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覺得人類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質和反物質嗎?」
「不知道。」
「您覺得您從事的科學實驗有什麼經濟價值嗎?」
「不知道。」
「您能不能談談物理學未來20年的發展方向?」
「不知道。」
一問「三不知」!這的確讓在場的所有同學意外,但丁教授的簡短而樸實的解釋不久就贏得全場熱烈的掌聲。對於第一個問題,他補充說,在太空實驗找到反物質和暗物質之前,誰也無法確定能不能找到。對於第二個問題,他說了一段話:「科學很大一個作用是滿足人的好奇心,這是人和動物的最大區別。1890年前後,物理學第一個和第二個獲得諾貝爾獎的,是發現了電子和X光的科學家,那時候很多人問它有什麼用,有什麼經濟價值?到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電子和X光都很有用。三四十年代最先進的科學是量子力學,現在用在了超導、激光、通訊上比如微處理器等,到了四十年代最基本的科學是原子能物理,現在也被用在能源等方面,所以今天我們所用的東西都是以前被認為是『花錢最多最沒有經濟效益的』。」後來他補充說,我所研究的東西確實是沒有什麼經濟價值,場內立即發出會意的笑聲。對於第三個問題,他沒有作過多的解釋。
記者注意到,丁肇中回答「不知道」時,表情自然、誠懇,沒有明知不說的矯揉造作,沒有故弄玄虛,也絕沒有「賣關子」。據瞭解,這位在華人中享有盛譽的科學家,卻經常回答「不知道」。「知之為知之」。他常說:不知道的事情絕對不去主觀推斷,而最尖端的科學很難靠判斷來確定是怎麼回事。然而,正是「不知道」激起的強烈好奇心使他不斷探索宇宙的奧秘,這位僅用100美元學費念完6年大學的博士(當時美國密歇根大學每年學費1000美元,丁肇中因表現出色一直受到校方資助,成為該校百年間從學士到博士完成時間最短的學生)登上了諾貝爾領獎臺,在他的科學實驗歷程中,為人類解開了很多很多「不知道」。
在對南航學生的簡短演講中,丁肇中特別強調,做科學的人最重要的是興趣,有了興趣,你可以為它放棄其他一切的事情,「為了名和利去做科學是很危險的」。講到這裡,丁肇中停下來沉思了一會,似乎想起了什麼,又說:「過去幾十年間的大部分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我都認識,他們中很少考第一名的,絕大部分都在50%%以下,有的還是班上倒數第幾名。能考第一名當然好了,但考試是考以前的經驗和知識,而科學恰恰是質疑前人的知識,通過實驗創造新的知識。」
上午,丁肇中教授還從南航黨委書記譚振亞手中接過了名譽教授的聘書和校徽,他希望南航能發揮航空航天的特色,投入到AMS實驗中來,他也希望南航學生能立志成為科學家。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