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揭開害羞之謎

發表:2005-04-07 21:4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眾所周知,在植物界有一種會害羞的草,只要用手輕輕碰一下,它的枝葉就會馬上合攏,隨後又會慢慢還原。這種神奇植物為什麼會「害羞」呢?原來,含羞草葉柄下有一個叫「葉枕」的鼓包,裡面含有充足水分,當你用手觸摸它的葉子時,葉枕中的水馬上流向兩邊,葉枕癟了,葉子就垂了下來。

而在人類社會,也有人會因為做錯了事而感到害羞,難道人類也有害羞「葉枕」嗎?近日,美國科學家揭開了人類害羞背後的秘密。

一款古老又不過時的肥皂泡實驗,能把喜歡探索和害羞的孩子區分開。

在鮑登學院實驗室,孩子們正在玩一款古老又不過時的肥皂泡遊戲,這是心理學家薩姆.普特納姆設計的實驗,這個遊戲能把喜歡探索創新的孩子和那些靦腆的孩子區分開。

雖然實驗道具很普通,只是從廉價物品商店買來的肥皂泡沫和萬聖節才用的恐怖面具,但是實驗本身卻很有意義。在實驗室裡,當工作人員戴上骷髏面具時,孩子們的確表現各異。有的孩子高興地大叫,歡天喜地地衝向肥皂泡沫;而有的孩子則悄悄地躲在門後,看著別人又瘋又鬧;還有的孩子被嚇得大哭起來。

這一切表現都被心理學家普特納姆一一記錄下來。他研究的意圖就是,找出我們中間為什麼有的人喜歡新鮮事物,而有的人卻喜歡墨守陳規;為什麼有的人勇於創新,而有的人追求安逸。

許多科學家認為,害羞之謎也許就存在於這些難以捉摸的性格差異中。害羞的人通常具有目光游離、總愛聳肩和遠離人群的姿態,這是一種看上去很痛苦、很糟糕的狀態。兒科教授威廉.加德納說:「我將害羞當作人類性情正常範圍內的一部分。」

但是,在科學家和那些極力逃避社會的人眼中,他們對害羞的正常範圍的認識卻截然不同。決定一個人是否害羞的主要因素是什麼?我們該將如何面對這個問題?通過行為研究、大腦掃瞄甚至是基因測試,研究人員逐漸瞭解到,害羞是一種複雜狀態。

羞澀的人更有可能是內向型的人,但內向型的人不全是害羞的人。

人們感到害羞,肯定有其原因。但這並不僅是一個人性格內向的問題。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傑羅姆.卡格恩說:「當我們同陌生人在一起時,害羞要比正常緊張或半信半疑的焦慮狀態更強烈。羞澀的人更有可能是內向型的人,但內向型的人不全是害羞的人。」 卡格恩說,我們當中有超過30%的人是羞怯型的人,但其中有很多人自己都不願意承認。今年年初,義大利米蘭聖拉菲爾大學公布了一項調查結果。馬可.巴特格裡亞博士找了49名三年級和四年級的小學生,根據他們的害羞程度分了小組。孩子們被要求辨認一系列面部表情各異的照片,比如歡樂、憤怒、以及沒有任何感情的照片。結果發現,害羞程度高的兒童始終難以解讀那些憤怒和沒感情的照片。

而同時的腦電波記錄顯示,那些害羞程度高的兒童,其大腦皮層的活動水平更低。大腦皮層涉及的思維非常複雜,這表明原始的扁桃體活動水平更高,研究人員能從這個區域檢測到焦慮和驚慌。巴特格裡亞博士最後總結到,害羞的兒童不擅長解讀人的面部變化,這些被其他兒童當作情感交流的暗示信號,到了警惕性很高的他們這裡,就會感到不安。

巴特格裡亞博士說:「解讀面部表情的能力是和諧人際關係的最重要的前提之一。」在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約翰.格布艾裡進一步揭示了面部表情和害羞之間的關係。格布艾裡不僅向成年實驗者展示一系列面部表情的圖片,而且還向他們展示令人不安的場面(如車禍)。他發現,害羞的人對待車禍的方式和其他實驗者一樣,但不同之處仍在於他們對面部表情圖片的反應,這與巴特格裡亞博士的研究結果不謀而合。格布艾裡說:「這說明他們並不是感到十分害怕。」

