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平壤:甲午戰爭中規模最大的陸上作戰
歷史上的今天,1894年8月1日,清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時向對方宣戰,1895年4月17日雙方簽署了《馬關條約》,以清朝的大量賠款、割讓領土、開放口岸而宣告戰爭結束。
而平壤之戰,是甲午戰爭初期中日兩國之間在北韓平壤地區進行的一次重要戰鬥。1894年9月初,日軍開始向平壤推進至15日完成部署,隨即展開進攻,經過一整日激戰,日軍攻克平壤,清軍拋棄輜重倉惶撤退,撤退途中屢遭日軍伏擊,撤退後又沒有可以依托的防禦支撐點,傷亡慘重,並且造成了駐朝鮮清軍全面潰退的局面,至9月24日,清軍全部退回中國境內。平壤之戰中,山東費城傑出將領左寶貴面對友軍潰逃、敵軍壓境的境況,毅然殊死抵抗,直至殉國。皇帝由此,贈太子少保銜,予諡忠壯。
9月15日平壤之戰與9月17日的黃海海戰一起,為中日甲午戰爭的轉折點,自此以後,日軍完全掌握了戰場主動權,並開始在中國境內迅速推進。以下為平壤之戰較為詳細的介紹:
從中國方面來說,早在兩個月前以經開始為這次戰鬥進行準備了。在清朝廷和李鴻章的嚴令下,衛汝貴、馬玉昆、左寶貴、豐開阿四路大軍,32營編製,共計13536人,從7月21日開始啟程入朝。
7月底,日軍已開抵大同江口,開始派出小隊的探兵前往平壤。清軍得知消息後,最先入朝盛軍統帥衛汝貴見情況緊急,全隊開拔已趕不上,便火速派遣前哨官帶領清兵馬隊先行,於7月31日抵達平壤。當日,日軍破壞了電報局後匆忙撤走。盛軍先頭部隊把大同江上小船都收至北岸,並與北韓兵連夜守城,鳴槍驚退偷襲的日軍。
在得知日軍圍韓宮拘王及豐島海戰的消息後,7月28日,李鴻章致電總理衙門,明確表示了與日本決裂的姿態,同時著手進行備戰。在短短的幾天內,他主要抓了四件事:第一,嚴催北韓北路進兵。清軍終於搶先進駐平壤,並集結了一萬多人的軍隊,在戰略上意義重大;第二,國內禁止拍發密電。這樣,日諜只能用明碼傳遞情報,易被識破;第三,建議總理衙門嚴查間諜。此後,沿海各省都加強了防範,並破獲了幾起重大日諜案件;第四,採納丁汝昌建議,在威海口增添擋雷鐵鏈和木樁,以防日本魚雷偷襲。
7月29日,軍機處令李鴻章轉電汪鳳藻:「日本擊我兵船,業已絕好開釁。出使日本大臣汪鳳藻應立即撤令回國。」30日,總理衙門照會各國駐華公使館、領事館,指出日本首先挑戰。當天,朝廷下諭撤回所有駐日使館、領事署,同時經美國政府同意,委託美國政府代為保護居住於日本僑民的合法利益。31日,總理衙門照會日本駐華臨時代辦小村壽太郎:「倭先開釁,致廢修好之約,此後與彼無可商之事。殊為可惜!」並對其下了逐客令。
平壤玄武門之戰,總兵左寶貴裹傷指揮,誓死抵禦,親上玄武門督戰,但不幸中彈陣亡,將鮮血灑在玄武門城頭,為中朝兩國人民共同抗擊侵略者而獻出自己的生命。
同一天,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也向駐東京各國公使發出通告:「帝國政府為使日清之間之爭議合理解決,並使彼此關係永遠協調,雖曾使用各種光明正大之手段,迄今顯然未奏其效。為解決此事,本大臣榮幸地通知閣下:帝國與清國現進入戰爭狀態。」
8月1日,清政府正式下詔宣戰。同一天,明治天皇睦仁也下詔對中國正式宣戰。
