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五年來,美國與歐盟對利比亞的外交制裁與經濟禁運逐漸解除,訪問利比亞的美歐政府高層官員與國會議員絡繹於途。利比亞生產與出口大量石油,並正大興土木,進行經濟建設。從去年開始,台商即積極到利比亞參加商展與尋找商機,利比亞官員也表現強烈意願,鼓勵臺灣前往投資及推動兩國的合作。塞義夫應邀來臺與陳總統面對媒體所做的宣布,顯示臺利關係的重要進展和臺灣外交的重大突破。
立委忽略利比亞的轉變
對此國民黨立委蔣孝嚴以「貽笑大方「形容,他說利比亞國家形象壞到不行,是軍事獨裁政府,被美國指為「邪惡軸心「國家,與利比亞建立關係對臺灣國際形象不會加分;新科民進黨立委黃偉哲也說跟這樣一個流氓國家試圖建立外交關係,並無重大意義。他們這些說法是資訊落後與無知,利比亞這幾年來早已改邪歸正,受到西方國家的肯定與接受,美國與聯合國也都解除對利比亞的制裁,美國、英國、歐盟都已經與利比亞修好。
美國對利比亞改善關係的動作,包括取消美國人到利比亞旅遊及投資限制,恢復了在利比亞首都的美國外交人員工作,美利雙方已互設聯絡處,作為全面關係正常化的第一步。英國首相布萊爾於二○○四年三月二五日飛往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與格達費握手言歡,並表明冀望「雙方能建立新關係。
格達費本人則於二○○四年四月二七日訪問布魯塞爾舉行高層會談,這是他自一九八九年以來首度正式走訪非洲或中東以外地區,從此利比亞正式結束與西方世界長達三十年的對抗和疏離。格達費不諱言以往經濟制度與政策失敗,宣稱未來利比亞將積極與西方國家加強合作。
蔣孝嚴似還活在過去,也太勤跑中國,大概沒有注意到利比亞已經與西方國家建立新的關係。為什麼利比亞會有如此重大外交轉向?
格達費對美伸出友善之手
二○○一年九月十一日,美國遭受前所未有的恐怖攻擊後不久,格達費隨即對美國伸出友善之手,表示這次攻擊令人驚駭,並促使伊斯蘭慈善機構對美國提供援助,事件過後利比亞與美國分享有關伊斯蘭激進份子與蓋達組織的情報。兩年後,二○○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利比亞政府由外交部長夏爾昆宣布,利比亞領導人格達費已經決定放棄發展大規模武器的計畫。格達費在聲明中說,利比亞的這項決定是「明智和勇敢之舉,贏得利比亞人民的支持「,並呼籲中東和非洲所有國家也應該起而傚尤,致力於沒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新世界。
西方國家,英國首相布萊爾與美國總統布希都對利比亞此舉表示肯定,布希並意有所指的說,「希望其他領袖〈指北韓〉能以此借鏡。「利比亞在短短二、三年間作出如此重大的轉向,其脈絡可以從格達費個人的信仰以及外在因素加以探索。
首先,從格達費本人的宗教信仰分析,格達費不是回教基本教義派信徒,因此一直沒有跡象顯示利比亞與蓋達組織有往來;以回教徒為主的利比亞,雖然國家司法制度以可蘭經為基準,但並不同意回教基本教義者對伊斯蘭律法的闡釋。格達費公開反對伊斯蘭激進組織的態度,也曾引起某些回教激進組織企圖謀殺他。在美國及將對伊拉克動武的前夕,格達費實在有必要與澄清他與回近基本教派的不同之處,以免首當其衝成為,回教激進組織恐怖行為的代罪羔羊。
利比亞轉向的內外在因素
造成利比亞向西方美國家態度轉變的外在因素,可以分別從國安、經濟、外交等三個方面分析:
一、國安因素:
美國在九一一事件後, 利比亞面臨了空前的軍事壓力,擔憂美國將利比亞作為蓋達組織同路人施加軍事報復,改變美國的觀感是格達費的當務之急。據熟知美國外交內情的人士透露,在二○○一年九一一事件發生後的幾個月,利比亞、敘利亞和伊朗均曾主動接觸美國,格達費的特使急著在美伊戰爭爆發前夕,向英國接觸希望協商解決洛克比空難,並探尋解決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問題的方式。美國國務院官員說,不論這個時間點是否巧合,「〈美國〉出兵伊拉克釋放出強烈訊息:如果美國覺得受到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威脅,就會對那些不打算改變作為的政權採取行動。「利比亞的努力,獲得布希回饋,他在二○○二年一月宣布「邪惡軸心國家「名單時,排除了利比亞,上榜的只有伊拉克、伊朗和北韓。
