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圖片/看中國配圖
X年x月x日,陳教授因公到某市出差,見到了多年的老同學唐經理,晚上唐經理為老同學接風洗塵,並邀請了李科長、曾主任、王秘書、張局長、李局長五人於晚上6:30在x市x酒店x包廂吃飯。
品味這場官場飯局,不難看出官員的到場順序反映出官員權力的大小;稱呼後面玩的是面子遊戲;酒是官場飯局的精華所在;吃膩了山珍海味反而覺得土豆好吃則是對官員的一種絕妙諷刺。
一、到場順序:權力大小的反映
官員遲到:看似無意實則是擺官譜。官員遲到,司空見慣、習以為常,是官員的一種習慣,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唐經理與陳教授5點50分就到了酒店,5名官員在6:30分這個約定的時間,則是一個也未到,6:35分李科長到酒店包廂,6:42分曾主任到酒店包廂,6:50分張局長到酒店包廂,7:02分李局長到酒店包廂,7:13分王秘書最後到酒店包廂。5名官員都遲到,是偶然?是巧合?還是必然?不可否認,有的官員事情比較多,因為公事而遲到那也無可厚非。5名官員都遲到,這樣的現象恐怕就不是那麼簡單,如果請吃飯的是幾位官員的領導,還敢遲到嗎?官員遲到:表面無意實則有意,是在擺官譜,"所謂官譜、官派,就是做官的排場、派頭"。"官場中人的普遍看法是:做官就應當有官譜、官派,不然算什麼官?所以,一旦為官,便要擺譜、擺派。"遲到的根本原因在於請吃飯的是生意人,在官員面前處於弱勢低位,似乎不擺擺譜就不能表示自己是一個官,難以體現自己尊貴的身份。
到場先後:權力大小的反映。官員遲到是一種常態,科長遲到幾分鐘,而局長遲到半個多小時,權力越大的官遲到的時間也就越久。唐經理要等官員,官員也要等,當然只是小官等大官,權力小的科長要等權力大的局長,局長要等更大的官。權力分三六九等,位低者只有等的份,"等上級"是一條重要的官場原則,並以權力大小為依據,無權者等有權者,位低者等位高者,理所當然、天經地義!
秘書:權力遞延的獲益者。表面看來,秘書最後一個才到是對到場順序是權力大小反映這一規則的顛覆,事實上並非如此。"近水樓臺先得月",領導的權力很容易遞延到秘書這裡。"所謂權力遞延就是非權力擁有者因與權力擁有者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直接或間接行使著權力,也就是權力遞延到了他們身上。"作為市領導的身邊人,王秘書在該市擁有的政治資源並不會比其他在場的官員少,"宰相家人七品官",在該市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下",接近領導、與權力核心聯繫密切這種特殊的工作性質,往往容易獲得實質權力,是權力遞延的最容易獲得者,甚至大權在握。科長、局長辦不好的事,王秘書則很有可能辦好。不是因為秘書本身的官有多大,權力有多大,而是王秘書是市某領導的秘書,"不看僧面看佛面",官職不大,但權力卻有可能約等於他的領導,他代表的不僅僅是個人,在某種意義上代表的也是市領導。
二、稱呼:面子遊戲
魯迅先生說過"面子是中國精神的綱領。"中國人愛面子,甚至死要面子,往往"打腫臉充胖子",做事處世,最忌抹面子。"'面子'代表中國社會中廣泛受重視的社會聲譽,它是個人在人生歷程中借由成就和誇耀所獲得的名聲,也是個人借由努力和刻意經營所積累起來的聲譽。""與某某領導在x酒店一起共餐",對於唐經理而言,本身就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而副教授稱教授,經理稱老總,副局長稱局長,雖然"副"說起來的確有點拗口,稱呼中變"副"為正,這也符合日常生活習慣,當然也有"轉正"的期待,更是一種有面子的行為,玩的是面子遊戲。"人是臉,樹是皮",面子和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和聲望息息相關,"正"比"副"更有面子,於是"你給我面子,我給你面子",大家互給面子。
