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經過是:1964年四月,《泰晤士報》發表了一篇談列寧的文章,其中提到一個和列寧關係密切的名叫印涅薩。阿曼德的女人。其實這個故事一年前就由《斯拉夫研究》披露,後來英國的《交流》又加以轉載,蘇聯並沒有有對這兩家雜誌大動干戈。而當《泰晤士報》提到這個故事並說明出自《斯拉夫研究》時,蘇聯方面終於隱忍不住,大發雷霆,把這家世界大報的記者掃地出門。蘇聯的暴跳如雷實際上適得其反,等於是大加張揚了一件本來沒有多少人關心的事。
印涅薩。阿曼德1874年出生於法國巴黎,後來被在俄國給貴族教法文的姑媽領養,在俄國長大。她聰明美貌,會說五國語言,彈得一手好鋼琴。青年時代她思想激進,深受車爾尼雪夫斯基的革命小說《怎麼辦?》影響。後來她嫁了人,生了四個孩子,但對職業革命生涯的嚮往使她和丈夫最終分手,加入了布爾什維克的隊伍,之後曾多次被捕入獄。
1910年阿曼德和列寧在巴黎相遇。列寧青年時期也是個車爾尼雪夫斯基迷,所以他借用了車氏的書名作為自己最重要的文章的題目,而這個共同點成了他們之間最初的媒介。在此之前,阿曼德早就讀過列寧那篇關於如何培養職業革命家的文章《怎麼辦》,對這個布爾什維克的領袖十分傾心。據他們當時的朋友、後來擔任共產國際第一任書記的巴拉巴諾夫說,阿曼德對列寧崇拜得五體投地,她的五種語言只會重複列寧的話語。而列寧也早就從俄國流亡者那裡聽說了阿曼德這個美貌能幹的女人。阿曼德身上既有法國貴族女性的高雅和教養,又有俄國女革命家的熱情、幹練和犧牲精神,難怪列寧要為之深深地著迷。
在列寧和阿曼德相遇後,他們一起在巴黎、波蘭的克拉可夫和德國的波恩之間輾轉流亡,彼此住得很近,有時就在一幢房子裡。他們常常一起散步,阿曼德既為列寧彈鋼琴,也為他做飯和縫補衣服。1912年列寧還派遣阿曼德回俄國從事秘密工作,但一踏上俄國的土地就被逮捕,後來由她當時還沒有正式離婚的丈夫保出,回到了列寧的身邊。列寧對這個女人政治上十分信任,1 914年七月甚至派她作為自己的代表出席在布魯塞爾舉行的第二國際執委會會議,使得布爾什維克的其它領導人頗為不滿。
列寧夫人克魯普斯卡雅對丈夫和阿曼德之間的關係完全知曉。她比列寧年長兩歲,而且沒有子祠(我軟體中找不到這個詞),更重要的是她完沒有阿曼德身上那種令列寧著迷的氣質。然而這個女人也深受車爾尼雪夫斯基的影響,她知道當這種情況發生在革命者之間時應該怎麼辦。她幾次向列寧提出自己退出以成全他們,但列寧命令她:「不行,你必須留在這裡。」克魯普斯卡雅忠誠地執行了丈夫的命令,不但留了下來,而且始終沒有對阿曼德表現出半點醋意,在阿曼德死後甚至還寫了充滿溫馨的回憶文章。
列寧於是得以安享他的齊人之福。
列寧對阿曼德也從未放鬆過思想教育。有一次阿曼德在信中提到了「愛的自由」,說這應該作為未來理想社會的一個標準。對「自由」二字深惡痛絕的列寧立刻回了一封長信批判這個「資產階級的要求」,說阿曼德完全忘記了用階級觀點來分析愛。或許列寧批判得過於暢快淋漓以至忘乎所以,他在信中最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