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昔日慢班小太保,今日「中國經濟的鐵鎯頭」(網路圖片/看中國配圖)
據加拿大新聞商業網報導,大陸有一個站點公布,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郎咸平,當前是全中國大陸演講費最高的名嘴,一場演講費高達六萬元台幣,創下近年來的新高記錄。
郎咸平成名得非常早,早在2004年,他就在上海第一財經頻道主持「財經郎閑評」財經論壇,收視率相當高,後來卻被停播。熟悉內情的人都知道,他是抨擊上海當局,揭露上海社保基金被挪用的情況,得罪時任市委書記的陳良宇才遭到停播。陳良宇後來失恃入獄,也印證當年他的批判並非無的放矢。
慢班小太保 父親也不想費神栽培
這位成名於香港及大陸的財經學者,還被冠上「中國經濟的鐵鎯頭」、「中國股市的郎旋風」、「中國老民教父」等封號。但對很多臺灣人來說,郎咸平這個名字還是很陌生。其實,他不僅出生於臺灣,而且一直念到台大經濟研究所,還在《工商時報》當過記者,之後才到美國、香港等地唸書、任務。而且,郎咸平從小功課不好,曾念過慢班,還曾經放棄功課,只想當一名木匠,他的一生,充滿了意外與驚嘆號,如今能夠成為全中國第一名嘴,可能連郎咸平自己都不太相信。
郎咸平回想自己的童年時代,有很多不愉快的回憶。郎咸平的父母早年在張學良創辦的東北大學讀書,後來父親添加國民黨部隊擔任上尉軍官,撤退到臺灣時,很多軍官身上都會帶一箱黃金、白銀,但郎咸平父親特別瀟灑,只帶了一箱青島啤酒和三塊大洋,就和他的媽媽上路了。青島啤酒很快就在船上喝完了;父親又幫已懷孕的母親買了一個床位,花掉兩塊大洋。船開到基隆港時,父親因為第一次看到香蕉,花掉最後一塊大洋買了一串香蕉。從此,父親身無分文,就一直在部隊服務到退休。由於父親經常在部隊裡,郎咸平自己也承認,與父親的溝通並不好;此外,郎咸平與年齡差距不小的姊姊也處得不好,只有哥哥與母親對他好一點。母親雖然關心他,但由於是建國中學的化學名師,經常在各地補習班兼課,因此,郎咸平從小放學回家,都是一個人在家。
念小五時,郎咸平的爸爸給他一份模擬考卷,結果郎咸平只考了五分,他的父親看了以後,很長一段時間默不作聲,最後便對他媽媽說,「這個小孩以後想幹啥就幹啥,我們不要花太多時間精力在他身上。」初三時,郎咸平因為功課實在太差,被分配到慢班,因為成績不好經常被老師打,每天又與流氓太保混在一起,經常鬥狠打架,但通常也是被打的那個。老師於是建議他去學一門手藝,有一段時間,他每天認真地學做木工,從刨皮、削平、車床,最後把一塊木頭做成櫃子。一度,他把人生的未來寄託在木匠一職。
黑馬突起轉進建中 竟把書錢拿去拜師學打拳
到了考高中的前幾個月,郎咸平知道自己不用功不行了,但是那麼多課本又念不完,於是他買了一本《考前三○分》的猜題本拚命K。最後,以第三志願考上成功高中,跌破眾人眼銬。後來,因為母親在建中任教,根據校規,他可以轉學到建中借讀。但即使進了他的第一志願建中,他對學習仍然沒有很大的興趣,倒是迷上了打拳。
由於郎咸平個子小,念初中時常常被同學修理,上了高中,他將父母給他買書的錢,拿來買了幾斤鮮肉,提著到武館拜師學螳螂拳。結果他愈學愈起勁,每天放學就跑到武館裡,一大早起來也都會複習前一天老師教的屬性,三個月下來,以前的混混都不敢再惹他。
有一次,郎咸平和他的一位師兄到西門町逛街,當地幾個地頭蛇看他們不順眼,上來找麻煩,兩邊打了起來,他們倆被團團圍住,卻絲毫不畏懼,愈戰愈勇,把對方打得落花流水,但他的左手腕也被打成重傷,養了兩個月才好,同學們開玩笑稱他「西門町之虎」。
微積分作弊拿零分 發憤獲取華頓商學院博士
高中畢業,郎咸平考上東海大學經濟系,但他對讀書還是不感興趣。大一有一門課微積分,要學兩個學期,每學期有四次月考。他第一次考了六分,第二次由於抄襲同學時被老師發現,結果得了零分。郎咸平算了算,第三次和第四次月考要得一百分才不會被淘汰,當時他很想就放棄算了。「但也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對,我突然決定好好唸書,每天晚上都讀到半夜兩、三點,我不相信我考不過」結果,一個月下來,郎咸平第三次與第四次月考平均分竟然高達九九分,「這是我生平第一次有了聰明的感覺,從此對做學問產生濃厚興趣。」於是,郎咸平開端博覽群書,對國內外名著樣樣涉獵,「我似乎從書海中尋回自我的靈魂。」
愈讀愈起勁,郎咸平後來以高分考進台大經濟研究所,又在他的同學、前中視總經理鄭家鐘的介紹,進入《工商時報》主跑金融新聞兩年。在這兩年間,他廣泛接觸中央銀行及各部會,對宏觀經濟有了第一手的接觸,於是決定再到美國深造。……
深造後,郎咸平就成為現在這樣的愛國經濟學家了。
来源:今週刊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