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電視上正在上演一部歌頌您祖先的電視劇,您和您的家人肯定都特別高興,是吧?可紀曉嵐的後代看完後不但不高興,還發表文章指出了這部作品的不是之處。為什麼呢?這還要從紀曉嵐的姓氏談起。
紀曉嵐到底姓什麼?有人說,這不是廢話嗎?要我說,這還真不是廢話。要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還要從「紀」字這個姓氏的來源及其正確的讀音談起。
紀姓之來源
中國人的姓氏是很有講究的。姓和氏最早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詞彙。那時候,姓是女人的專利;男人沒有姓,只稱氏。
早在母系社會人們就有了姓。古人造字,「姓」這個字就是由「女」、「生」兩個字組成的,也就是女子所生為姓。「氏」比「姓」的出現要晚一些,到父系社會才出現的。
姓氏的區別在於:氏是用來表明身份的高低貴賤,姓是用來區分婚姻,判可否嫁娶的。
由於此前沒有專門的家譜,秦朝之後,經過幾次大的社會動亂後,姓氏就全亂套了。最根本的一個變動就是男子開始以氏為姓。姓氏系統的亂套直接導致宗族的混亂。
漢族人姓氏的起源主要有這幾種方式:
第一種是以祖先不同氏族或部落圖騰崇拜的自然物為姓氏。如熊、牛、雲、池、柳等最早就是以不同氏族或部落圖騰崇拜的自然物為姓氏。
第二種是以地名或者方位為姓氏。如魯、韓、宋等就是以地名為姓氏;東門、西門、東郭、南郭、西郭就是以住地的方位為姓氏。以地名或者方位為姓氏有二百多個,大部分都是中國古代的小國。紀曉嵐的「紀」就是以地名為姓氏的。
第三種是以先人的職業、地位、謚號或者名號為姓氏。這又包含以下四類——
一、以先人的職業為姓氏:如姓巫的是從事占卜的人,「巫」姓就是先人的職業為姓氏,上官、司馬、司徒、司空等是以官職為姓氏的。西方最常見的姓中,「史密斯」是工匠,「喬治」是農夫,「亨利」是統治者。日本有一個姓叫「犬養」,就是養狗的。
二、以先人的地位為姓氏:如公孫、王孫等,他們的先人應該是公或王。
三、以先人的謚號為姓氏:如穆、莊、武等。
四、以先人的名號為姓氏:這種現像在現在的漢族人中已經不多見,但古代尤其是先秦的華夏族(漢族的前身)中是很常見的。後來,漢族周邊的少數民族也繼承了這一傳統,典型的如唐時南詔國國王的姓氏。南詔國的第一個國王叫盛羅皮、盛羅皮的兒子叫皮羅閣,皮羅閣的兒子叫閣羅風,閣羅風的兒子叫風加異,風加異的兒子叫異牟尋,異牟尋的兒子叫尋閣勸,尋閣勸的兒子叫勸成龍、勸豐等等。這種姓氏實際上是人們在沒有文字狀態下記住祖先的一個辦法。
第四種是借用少數民族的姓氏,如宇文、呼延、慕容、尉遲等。康、安、石、何、史等等這幾個姓也都是唐朝時從西域(今天的新疆)過來的。
第五種是改姓。改姓的情況比較複雜,這又包含以下三類——
一、因居住地遷移改姓:最為典型的如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田」姓外遷,以外遷的次第改姓「第一」、「第二」……現在漢族人中還有姓「第五」的。
二、避仇或者避諱改姓:如韓信被殺之後,其後代就把韓字劈開,分別姓「韋」和「卓」;司馬遷出事後,其後代把司馬分開,姓「同」和「馮」;姓查的出事後,其後代改成姓香。此外還有因為避當朝皇帝的姓名改姓的叫「避諱改姓」。
三、皇帝給改的姓,也就是賜姓:隋煬帝第二次東征高麗的時候有個姓楊的人趁機禍亂,隋煬帝說,你不能姓楊了,把腦袋給砍了,你們家姓「肖」。這個肖字的原意是什麼呢?說貓頭鷹不講孝道,貓頭鷹老了之後,小貓頭鷹就啄老貓頭鷹。最後啄得老貓頭鷹眼瞎了,沒有辦法跑,最後被吃得就剩下腦袋了。所以把人殺了,把腦袋掛上去,就叫「肖」。
紀曉嵐的「紀」屬於以地名為姓氏,這個地名是怎麼來的呢?
