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如果對言論自由的要求做出回應,就可能會消除共產黨權力中的一個重要支柱。
【看中國記者魏錦華編譯報導】據英國《金融時報》1月11日(週五)報導,週一當葉貝貝(Ye Beibei音譯)醒來在網上看到有反審查的抗議時,他抓過早餐,跳上了計程車。當他趕到南方週末的辦公樓時,嘴唇還沾著藍莓果醬。
30歲的葉貝貝回憶說:「我一趕到那裡,我覺得我必須要說點什麼。」他登上了花壇邊的矮牆,開始講述他對南方週末具有獨立思考報導的感激。他與在場的約100人分享了他希望政治改革,並讚揚了新聞自由的重要性。
他說:「我從來沒參加過選舉,我甚至從來沒看見過選票,所以我不知道在這個國家我能發出什麼聲音。中國有這麼多問題—收入不平等,環境污染,少數民族局勢緊張—如果我們不能講話,這些問題如何能被人知道,如何才能解決?」
本週,對言論自由的要求在中國爆發了—如果說僅僅只有三天。
這次爆發的催化劑是南方週末編輯們對呼籲改革的社評被不尋常的粗暴改寫進行的反抗。編輯們和官方的審查制度之間的對峙在微博上和街上引發了一波支持的聲浪。從那裡,一個地方報紙抗議審查的單一事件迅速演變成了關於自由和中國的政治未來的更廣泛的討論。
到了週三,學生們,生意人和家庭主婦開始討論美國式民主制度對比議會制民主的好處。另一些表達他們對猖獗腐敗的厭惡。通常這樣的談話都是私下進行的,但是這次暢所欲言的談話都是警察能夠聽到的。很多旁觀者都在一個呼籲「民主中國」的大大的藍色橫幅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或寫下了支持的話。
當年參加了天安門抗議的44歲的民主活動家於剛(Yu Gang)表示:「這感覺上和1989年天安門學生運動開始的時候一模一樣。」週四,他在南方週末總部外發表了民主講話,直到警察驅散了抗議人群。
這次集會,高峰時有幾百人,或許與世界上其他地方發生的集會相比顯得微不足道,但是在中國這是極為不尋常的。中國每年有成千上萬的抗議,幾乎都是與經濟利益或治理問題有關係—強迫拆遷缺乏補償,由於環境污染造成孩子生病,或城管粗暴對待攤販。但是在廣州,人們在街上呼喊自由這是自1989年以後的第一次。
人權活動家們在多年後終於可以公開提到「1989學生運動」或「言論自由」,不過這次抗議對中國的新領導層帶來了一個難題。
現在,黨的新總書記習近平面臨著一個棘手的任務。如果響應更大言論自由的要求就會疏遠黨內的支持者,要忽視這些要求則面臨運動有可能會升級的風險。
自由派和批評左派的人已經開始對新領導人施加壓力對胡錦濤時代已經停滯的改革重新啟動。
知識份子和媒體人已經向習近平呼籲要採取步驟進行政治改革。上個月由70名教授簽名的公開信警告除非領導層開始實施憲法賦予的權利不然就會爆發革命。
習近平在風格上與胡錦濤的木訥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他還沒有清楚的表達他的政策傾向,對那些希望更多改革的和黨的正統支持者兩方都不得罪。
習近平首先去了深圳,當年鄧小平作為改革試點的南方邊境城市。然後,他又訪問了革命老區。
呼籲改革的簽署人之一張力帆(Zhang Lifan音譯)表示:「新領導層非常小心的塑造自己的形象,給公眾感覺習近平是人民的人,鄧小平的接班人。但是他也朗誦了毛澤東詩詞。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他想要成為全黨的領導人,不僅僅是自由派或左派的領導人。」
歷史學家張力帆從這一點上想到了毛澤東,毛通過讓不同派別內鬥而不斷的鞏固了自己的權力。
觀察家說現在習近平只能發出這樣模糊的信號,他要做事情還為時尚早。中山大學政府管理學副教授朱亞鵬(Zhu Yapeng音譯)表示:「中國的保守勢力還很強,新領導人的權力還沒有鞏固。」
現在新聞審查事件迫使習近平早日出手。但是新聞自由對共產黨是一個困難的要求,因為審查制度是其權力的重要支柱。
觀察家們認為,儘管習近平繼續把自己塑造成鄧小平的繼承人,他也只能是一個經濟意義上的改革者,或許能允許私營企業發揮更大的作用。真正的政治改革從來就沒有出現在鄧小平的議程上。
民主活動家於剛指出,公眾已經不再抱有幻想,也不應該像1989年抗議那樣把希望再寄託在某些共產黨領導人身上。只要共產黨還在,就不會有民主。」
(譯文有刪節,點擊看原文)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