三、酒:飯局的精華
"能喝八兩喝一斤,這樣的同志可放心;能喝一斤喝八兩,這樣的同志要培養;能喝白酒喝啤酒,這樣的同志要調走;能喝啤酒喝飲料,這樣的同志不能要。""公家出錢我出胃,吃喝為了本單位。""窮也罷富也罷,喝罷!興也罷衰也罷,醉罷!""領導幹部不喝酒,一個朋友也沒有;中層幹部不喝酒,一點信息也沒有;基層幹部不喝酒,一點希望也沒有;紀檢幹部不喝酒,一點線索也沒有。"這些民謠都體現了酒在飯局中的重要性。
"無酒不成宴",酒是飯局的精華所在,沒有酒的飯局就說不上真正的飯局,在飯局中沒有哪樣東西比酒更重要了。以酒助興,借酒消愁,酒還化解官員個人之間以前的恩怨,"一杯泯恩怨";我敬你,你敬我,"酒肉穿腸過,交情心中留",喝了酒,大家的感情自然也就會升溫。
酒的檔次。飯局當中的每個人在當地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酒的檔次太低也不行,瀏陽河、金六福這種檔次的酒在農村可以說是高檔酒,在官員的眼裡這種檔次的酒是上不了台面的;但是檔次太高也不行,畢竟有教授在場,擔心老同學不習慣,此外,一些名酒價錢太高,也沒有這個必要,最終要了2瓶52度的茅台酒和1瓶葡萄酒。
敬酒。權力在現代社會中已經無孔不入,敬酒看是無關緊要,實則充滿了權力的音符,敬酒後面隱藏的是權力崇拜,表現為權小者對權大者的媚權行為。敬酒前大家齊舉杯並相互碰杯,每個人嘴裡都唸唸有詞,但是誰也不知道其他人具體說了什麼,杯裡的酒也沒有一口乾,只是象徵性地喝一口。
唐經理首先向王秘書敬酒,其次才敬局長,最後才敬李科長和曾主任;李科長首先也是向王秘書敬酒,其次才敬2個局長,最後才敬曾主任;2個局長也向王秘書敬酒,但是沒有向李科長和曾主任敬酒;王秘書回敬了2個局長的酒,也沒有向李科長和曾主任敬酒。在敬酒的過程中,5名官員都向唐經理敬酒,畢竟是唐經理請客,能在一起吃飯,私人感情或多或少還是有的。5名官員也都向陳教授敬酒。
陳教授並不是沒有敬酒的經驗,只是與官員在一起有點不適應,作為一個官場的局外人,剛開始不知該如何是好,也許是看不慣敬酒中逢場作戲的表演,更多的還是沒有"入場",不是局內人,敬酒的遊戲規則還不是很懂。但在其他的政府官員敬酒後,才慢慢意識到應該"入鄉隨俗"。陳教授首先也是先回敬王秘書、其次才是2個局長、最後才是曾主任、李科長,敬酒的順序與其他官員完全吻合!教授不愧是教授,一學就會!其實敬酒的規則很簡單,無權者敬有權者,權小者敬權大者。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會敬酒,只要經歷幾次,自然而然就會了,關鍵在於有沒有資格"入局"。敬酒玩的是權力遊戲,誰擁有的權力最大,誰就掌握遊戲規則,權力較大的人則可以對某些遊戲規則進行變通,權小者或無權者則只有遵守的份,對權力的崇拜、追逐與抵制通過敬酒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酒量。在官場,飯局很多,不喝酒的人很難在官場生存,僅僅喝酒是不夠的,還要有酒量才行。喝完2瓶白酒,也沒有什麼醉意,看來官員"喝白酒一斤兩斤不醉"並非言過其實。難怪有的領導在選用幹部的時候,認為"酒場就是戰場,酒風就是作風,酒量就是膽量,酒瓶就是水平",把會喝酒、酒量大作為選拔幹部的一條重要標準,"喝得滿地爬,這樣的幹部要提拔",就是不去理會是否"喝壞了黨風喝壞了胃"。
談酒。中國的酒文化是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曹操煮酒論英雄,李白舉杯邀明月,蘇東坡把酒問青天,酒給了多少英雄豪傑不凡的壯舉,賜予文化濃厚的生活氣息。酒桌上,官員當然會談酒。