根據史書記載,周武王建立周朝後,追念先聖先王的功德,封炎帝神農氏的一個後代於紀(在今山東壽光縣東南),建立了紀國。春秋時,紀國被齊國所滅,紀國王族子孫就以國名為姓,世代相傳,姓紀。與「紀」同為神農氏後裔的還有「齊」、「甫」、「申」、「呂」、「姜」、「許」、「向」等,也都是以地名為姓氏的。
這裡我們得說說,紀曉嵐的後人為什麼對電視劇有意見和不滿呢?
因為,《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作品最大的一個差錯,就是給人家的姓改了音調!換句話說,就是給人家紀曉嵐改了姓!
有人說了,難道紀曉嵐不姓「紀」(jì)嗎?說對了,紀曉嵐還真不姓「紀」(jì),不但紀曉嵐不姓「紀」(jì),我也不姓「紀」(jì),我們都姓「紀」(Jǐ)!不信,您可以去查閱任何一本漢語字典或者詞典。我們知道,「紀」這個字有兩個讀音,上聲和去聲。其中,這個上聲「紀(Jǐ)」只有一個意思:姓。
這裡,要簡單介紹一下中國漢字的音調。中國古代,漢字有四個音調:平、上、去、入。隨著時代的發展,平聲因分化為陰平和陽平。陰平就是一聲,陽平就是二聲,上聲就是三聲——這裡的「上」讀三聲,去聲就是四聲。入聲則沒有了。我們這個姓氏「紀」的正確讀音應該是「Jǐ」。
這裡有什麼講究呢?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還要從「紀」這個字最早的含義談起。這裡,我要先介紹一本書——《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是中國第一本字典,是東漢著名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著,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年歷史。《說文解字》總結了先秦、兩漢文字學的成果,為我們保存了漢字的形、音、義,是研究漢字演變不可缺少的工具書。特別是《說文解字》對字義的解釋一般保存了其最古的含義,對理解古書上的字義很有幫助,是研究漢字最早的一本權威專著。
「紀」這個字,查《說文解字》:「紀,別絲也。」段玉裁註:「一絲必有其首,別之是為紀。」故「紀」的本義為絲頭絲端,後引申出「系」這個動作。因此我們可以說,「紀」這個字雖然有兩個讀音,但它的最早讀音應該是表示某種物質方位的上聲,然後才延展到了表示動作的去聲。
值得注意的是,紀國先祖的居住地名字「紀」,按照我們正常的推理,它的原意應該是指絲頭絲端,其最早的讀音應該是表示某種物質方位的上聲。
因此,紀曉嵐的姓氏「紀」正確的讀音應該是上聲,要念成「Jǐ」,不能讀去聲「jì」。
正因為如此,我們在1999年版的《辭海》從第768頁至第769頁所收「紀(jì)」字的23個詞條中,關於人物的只有黎巴嫩詩人紀伯倫和法國作家紀德的名字,一個中國名人都沒有;而在第764頁「紀(Jǐ)」字條下面不僅有紀昀(曉嵐),還有紀昌等其他中國歷史名人。
像紀曉嵐的「紀」這樣讀音發生音變的姓氏還有很多,諸如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家蓋叫天先生的「蓋(Gě)」(演員蓋麗麗的姓也是這個讀音);著名武俠小說家、筆名金庸的查良鏞先生的「查(Zhā)」;中國明代畫家仇英的「仇(Qiú)」;唐代詩人員半千的「員(Yùn)」;楚國的開國之主能釋的「能(Nài)」;《雷雨》中的繁漪的「繁(Pó)」(開封城裡著名古代建築繁塔的「繁」字也是這個讀音);令狐沖的「令(Líng)狐」等。
有的觀眾說了,紀(Jǐ)曉嵐,這念著多麼彆扭啊!難道就真的不能讀成紀(jì)嗎?
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編纂的《現代漢語詞典》審訂為近年也有把「紀」姓讀「jì」的。真要把紀(Jǐ)這個姓氏讀成紀(jì),雖然也可以,但是我的看法是,你在讀這個字之前,應該徵求人家的同意。紀曉嵐已經作古,這個意見沒有辦法徵求了,就只能讀成紀(Jǐ)了。
此外,漢語語法還規定:兩個上聲連讀,前一個字可以讀為陽平,這樣就可以把紀曉嵐這個人名讀成紀(jí)曉嵐。這樣可能也要好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