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如果我們依然迴避體制內部的矛盾,那麼,精神文明就不可能達到其應當達到的水平。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的物質生活大大高於從前,而我們的精神文明卻還不如從前的原因,也就是為什麼許多人強烈地懷念50、60年代的原因。而這種懷舊感,不過是對現實不滿、而又找不到正當的排遣渠道的一種必然結果罷了。
然而,為了從體制上根除腐敗或潛在腐敗的根源,我們就勢必會涉及到一些部門或高官,而這一點,是非常不容易的。下面,我想進一步展開說明自己長期思考的觀點,供政府有關部門和廣大讀者參考:
這裡,我想舉中央電視臺(CCTV)作為例子,因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典型,值得引起我們的注意。
大家知道,中央臺是全國最高級別的政府宣傳輿論機構之一,對外則代表著整個中國的形象。按照政府部門不得從事商業活動的原則,中央電視臺是不應該從事廣告宣傳的。但是,它現在不僅收取大量的廣告費,甚至還拍賣「標王」,並且屢屢創下超過億元的天價。由於廣告利潤可觀,因此,現在CCTV已經擁有11個臺,每個臺都做廣告。在它的示範效應下,現在全國所有省市的電視臺都變成了商業電視臺。
20年前,中國沒有商業廣告,因此,中央電視臺做廣告就成了改革開放的標誌。那時,國營的電視臺、電臺、報紙等等做商業廣告是我們打破計畫經濟、建立市場經濟的必要手段。在這個意義上,當時政府媒體從事商業活動是一個革命性的創舉。
但是,這一改革從一開始就隱含著內部矛盾:政府媒體的「身份」決定它們不可以從事商業活動,但是,在當時的體制下,正是由於具有這一身份,才使它們可以從事商業活動。於是,政府部門的性質就因此發生了裂變:一方面,作為人民公僕,它的政治性質要求它必須廉潔公正,把精神與道德放在首位;另一方面,作為商業活動的主體,市場規律則要求它必須惟利是圖、把金錢與利潤作為核心。由於這兩者水火不容,因此,電視臺不得不在兩個極端之間疲於奔命,並且用「雙重身份」出現在公眾面前:在新聞節目中,它像一個嚴肅的「教師」,義正詞嚴地給普通公民宣講黨的方針政策或精神文明;在廣告時間裏,它搖身一變像一個「商人」,肆無忌憚地給普通消費者(包括幾億少年兒童)展示著金錢、美女、各種商品、以及豪華(少數富人)的生活方式。
而且,這兩個極端的文明還是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的,因此,效果也大不同的:前者是播音員幾乎幾十年如一日的說教口氣,使人難以產生激動和新鮮的感覺;後者則充分利用了最現代的電腦、音響、照明、特技等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激起消費者的共鳴和強烈的購買慾望。
除了給觀眾造成的迷惑,最大的問題還在於:它同時也塑造了國家幹部和政府高官的雙重人格。請設想一下:某個政府部門的黨委書記兼任其下屬公司的經理或董事。上午,他在黨委會上要宣講三個代表、批評金錢至上的腐朽道德;下午則要在公司裡討論如何拉廣告、促銷售、賺利潤的營銷戰略。他不得不用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和道德原則來處理兩個極不相同的任務;而且,對每一個任務,他都必須滿腔熱情地、千方百計地全力完成。請問:長此以往,他怎能不產生性格的變易和人性的異化?他本人及其部下和群眾,又怎能不變成自欺和欺人的兩面派?
因此,請恕我直言:如果這種制度不改革,那麼,它的結果就只能毀滅一批又一批的幹部和高官;並且通過他們的示範作用,腐蝕整個國家機器與人民群眾。於是,所有的反腐倡廉敗、精神文明、道德公約、法制建設,都會統統失去應有的效力。
根據以上思考,我想提出幾條改革建議:
1.中央電視臺不得播放任何商業廣告,並且與所有直屬或下屬的公司脫離;
2.中央電視臺可以合併後保留三個:中央1臺(綜合臺),2臺(文藝臺),3臺(教育與兒童節目臺),不得播放任何商業廣告(包括具有廣告效果的企業新聞、企業贊助的文娛節目、標明企業名稱的產品介紹或背景畫面等);
3.其他中央或地方政府的媒體,如廣播電臺、報紙、雜誌等,根據政府部門不得經商的原則和本部門具體情況,與廣告和商業活動脫離;
4.建議成立專門的民營或國有控股商業媒體(可以從事合法的廣告宣傳等活 動),並由政府有關部門對其實行監督管理。
(中國經濟時報)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