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女作家。生於瑞典西部韋姆蘭省瑪巴卡村的貴族軍官家庭。3歲時因下肢疾患,行走艱難,主要與書籍和會講故事的外祖母朝夕相伴,接觸了大量的童話、民間傳說等。1882年,拉格洛夫入斯德哥爾摩皇室女子師範學院學習,受到科學的洗禮。她博覽群書,廣泛涉獵了哲學、神學和文學等各個領域的知識,畢業後業餘從事寫作。1891年,第一部長篇小說問世,受到丹麥著名文學批評家勃蘭兌斯的賞識,一舉成名。此後又發表了優秀短篇小說集《無形的鎖鏈》(1894年)、《昆加哈拉的王后們》(1899年)、長篇小說《偽基督的奇蹟》(1897年)和《耶路撒冷》(1901年-1902年)等。《耶路撒冷》被稱為達到藝術最高境界的「國家的史詩」。
格拉齊亞.黛萊達是義大利女作家。出生於撒丁島一個富裕家庭。父親是詩人,良好的家庭環境使她從小受到地方傳統文化的熏陶,她童年時代酷愛文學,13歲便開始發表作品。黛萊達的早期創作受大仲馬、海涅等人影響,情節怪異,色彩濃艷。後來又受拜倫、雨果等人影響,發表了《撒丁尼亞之花》(1892年)。此後開始研讀巴爾扎克以及俄羅斯古典作家作品,特別是接受以維爾迦為代表的真實主義的創作主張之後,她的小說由浪漫主義轉入現實主義,並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20世紀初,黛萊達創作進入成熟期,發表了小說《伊利亞斯.波爾托盧》(1903年)、《灰燼》(1904年)、《鴿子與老鷹》(1912年)、《橄欖園的火災》(1918年)等佳作。
1928年:溫塞特(1882年-1949年)
溫塞特是挪威女作家。生於丹麥凱隆堡。母親是丹麥人,父親是著名考古學家。由於家庭影響,她從小就對歷史,特別是挪威的中世紀史產生了深厚的興趣。她11歲喪父,曾在商業學校念過書。從16歲起在一家商行任職,接觸到中、下層人民的生活,為以後的寫作積累了素材。1907年,她完成了第一部長篇小說《瑪爾塔.埃烏裡夫人》,這部日記體的愛情小說表現了愛情同家庭日常生活之間的矛盾。接著又發表了長篇小說《幸福的年紀》(1908年),《維加.里奧特與維格基斯》(1909年)、《珍妮》(1911年)、《春》(1914年)和一些短篇小說。其中《珍妮》是一部心理小說,描繪一個少女在夢想獲得一對父子的愛情時的複雜心理和悲劇性結局,文筆生動,描寫細膩。這部作品確定了她在北歐文學中的地位。1920年至1922年,她陸續發表了三部曲《勞倫斯之女克里斯丁》,達到創作的頂峰。
1938年:賽珍珠(1892年-1973年)
賽珍珠,原名伯爾.賽登斯特里克.布克,是美國女作家。父母都是住在中國的傳教士,他們深受教義影響,具有理想主義和人道主義的觀念,對賽珍珠的思想成長起了重要作用。賽珍珠在中國度過少年時代,受到中國古典文化教育。1914年,賽珍珠從美國馬康女子學院畢業後重返中國。由於她長期生活在中國,並廣泛地接觸中國的下層民眾和上層人士,因而創作了許多反映中國社會生活的小說,著名的有《大地的房子》三部曲,包括《大地》(1931年)、《兒子們》(1932年)、《分家》(1935年)。《母親》(1934年)、《愛國者》(1939年)、《龍種》(1942年)等。其中《大地》獲美國普利策獎,被60多個國家翻譯出版,是被翻譯最多的文學作品之一。
1945年:米斯特拉爾(1889年-1957年)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是智利女詩人。父親在她很小時棄家出走,不知去向。她自幼生活清苦,未曾進過學校,靠做小學教員的同父異母的姐姐的輔導獲得文化知識。從1905年起米斯特拉爾就在地方報刊發表詩歌。1906年,她與一位年輕的鐵路工人相愛。婚前,對方拋棄了她,另有所愛。數年後,此人又因愛情與生活的失意而舉槍自戕。這愛情的甜蜜與痛苦,催開了米斯特拉爾的詩歌之花。1914年,在聖地亞哥的「花節詩歌比賽」中,她以悼念愛人的三首《死的十四行詩》獲第一名。1922年,她出版了第一本詩集《絕望》。其中大部分是女性深邃的覺醒、憧憬和絕望。她以清麗的形式表現內心世界,為抒情詩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1924年,她的第二本詩集《柔情》出版。這是一本歌唱母親和兒童的詩集。1938年第三本詩集《有刺的樹》出版,詩歌的內容和情調有了顯著的轉變。她放開了眼界,擴展了胸懷,由個人的嘆惋沉思轉向博愛和人道主義。