二、經濟因素:
利比亞經歷二十幾年的國際經濟制裁,雖然蘊藏石油,但是無法生產,經濟幾乎陷入停頓,人民的生活也僅勉強自足,因此有必要在國際經濟上找出路,否則接踵來的社會與政治的不穩定,將會動搖利比亞國本。利比亞七二%出口均銷往歐洲,因此必須和西方國家和解;五二%進口貨來自歐盟,而解除經濟制裁,可以恢復石油生產,對利比亞振興經濟有大助益。據估計,石油及其產品出口佔利比亞出口總值的九五%以上,受到經濟制裁限制,利比亞的原油日產量僅為一○○多萬桶;一旦制裁解除,美英公司重返利比亞,其原油日產量可在五年內提高到二○○多萬桶。促進利比亞的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發展已變成當務之急,格達費說「利比亞現在的工作重點是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為此,要「進一步推動利比亞與國際社會,特別是與美國和英國關係的發展「。
英國態度具關鍵影響
三、外交因素:
前蘇聯瓦解後利比亞在國際社會更加孤立,必須建立新的國際關係。國際觀察家認為,英國和部分歐洲國家掌握到利比亞既有政策逐漸鬆動,逐步進行的外交努力,是促使利比亞改變態度的重要關鍵。其中,英國的態度更是關鍵,不斷透過外交努力,說服利比亞放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以及對一九八八年所策劃的利比亞空難事件,負擔起較多的賠償責任。據瞭解,美國也是在英國的居中牽線之下,才開始和利比亞的接觸。經由柯林頓政府的外交努力,格達費也決定接受洛克比空難的責任,於一九九九年將兩名涉案情報員交給西方受審,並在意支付洛克比空難罹難者家屬二十七億美元的賠償金。稍早之前,利比亞已經停止支持部分恐怖團體,並於一九九九年將避居該國十二年的知名巴解恐怖份子阿布尼達遣送出境。
在歐盟的和解試探及利比亞與對頭英美雙方進行九個月協商後,利比亞做出許多重大的決定。二○○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利比亞宣布同意公開所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和相關計畫,並邀請國際武器檢查員進入利比亞,檢查和監督利比亞確實已銷毀這類武器的承諾。外長夏爾昆說,他們這麼做是希望與英美等國建立關係,「因為這有利於我們的人民。
由於格達費倡導成立「非洲聯盟「,在不少議題上扮演非洲代言人,並經常對非洲國家慷慨解囊,進行經濟援助,因而是非洲具有相當影響力的領袖人物。臺利關係改善,將有助於雙方聯手進行對非洲的外交。
多數人都會同意,外在環境的壓力是帶動格達費調整與改變對西方政策的重大動力。但是更客觀察格達費所處的環境,以及他處事方式,可以發現格達費不是守舊、抱殘守缺的政治人物;他有勇氣向「昨日的我「挑戰,改變自我,因此作出獨特的驚人之舉。
塞義夫──利比亞第二號人物
來臺訪問的格達費大兒子塞義夫唯一正式頭銜是格達費國際基金會主席,但幾年來他已實際掌握統治利比亞大權,是僅次於格達費的第二號人物。塞義夫曾經希望能夠進入美國的常春籐聯盟〈Ivy League〉大學深造,但因利美關係緊張未能如願,改往奧地利學經濟學和工程學,之後前往倫敦深造。他工作之餘喜歡作畫,並曾在倫敦、羅馬、巴黎等大城市舉辦過個展。
塞義夫是個溫文儒雅作風西化的人,勤讀歐美各國出版書報,也喜歡穿著西裝和牛仔服,以流利的英語、法語和德語往來歐洲各國。西方分析家認為他是利比亞向外界傳遞重要資訊的主要管道,是利比亞內外政策的風向球。九一一之後,利比亞支持美國反恐、外交政策轉向、與歐美關係大幅改善,都是塞義夫在掌舵。兩年前菲律賓恐怖組織Abu Sayyaf劫持德國及歐洲遊客為人質,他展現他的外交能力,促成綁匪平安釋放人質,獲得歐洲政府與輿論界的好評。
格達費的小兒子薩迪,加盟義大利貝魯加的球隊,穿十九號球衣,簽約兩年,年薪六十萬歐元全部捐獻給慈善機構。
格達費的女兒艾莎是法學博士,目前在利比亞主持一個慈善基金會,曾致函海珊律師團表示願意召集利比亞的法律專家,一起加入為海珊辯護的行列。一般認為艾莎的學有專精,證實格達費的革命,使利比亞婦女地位有顯著的提升。
Taiwan News財經.文化週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