8月3日,清朝總理衙門向各國公使館致送保護各國商民教士的照會,稱:「現與中國尋釁者只日本一國,此外有約各國悉皆交好如常。」日本政府也要求美國政府保護中國境內日本僑民的安全,4日,總理衙門復照美國公使,同意保護中國境內的日本公民免受凌辱。隨後,歐美各主要國家,除俄國外,都先後聲明局外中立。
8月1日正式宣戰後,中日兩國都制定了相應的作戰計畫。清政府的作戰計畫可歸結為兩點:一、以北洋海軍扼守渤海灣口,並掩護陸軍進駐北韓;二、集結陸軍於平壤,再南下進攻日本陸軍。
高州鎮總兵左寶貴率領的「奉」軍,原駐紮於奉天一帶,兵力三千五百人,由陸路直接從東北開赴平壤
8月5日,日本戰時大本營制訂出「作戰大方針」,其大體要點是:
這次戰爭的目標,是最後在直隸(河北)平原同清軍主力決戰,打敗清軍,迫其投降。上述目標能否實現,關鍵在海軍作戰之勝負。預計到中國擁有北洋、南洋、福建、廣東四支艦隊,噸位、兵力都超過日本,海戰勝負難以預料,因此設計了三種作戰方案:甲案,海戰勝利,奪得制海權,立即由渤海灣輸送陸軍,在直隸平原尋求與清軍主力決戰;乙案,海戰勝負不分,則派陸軍擊退在北韓之清軍,實現扶植北韓獨立之目的;丙案,海戰失敗,制海權被中國奪得,則儘可能增派陸軍加強在北韓的防禦,擊退清軍的進攻。
8月4日至9日,清軍四路大軍先後開進平壤。從牙山撤回的葉志超、聶士成部,也分別在8月21日和28日抵達平壤。至此,清軍已集結了北洋陸軍為主的部隊一萬五、六千人,人數上超過了日軍。謊報戰功的敗軍之將葉志超,竟於8月25日被委任為駐平壤的清軍部隊的總指揮官。朝廷命諸軍星夜前進,直抵漢城。但李鴻章看到陸軍實力有限,進攻沒有把握,便提出「先守定局,再圖進取」,並要求再集兵三萬,穩固後路,然後分兵南下。朝廷同意增兵,但仍堅持進兵漢城。此時北洋陸軍已調走一半,不能再抽,於是清政府下令奉(天)、晉、豫、鄂、湘諸軍抽調軍隊入朝,但各省行動緩慢,至9月13日,除總兵呂本元率馬隊兩營馳抵義州外,其餘沒有一軍渡過鴨綠江。這樣,平壤諸軍無法出擊,只能據守了。〔註:義州與丹東(當時稱安東)隔鴨綠江相望。〕
當清軍在攻守之間躊躇時,日軍也按照大本營的計畫,加緊向北韓增援,目標是把清軍驅逐於北韓境外。8月下旬,第五師團在北韓集結完畢,兵力再次超過清軍。9月上旬,第三師團的一半兵力進入北韓,與第五師團組成第一軍,由陸軍大將山縣有朋任司令官,兵力達到19,600人。此時,日軍重兵集結,而由於北韓老百姓對日軍的抵制,日軍的補給極其困難,不利於持久作戰。同時考慮到抑制國內滋長的厭戰情緒,以及避免給西方列國的干涉留下空間,都要求立即發動這次戰役,而不能等到佈署完畢的時候再進行。而且,清軍也在不斷增援,待其防禦加強後進攻會更加困難。因此,先到漢城的第五師團長野津決定不等第三師團開到,就以所部16,000人強攻平壤,並決定以9月15日為期發動總攻,各部隊必須按時到達指定位置。
清軍增援北韓
9月8日,為了便於指揮作戰,日本政府把大本營由東京移到廣島。12日,日本第一軍司令山縣有朋大將到達北韓仁川,指揮平壤戰役。他對麾下將士訓示道:「萬一戰局極端困難,也絕不為敵人所生擒,寧可清白一死,以示日本男兒之氣節,保全日本男兒之名譽。」15日,天皇睦仁到達廣島,親自指揮對華作戰。
9月初,日軍分四路向平壤運動,12日以後陸續到達平壤,15日完成了對平壤的包圍。進攻平壤的日本陸軍共計16,000多人,山炮44門。
日軍進軍平壤,李鴻章不敢怠慢,急電葉志超及諸將加強防守。葉志超見後援遲遲不到,恐後路被日軍自海上登陸所斷,遂分兵數千駐紮在安州、肅州和義州。這樣,駐守平壤城內外的清軍只有約9,500人,山炮、野炮和機關炮38門。至9月13日,防禦部署基本就緒。
