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公主廟宇千年後仍香火不絕(組圖)

發表:2006-10-05 22:1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86歲的藏族老人金藏,每隔兩天就會來到距玉樹藏族自治州結古鎮約20公里的文成公主廟虔誠朝拜。作為藏、漢兩族信徒心中的聖地,這座廟宇儘管已歷經了千餘年的風雨,但依然香火不斷,朝拜者絡繹不絕。

  文成公主廟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巴塘鄉貝囊溝,藏語稱「那巴裡囊則拉康」,又稱貝大日如來佛石窟寺。雖然寺廟在藏區規模並不算大,但卻因當年文成公主曾在這裡駐留並鑿有九尊佛像而聲名遠揚。

  文成公主是唐太宗宗室女,公元641年,她離開繁華的都城長安,西行約3000公里,歷經千難萬險,到達拉薩,與吐蕃讚普松讚干布聯姻,對促進唐與吐蕃間經濟文化交流,增進漢藏兩族人民友好、合作關係,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文成公主在藏傳佛教中被認作綠度母的化身,受到藏族人極大崇敬。

  在貝囊溝,記者看到,公主當年下令彫刻的九尊巨幅佛像就在寺廟大殿正上方的岩壁上。正中是一尊高約7米的主佛像,佛像頭戴朝冠,兩耳佩有垂至兩腮的金環,身著唐代盛裝。在主佛像的兩側,各有四尊高約4米的佛像。

  玉樹藏族自治州文體廣電局副局長才旦扎西告訴記者,貝囊溝是文成公主遠嫁吐蕃途中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在這裡,當地藏族頭領和群眾為公主舉行了她進入吐蕃地界以來第一次極為隆重熱烈的歡迎儀式,文成公主深受感動。為了答謝當地藏族人民,她親率工匠在貝囊溝內的懸崖峭壁上浮雕鑿刻了各種佛像、大小佛塔和重要經文等數十處。廟宇內的九尊佛像就是當時遺留下的古蹟。

  才旦扎西說,根據傳說,文成公主走後,遠近的僧侶和善男信女,紛紛來到貝囊溝觀看,膜拜,很多人還參照兩位公主的做法,在貝囊溝和勒巴溝的岩崖上鑿刻佛像和經文,久而久之,這裡大部分岩石和石頭都被人們刻上佛像和經文。

  如今,在文成公主廟附近和勒巴溝內,無論是山上,還是水中,到處可見刻著六字真言和佛經的石頭,當地人稱這種石頭為「嘛呢石」,勒巴溝因此被譽為「山嘛呢、水嘛呢,山山水水皆嘛呢」。

 


  從西藏前來朝拜的信徒仁青告訴記者,雖然文成公主廟並不大,但它卻是藏、漢兩個民族友誼的象徵。在藏族人心目中,文成公主是菩薩的化身,勒巴溝則是一個真正聖潔的地方,所以大家才不遠千里前來朝拜,祈求平安。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