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拔罐、刮痧 效果與禁忌 (圖)

作者:張雅雯 發表:2006-07-18 15:4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緩解疼痛最有效、應用最廣的首推針灸



刮痧是一種造成表淺層血管破裂的行為,處理不慎容易造成傷口感染。

臺灣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主任楊賢鴻表示,針灸能讓中樞神經釋放腦內啡,達到止痛效果,常用於肌腱炎引起的急性疼痛,適應症以及人體適用部位也最廣;他指出,針灸的安全性高,不過少數人可能因太緊張、吃太飽、睡不好、身體狀況不佳導致「暈針」,出現頭暈、眼花、胸悶、噁心症狀,這時就得立即拔針,並讓患者休息。

目前對單一部位的下針數,沒有明確的規範,不過楊賢鴻認為,應該以「最少針發揮最大效用」為原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醫師林恭儀錶示,針刺的安全深度隨部位不同而改變,頭部只有0.5寸,臀部可使用到3寸,此外,胸腔、脊椎中央一帶由於危險性高,一般不建議下針。

拔罐是藉由減少皮下組織鬱血的張力來緩解疼痛,楊賢鴻指出,對慢性肌腱炎造成的腰酸背痛最有效,林恭儀錶示,拔罐通常使用在有平坦大面積、肌肉比較豐厚的腹部與背部,現在多使用真空拔罐,不過有時會用燒熱的火罐,特別適合胃腸道不適的疼痛,但是時間不宜過長,以免造成皮膚紅腫或起水泡,有傷口者也應避免拔罐,以免罐口消毒不完全,增加感染風險。

相較於針灸、拔罐都必須經醫師處方才能執行,刮痧則是坊間流行的民俗療法,甚至不少民眾以DIY方式執行。

林恭儀指出,刮痧是一種造成表淺層血管破裂的行為,原理與拔罐類似,但是破壞性更直接,容易造成傷痕又深又紫的瘀症與出血傷口,而且刮痧頻率高,會讓人不知不覺「愈想刮、手法愈重」,一但傷口感染細菌,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

按理,刮痧必須順著穴位與經絡,適當的部位與力道,恐非一般民眾可自行探索出,林恭儀說,以中醫的觀點,有更安全的針灸以及拔罐可以使用,建議民眾還是避免嘗試刮痧,以免造成二度傷害。





来源:世界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