1.與酒有關的故事:如數家珍。如十八碗酒醉上景陽崗的打虎英雄武松,"鴻門宴","杯酒釋兵權",周恩來總理為什麼獨愛茅台等等。
2.意外:吟詩助興。或許是為了顯示自己並不是大老粗,或許是有教授在場想展示自己的"才華",或許是今天興致很好的緣故,唐經理無意之中說"酒逢知己千杯少"、陳教授說"葡萄美酒夜光杯",看到唐經理與陳教授都說了,幾個官員也不甘落後,張局長說"今朝有酒今朝醉",曾主任說"借酒消愁愁更愁",李科長說"醉翁之意不在酒",李局長說"酒不醉人人自醉"。吟詩助興在官場飯局中非常少見,這次完全是意外。
3.怪論:酒與人才的關係。"對酒的歷史不瞭解,對酒文化一竅不通,也能算是人才?"連酒聖是誰都不知道也能稱得上專家、教授。""不喝酒的人就不是人才,酒量不行的人也不是人才。"難怪有的領導在選拔幹部時把酒量作為一條重要標準。
四、吃:土豆勝過山珍海味
官員的飯局多,應酬多,哪個酒店有什麼特色菜,廚師的手藝怎麼樣,都瞭如指掌。
投其所好。"不怕領導講原則,就怕領導沒愛好。"一些生意人把這句話作為座右銘。李科長喜歡x鞭,曾主任喜歡吃狗肉,李局長喜歡燕窩,王秘書喜歡吃紅薯、土豆;誰喜歡吃酸味,誰喜歡吃辣味,誰喜歡吃甜味,唐經理心裏有一本帳。其實在一起吃的次數多了,連某某官員喜歡吃什麼這點本事都沒有,又怎麼可能與官員"稱兄道弟"。在官員沒有到酒店之前,唐經理就已經把菜點好了,當然,在邀請這些官員時,唐經理也不會忘記與他們說"X酒店有您喜歡的xx菜"。"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生意人抓住官員吃的愛好這塊"軟肋","吃別人的嘴軟","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官員遲早要為"吃"付出代價。
想吃土豆諷刺了誰?官員喜歡吃土豆不是因為土豆營養成分高,有治療習慣性便秘和預防血膽固醇增高等功效,其真正原因在於吃膩了山珍海味,山珍海味吃多了,也就不是山珍海味了,土豆反而成了山珍海味。土豆更多是農村那些原汁原味的農產品的代名詞。要是讓官員連續吃上幾天土豆,還會說土豆的味道好嗎?
五、說:雙重角色
一方面,官員表現出普通人粗俗的一面,言語中充斥粗話、髒話、笑話;另一方面,官員就是官員,官員話官場,小心翼翼,點到為止。
粗話、髒話、笑話。官員是官不假,但是官員也是人。吃飯喝酒過程中粗話、髒話連篇,"他x的"、"操你x的"、"頂你個肺",髒話粗話基本不離口。有吃有喝是不夠的,還要喝得痛快才行,笑話是酒桌上的調味品,特別是說起黃色笑話來津津樂道,"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讓人忍俊不禁捧腹大笑,這樣酒桌上的氣氛也就濃了。
有的高見其實很荒謬。有的官員雖然有本科文憑、有的甚至有研究生文憑,其實並沒有多少"墨水"。"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還不簡單,農民多賺錢就行了","和諧和諧,像我們這樣有好吃的、好住的就和諧了"。荒謬的高見!
官員話官場:點到為止。官員在一起,交談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提到一些與官場有關的人和事。如"x普通話說不標準、一口XX腔,寫文章也不行,可現在在x單位做一把手。""某某領導最近怎麼樣怎麼樣"、"誰是誰的人"、"誰又可能被提拔"。儘管大家都是熟人,還算"信得過",但是幾個官員說話時都很注意分寸,知道哪些事可以說,說到什麼程度,哪些事不能說,不該說、不能說的的堅決不說,"不說好,不說壞,誰也不見怪",點到為止就行了,反正都是官場中人,大家心知肚明。
来源:中國新聞週刊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