行股市投資,短期內如果不會變成呆帳,銀行的資產負債表自然不會受到影響,不過,在股市長期下跌下,銀行的不良貸款累積就會越來越多,尋求脫困的代價也就越高。
一些分析師指出,這就是為什麼中國銀行業大力推行改革,進行重整,中國經濟近年來也取得快速的增長,但是銀行不良貸款率卻未見降低的主要原因。
銀行不良貸款率
可能佔總貸款額50%
評論說,儘管中國人民銀行估計銀行不良貸款佔總貸款額的25%,但是部分分析師相信,這一比率可能要高達50%。本月初,標準普爾評級公司就曾評估中國當局將需要5180億美元,或是佔中國去年國內生產總值一半的經費來打消國內銀行銀行的呆帳。
不過,中國當局所面臨的其實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因為追查大部分違規基金的行動,最後發現,是一些未在證交所登記的私人基金經理人在負責這一大筆的投資款項。根據人民銀行一名主管去年的估計,這類資金總額約為840億美元,只是不能確定這些資金中有多少是來自國營公司。
中國當局早在1990年代中就開始積極採取措施防杜銀行放款流入股市,但是國營公司卻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通過法律漏洞,諸如成立違法的股票買賣分支機構,然後以擴展業務需要為由借款。分析師指出,要杜絕所有非法基金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因為銀行手中閑置的資金太多,而且巨額呆帳的積壓,也對銀行造成求取近利的壓力。
評論指出,這一事實所反映的,是中國資本市場存在著的問題:在很多時候,因為政治因素的干擾,銀行珍貴的貸款不斷流入經營效率不彰的國營企業,往往犧牲了真正需要資金來發展的私營企業。與此同時,許多國營企業又將貸款轉貸給其他企業,造成這些企業與銀行在股市下跌時,同受其害並導致銀行的不願意再輕易放款,進而抑制了股價的上揚,因此出現了中國經濟持續增長,但以投機推動的中國股市卻是跌個不停的現象。
亞洲華爾街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