9月12日,日軍進攻牙山的混成旅團,在大島義昌率領下,進至大同江邊,試圖渡江。清軍發炮轟擊,日軍前衛被迫後退。於是日軍分成左右兩翼,配備大炮二十門。雙方首先展開了激烈的炮戰,10時,日軍在炮火的掩護下,向清軍堡壘發起衝鋒,毅軍、盛軍士兵頑強抵禦,大同江北岸的清軍炮兵也發炮支援,日軍被擊退。13日下午,雙方又炮戰許久,日軍仍未能渡江。與此同時,其他三路日軍也先後按計畫到達指定位置,與清軍防守陣地對峙。
15日凌晨,日軍對平壤按計畫開始了總攻,戰役首先由大島率領的混成旅團在平壤南戰場展開。大島因成歡之戰的勝利,頗有些輕敵驕傲,急於建功。他在14日許願說「本旅團將以明日午前8時前後攻陷平壤,共握手於城中,以祝萬歲」。凌晨4時許,當日軍前隊進至大同江南岸、船橋裡的清軍橋頭堡附近時,擔任警衛的清兵鳴槍示警。於是,雙方槍炮齊鳴,平壤之戰打響了。
參加船橋裡之戰的日軍,有兩個步兵聯隊和一個炮兵聯隊,共3,600人;清軍是馬玉昆指揮的毅軍和衛汝貴指揮的盛軍各一個營,共二千人。是時,日軍集中兵力進攻船橋裡的三個橋頭堡,大小火炮不間斷地猛烈轟擊清軍堡壘,大同江北岸的清軍也連連發炮還擊。據橋本海關的《清日戰爭實記》記載:「大小炮彈連發如雨,炮聲隆隆震天撼地,硝煙如雲湧起,遮於面前。在如此激烈的炮擊下,原以為敵兵會立即潰散。然而,我軍前進一步,敵軍亦前進一步,彼此步步相互接近。此時,除使炮擊更加猛烈外,亦別無他顧。戰爭愈來愈激烈,乾坤似將為之崩裂。……日軍將領早即聞馬玉昆驃悍之名,今日始知果不虛傳。」
甲午戰爭:激戰平壤
不久,東方漸白。衛汝貴從大同江北岸瞭望,見日軍所在不佔地利,於是親率盛軍傳字正營二百人過江作戰。日軍缺乏隱蔽物而強行接近橋頭堡,完全暴露在清軍槍口下,傷亡甚眾。同時,清軍不斷通過船橋向江南堡壘運送彈藥,而日軍則彈藥殆盡,士氣低落。清軍在船橋裡的反攻戰,在馬玉昆和衛汝貴的指揮下,一直進行到午後。下午2時半,大島見彈用盡,而且部隊全天未進餐,便下令停止射擊,撤離戰場,清軍也沒有追擊。
這次戰鬥,日軍將校以下戰死140名,傷290名,旅團長大島少將也受了傷,無功而返。有詩嘆曰:「此役不克旗下死,嗚呼苦戰船橋裡。」〔日本詩人衫浦梅譚〕
同一天,平壤西戰場的戰鬥在上午8時許開始打響。日軍第五師團主力共5,400餘人,由師團長野津道貫中將指揮,在大同江上游渡江後,到達城西的普通江。盛軍、蘆榆防軍依據堡壘,與之槍炮對射,日軍受阻。清軍見狀,派出騎兵出城反攻,日軍佔據有利地形,炮、步兵配合射擊,清兵紛紛落馬。清軍又組織第二次騎兵出擊,仍然傷亡嚴重,兩次衝擊共戰死130人,戰馬273頭。清軍見出戰不利,便據堡壘固守,日軍亦不敢渡江,兩軍休戰,以待明日。
平壤北戰場是日軍進攻平壤的主攻方向,日軍在此集結了總兵力的將近一半,包括兩個支隊,共7,800人。按預定計畫,兩支隊於15日拂曉分成東西兩路向玄武門外的清軍展開了鉗形攻勢。守衛在平壤城玄武門外的清軍,一是左寶貴率領的奉軍三個營,守衛玄武門、牡丹臺及城外堡壘,計1,500人;一是江自康率領的仁字兩營四哨,守衛在箕子陵一帶,計1,400人。攻守雙方的兵力相差2·7倍。日軍集中兩個支隊主力,先進攻清軍城外的內外重三壘。而守衛的奉軍兵力不到其五分之一。日軍素聞左寶貴撓勇,知寶貴不死,平壤不可得,於是棄江自康而專攻奉軍。