害羞者的大腦當中,和化學物質5-羥色胺有關的基因更短。

解讀面部表情並不是揭示害羞之謎的唯一途徑,測試害羞者的基因同樣有助於瞭解他們害羞的原因。作為研究的一部分,巴特格裡亞博士從49名兒童身上收集了唾液樣本,對其進行DNA分析,尋找能進一步解釋自己研究結果的有利證據。巴特格裡亞博士發現,羞怯孩子有一個或兩個與大腦化學物質5-羥色胺的流動有關的基因更短。5-羥色胺是一種神經傳遞素,可以影響人們焦慮、沮喪等精神狀態。

雖然沒人宣稱基因是羞怯之謎的全部答案,但多數研究人員認為,它至少起著一定作用。精神病學家邁克爾.米恩尼說:「總的來說,那些具有這種基因的人會更加羞怯,而且對壓力的反應更加敏感。」米恩尼剛剛完成了為期兩年對膽怯和壓力的一項研究。即使某人天生就具有傾向羞怯的基因,但是什麼原因最終促使他長大後成為一個害羞的人呢?這首先要取決於後天環境。20多年前,卡格恩對一批具有羞怯性格傾向的2歲兒童進行了一項長期研究。等孩子們長到十幾歲時,卡格恩又對他們進行了追蹤調查。在所有這些研究對象中,那些最初有羞怯傾向的人,整整有三分之二的人長大後仍是這種性格,但有三分之一的人克服了這種抑製作用。施瓦茲說:「父母的養育方式、環境和社會機遇---所有這些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卡格恩指出:「如果你天生就很害羞,那麼你很難成為比爾.克林頓這樣的人,但你可以朝他這個方向靠攏,發展成介於兩者之間的性格。」

羞怯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它可能是豐富這種形式的一種變體。如果情況確實如此,父母是否應該注意,不要讓孩子的害羞朝性格孤僻方向發展呢?一些研究表明,父母的確有必要這麼做,甚至這樣做是至關重要的。普特納姆在肥皂泡實驗中發現,那些對新環境有牴觸情緒的孩子更願意把他們的情感藏在心裏,這種跡象表明,他們在今後的生活中更傾向於產生消沉和緊張情緒。同時,害羞孩子染上社交恐懼症的危險性會更高,社交恐懼症是一種嚴重的紊亂狀態,施瓦茲和卡格恩實驗對象中有一半人都在受這種疾病折磨。此外,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2003年對HIV呈陽性的病毒攜帶者所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不願意社交以及易怒患者與那些心態平和患者相比,其病情恢復可能更緩慢,而且病毒載量也是後者的8倍。儘管不能簡單地認為,這種結果也適用於HIV呈陰性的病毒攜帶人群,但這項研究的確表明,羞怯也許會對免疫系統造成損害。

對於那些由於害羞而感到壓抑的孩子來說,首先,家長們應該向孩子們傳達一種令人寬慰的信號,譬如說「這個問題比較難處理。我會幫你克服它」。而注意不要把孩子的焦慮和品行不好相提並論。對於那些害羞的成年人而言,認知談話療法能有效緩解他們的憂慮,盡量解除社交的障礙,減少與社交相聯繫的恐懼感。行為療法也能有效治療社會恐懼症,通過讓病人慢慢接觸社會,使得他們逐漸從感到不舒服的社會環境中解脫出來。華盛頓大學社會工作教授大衛.霍金斯說:「害羞存在著危險因素,但它也具有一種保護性品質。」害羞孩子也許比那些開朗孩子的朋友少,但他們涉及暴力犯罪或團夥犯罪的機率更低。研究害羞的科學家指出,亞伯拉罕 .林肯、穆罕達斯.甘地、納爾遜.曼德拉等偉大的性格都非常矜持,如果他們的性格不是這樣,也許不會取得如此令人矚目的成就。

北京青年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