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認為,一年四季變換,寒暑交替,是因為天地間有著陰陽二氣。《黃帝內經》上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秋分這一天,正是陰陽交接,分割寒暑的日子。秋分的「分」是「半」的意思,秋天剛好過了一半。過了秋分,就不打雷了,小蟲子也鑽進了泥土,開始筑自己冬眠的窩。天地改由太陰星君月神掌管。所以秋分之夜,要祭月。《太常記》上說:秋分祭夜明於夕月壇。夜明就是月亮。
秋分之夜,在院子裡月光最好的地方,供上香案,案上擺上瓜果和月餅。月餅形式多樣,口味不一。
祭品擺好之後,在香爐裡點好香,對月跪拜。「羞花閉月」,是人們對美貌女子的形容。所以女孩子在拜月之時,都希望有一片雲彩會從月亮的面前飄過,證明自己的美麗。
拜月之後,一家人圍坐在桌旁,開始分吃月餅。家中幾人,就把月餅切成幾份,要是有人遠在外地,未能趕回,也要給他留上一份。
因為秋分在農曆八月裡,每年日期不同,有時看不到最好的月亮,慢慢地,人們就把祭月,固定在八月十五中秋節。秋分與中秋的關係也有講究。如果秋分在中秋之前,就會五穀豐登,如果秋分在中秋之後呢,莊稼會歉收。
秋分桂花開。《清嘉錄》上說:秋分節開者曰早桂,寒露節開者曰晚桂。人們喜歡桂花的味道,幾乎在秋分時的每一種食品中,都摻進了桂花。據說香桂的種子,就來自月宮那棵五百丈高的桂樹。所以人們用摘得「桂冠」,表示獲得了第一;用「折桂」比喻考試得中。林黛玉聽說賈寶玉要上學了,就笑道:「好,這一去,可定是要蟾宮折桂去了。」
秋分食桂花,又是一種含蓄的祝福。(每年陽曆九月二十三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80度,為秋分。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申賦漁)
有句俗諺「秋分瞑日對分」,它的意思是:秋分這天是日夜等長,過了這一天,白天就會越來越短,夜晚會慢慢加長,天氣也開始慢慢變涼了。
秋分有三大指標-「雷聲始收、蟄蟲坯戶、水始涸」,也就是說,進入秋分,你不會再聽到像夏天轟隆隆的雷聲;一些春分出土活動的小蟲,在秋分過後也會陸陸續續回到土裡,準備過冬;此時天氣涼爽,水氣也不像夏天時那麼充沛,將開始逐漸乾涸,因此我們會覺得空氣越來越乾燥了。
天氣慢慢轉涼,但又不至於太冷,是不是讓你感到很難穿衣服呢?古時候的人常說「二八亂穿衣」,就是點出農曆二月和八月這兩個月份正處季節交替時,說冷不冷,說熱不熱,讓人實在穿不出適合的衣裳。
還有「秋分天氣白雲來,處處新歌好稻栽」這句諺語的意思是:此時正是秋高氣爽的氣候,又是農家收穫的好時節,家家戶戶都開懷歌唱,慶祝今年有好收成!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