1966年:奈莉.薩克斯(1891年-1970年)
奈莉.薩克斯是德國女作家。生於柏林一個猶太家庭。父親是工業家和業餘鋼琴家,薩克斯是獨生女。她的幼年教育是在優越的家庭中完成的,主要是習舞、學音樂並練習寫作。17歲開始寫些帶有神話色彩的木偶劇。1921年發表處女作《傳說與故事》,1933年以後,在納粹排猶的恐怖中煎熬7年之久,後得到瑞典女作家拉格洛夫的幫助,流亡瑞典後加入瑞典國籍,定居於斯德哥爾摩。主要作品有詩集《在死亡的寓所》(1947年)、《星晨晦暗》(1949年)、(度日如年》(1956年)、《無人再知曉》(1957年)、《逃亡與蛻變》(1959年,獲德國工業聰明文化獎)、《無塵世界的旅行》(1961年,獲德國多特蒙得文學獎)、《死亡的依舊慶祝生命》(1961年)、《晚期詩作》(1965年,獲德國出版界和平獎)、《探索者》(1966年)和《分開吧,黑夜》(1971年)等。
1991年:納丁.戈迪默(1923年-)
納丁.戈迪默是南非女作家。生於約翰內斯堡附近一座名叫斯普林斯的礦業小城中,父親是立陶宛的猶太移民,母親是英國人。戈迪默從小就具有很強的獨立性,醉心於讀書寫故事。13歲時,戈迪默在約翰內斯堡《星期日快報》兒童版上發表了一篇寓言故事《追求看得見的黃金》,從此開始了筆耕生涯,至今已著有20多部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集以及160餘篇雜文和評論。
戈迪默的前期作品主要以現實主義筆法揭露南非種族主義的罪惡,著重刻畫這一社會中的黑人與白人的種種心態,控訴種族主義制度對人性的扭曲。
::IMG::X::
1993年:托尼.莫裡森(1931年-)
托尼.莫裡森是美國黑人女作家。生於俄亥俄州鋼城洛裡恩,父親是藍領工人,母親在白人家做女佣。1949年她以優異成績考入當時專為黑人開設的霍華德大學,攻讀英語和古典文學。曾擔任高級編輯,為拳王穆罕默德.阿里自傳和一些青年黑人作家的作品的出版竭盡全力。她所主編的《黑人之書》,記敘了美國黑人300年歷史,被稱為美國黑人史的百科全書。70年代起,她先後在紐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和巴爾德學院講授美國黑人文學,並為《紐約時報書評週報》撰寫過3O篇高質量的書評文章,1987年起出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講授文學創作。莫裡森的主要成就在於她的長篇小說。著名的有:《最藍的眼睛》(1970年)、《秀拉》(1973年)、《所羅門之歌》(1977年,獲美國圖書評論獎)、《柏油孩子》(1981年)、《寶貝兒》(1988年,獲普利策獎)、《爵士樂》(1992年)等。
1996年:希姆博爾斯卡(1923年-)
波蘭女詩人。主要作品:《我們為此活著》《向自己提出問題》《呼喚雪人》《鹽》《一百種樂趣》《橋上的歷史》《結束與開始》等。不久前,中央編譯出版社引進了她的詩文選,編譯者選取了波蘭最新出版、並由詩人親自選定的作品,同時還增加了詩人的一些隨筆。而她本人也表示,「詩歌只有一個職責,把自己和他人溝通起來。我的詩在中國如果能遇到細心的讀者,我將是幸福的。」
2004年:耶利內克(1946年-)
耶利奈克於1946年出生於奧地利小鎮穆爾祖什拉克。她於1967年出版了她的首部作品集《利莎的影子》。隨後她參加了70年代在歐洲爆發的學生運動,並出版了她的諷刺小說《我們都是誘騙物,寶貝。》, 她還於1990年出版了《美好的、美好的時光》、1998年出版了自傳體小說《鋼琴教師》,該小說後被拍成電影並獲2001年戛納電影節多項大獎。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