清晨5時正,日軍支隊長下令發射進攻平壤城北的第一炮,清軍堡壘寂靜不應。日軍進至堡壘附近低地時,清軍的毛瑟十三連發槍突然齊射,飛彈如猛雨驟至。日軍支隊長正指揮間,忽有一彈飛來,擊中前額。因射程太遠,彈力已衰,倖免於喪命。日軍山炮陣地連放榴霰彈,不斷命中清軍陣地,清兵死傷眾多。日軍趁勢攻入外重堡壘之東壘,雙方展開肉搏,堡壘中五十餘清兵全部戰死陣地。7時半,日軍終於佔領此壘。
日軍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向奉軍其餘堡壘不斷發起進攻。奉軍雖頑強抵抗,但僅配備了3門野炮、1門速射炮,在日軍的12門山炮轟擊下,寡不敵眾。上午8時,清軍的城外堡壘全部丟失。日軍重新部署兵力,分三路進而攻擊牡丹臺。牡丹臺雖然配備有野炮、速射炮和七連發步槍,火力較強,但日軍的炮兵集中火力猛轟,摧毀清軍速射炮及掩蔽牆,清兵多殺傷。日軍步兵乘勢蟻附而上,牡丹臺守軍終於不支。8時半,日軍攻上牡丹臺後,把炮兵移到台上,對玄武門和全城構成了極大威脅。
左寶貴當時正在玄武門上督戰,見牡丹臺失守,知勢不可挽,以死當之。他換上御賜朝服,親燃大炮,連發36顆。雙方均拚死一戰,「日軍三突之,清兵三退之」。激戰中,左寶貴兩處中彈,猶裹傷指揮,後日軍榴霰彈連至,炮中當胸而亡。後光緒皇帝作《御製祭文》悼曰:「方當轉戰無前,大軍雲集;何意出師未捷,上將星沉。喑鳴之壯氣不消,倉猝而雄軀遽殉。」有詩嘆曰:「本期痛飲黃龍府,不意難回落日戈。」〔王蘄新:《為左忠壯公書衣冠墓門坊》〕
甲午戰爭:平壤大戰
日軍雖然攻佔了牡丹臺和玄武門,但仍被阻於內城之外,無力繼續進攻,當天結束戰鬥。而在平壤西、南兩處的進攻更是連連受挫。此日之戰,日兵死189人,傷516人,清兵傷亡人數少於日軍。日軍所帶的彈藥、口糧都已用盡,在平壤城外冒雨露宿,處境極為艱難。
作為清軍統帥的葉志超,在此關鍵時刻卻沒有看到這些有利因素,他只看到玄武門的失守和奉軍統帥左寶貴的戰死,因而喪失了抵抗信心。當晚,他召集各統領商議放棄平壤,撤軍至鴨綠江設防。諸將中只有馬玉昆提出反對,葉志超不聽,於是下令部隊撤離平壤。
當夜8時,清軍開始撤退。葉志超傳令放棄輜重,輕裝持械,趁夜而退。當時,大雨傾盆,清兵冒雨蜂擁出城。日軍在黑暗中聽到人馬奔騰,以為是清軍劫寨,於是攔路截殺。清兵混亂中不分敵我,胡亂放槍開炮,誤傷纍纍。經過整整一夜,清軍全部退出平壤,在混亂中死傷人數達到二千多,遠遠超過了在戰役中的損失。16日拂曉,日軍進入平壤,發現城內已沒有清軍一兵一卒,而被清軍丟棄的武器、彈藥、糧餉和其他物資無數,盡數為日軍所得。
當初清政府聽信葉志超謊報牙山戰功,任命他為入朝諸軍統帥,實乃一大失誤。葉志超作為一個敗軍之將,一味消極防守,幾次錯過了趁敵未穩,主動出擊的機會,最後主動撤出平壤,導致清軍雨夜之潰。清軍裝備最精良的北洋陸軍由此銳氣頓失。日本歷史學者說:「苦於糧食不足、擔心清兵加強防禦陣地的野津師團長,感到後援的第三師團一到,補給將更加困難,於是決定在後援部隊尚未到達時,便以第五師團進行強攻,這種作戰是極其冒險的。如果連續激戰兩天以上,那麼彈藥和糧食將同時失去補給,只有放棄圍攻,實行退卻。」
平壤失利的消息傳出,清政府震動,下令嚴辦。葉志超被械送京師,由刑部定斬監候。連在平壤戰役中立有軍功的衛汝貴,也因沒有反對葉志超撤兵和在北韓縱兵搶掠而被斬決。平壤戰役後,清軍全部退至鴨綠江邊,日軍於是完全控制了北韓。
来源:中華網論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