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曝:在加拿大當農民的神仙生活(圖)

發表:2014-11-05 02:2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前些天,一個偶然的機會,遇到一位在薩斯卡通省買了農田的同胞呂先生。大家稱他「農場主」或者「地主」,他爽朗地笑著說:「我就是一個農民!」

呂先生五十多歲,體魄健壯的一條東北漢子。黝黑的臉膛,說話帶著鄉音,幹練實在。三年前,他在薩省買了30多Quarter(1Quarter=800米*800米,相當於160英畝,960市畝)土地,算一算是個不小的數目,當之無愧的地主,而且是個大的地主呢!

呂先生從中國移民加拿大,本來住在溫哥華。在國內曾經從事過農業技術工作,喜歡跟土地莊稼打交道。三年前幾經波折,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和另外一家朋友一起,搬到薩省,在自己的土地上開始了加拿大農民的生活。

薩省在加拿大中南部,以農業為主,地下還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各種礦藏。2005年夏天,我們駕車橫穿加拿大曾經到過那裡。農田萬頃,一望無際,平坦如砥。一塊一塊,被道路分隔得方方正正。那時候不知道,那方方正正的一塊就是1Quarter。碧綠的禾苗,鮮黃的油菜花,藍紫色的苜蓿花,連天接地。湛藍的晴空下,浩瀚的花海,波濤湧動,令人驚艷。公路,穿行在彩色的田間,直通天邊,一眼望不到頭。花海間,公路上,不見人影,車也罕見。常常只有我們一輛車,開出百十公里景色依舊。就是那次在薩省的公路上,我們親身體驗了「地球是圓的」這一科學結論。因為田野太過遼闊,極目遠眺,目光直達天際,能看出大地田野微微隆起呈角度非常小的拱形。那次旅行,薩省的廣袤田野在我們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只要提起薩省,眼前就是那一望無際生機勃勃的田野,金黃與藍紫色的花海,就能嗅到那混合著新鮮泥土味兒的植物芬芳。

眼前這位呂先生,就把家安在了這片田野上。他講,有些農民喜歡把房舍建在田間,就是我們郊遊時目光經常被吸引的田園風光:碧綠的田野上一座孤零零的房舍,門前有花,屋後有樹,旁邊有碧綠的菜畦,或者還有個小小的池塘。喜歡熱鬧的農民住在鎮子上,左鄰右舍,都是熟人。所謂鎮子,就是個村落。大的幾百人,小的只有幾十人。呂先生住的鎮子,有二三百人,已經不算小了。薩省人口密度很小,鎮與鎮之間距離幾十公里。這幾年,那裡已經有些中國移民了。同胞們有時會相約聚會,開一百多公里車到某個鎮子上吃頓飯,聊聊天,再回來。反正在那裡,根本沒有塞車的問題,一百多公里一腳油門,一會兒就到了。

呂先生不但買地,而且真正去種地。當地人很歡迎這樣的外來者。當地農民都是幾輩子在那片土地上耕耘的人,對土地感情很深。他們不願意賣地,更不願意把地賣給不是來種地而是來炒地賺錢的人。呂先生說,賣地的人多半是年老體弱,實在無力耕種的老人。他們的後代已經去城市裡發展,不願意繼續過農場主的生活。買地的人也多半是街坊鄰居,早就瞄著誰家的地好,一旦知道人家想出手,馬上前去商討購買事宜,根本不會等到掛牌出售。在鄉下,誰家的地打理得好,秋天收成好,是非常受人尊敬的。那樣的農場主也非常有成就感。

加拿大的農民淳樸善良,熱心助人。呂先生一家剛移居到薩省,人生地不熟,鄰居們給了他們不少幫助。加拿大的農事跟中國農村有很大不同,完全是機械化操作。一開始,他對於農機不熟悉,問題很多。一次,他在地頭向一位鄰居請教一個問題,因為英語不流利,連說帶比劃,也沒說明白。鄰居讓他撥通家裡的電話,讓英語略好的呂太太繼續講。終於弄明白了,給出了答案。問題解決了,呂先生很高興。沒想到,當天晚上鄰居拿著幾本書敲開了他家的門。把書攤在桌上,將解決該問題的根據一一講解明白,令他們夫婦非常感動。

在薩省廣闊的田野裡,你不要因為看到什麼美麗的風景就停下車來,遠離道路。那樣,會令過往的司機疑惑,並且深深地為你耽心。剛去的時候,呂先生有過這樣的經歷。那次,他在路邊停車,一個人走進田野欣賞風景。一輛車開過來,停下。車上人大聲對他喊:你沒事兒吧?他擺擺手:沒事兒!那車開走了,幾分鐘後又折回來。那人下車再次大聲問他:你真的沒事兒?呂先生趕緊回答:沒事兒,沒事兒!急忙回到車上,開車走人。

在地廣人稀的薩省,車開到半路沒油了,是誰都會碰到的情況。有經驗的人,會在後備箱放一桶汽油備用。如果實在沒油了,你可以開進任何一家農舍。主人看到陌生人的車輛進來,都會笑瞇瞇地迎上去,第一句話就問:是不是沒油了?然後,拿出一桶早就準備好的油給你。當你下次經過的時候,應該連桶帶油一併奉還。如果忘記了,也沒人跟你要。呂先生第一次碰到這種情況,不懂規矩。用了人家的油,就掏出錢來,結果被拒絕了。那農民說:我不賣汽油。後來從鄰居那裡,才知道這些約定俗成的規矩。

當地農民對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一草一木都懷有非常虔誠的感恩之心和敬畏之心。每塊田地中都不完全是可耕地,有樹木,有水塘,還有草場。有些樹木已經枯朽,倒伏在地。農機開到那裡無法筆直向前,只能繞道。呂先生問鄰居:為什麼不把小水塘填了,把那些枯木搬走呢?鄰居奇怪地反問他: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呂先生理直氣壯地回答:一來可以增加耕種面積,二來耕作方便,不必耽心碰壞了農機。鄰居不以為然地看著他:那些樹木和水塘已經在那個地方存在了不知多少年,他們比你來得早多了!礙著你什麼事兒了?如果你想增加耕種面積,就再買幾塊地嘛!如果怕碰壞你的農機,你繞著走好了!簡直雞同鴨講,思維邏輯不在同一頻道上。呂先生說,雖然鄰居說話不客氣,卻令他深深感動。這番話讓他感受到這裡的農民對土地的深切熱愛,對生命的真誠尊敬,對大自然的無限崇拜。這就是農民的情懷!對生養自己的土地充滿敬意,對土地給予自己的收穫時刻感恩。

跟中國一樣,當農民都是要下地干農活的,只不過在加拿大當農民,活是靠機器干。每年開春,呂先生也要備耕。計畫好田裡種什麼,種多少,準備好農機,買來種子化肥一應物件。春耕,播種,都是很忙碌的日子。每天早上,鄉親們喜歡到小鎮上的咖啡館喝杯咖啡,吃點東西,互相交流交流生產信息,然後各自開著農機去自家田裡幹活。播種後,出苗的時候要每天下地,查看墒情,注意病害。等到莊稼長勢穩定了,就不一定每天去看了。

加拿大的農田,一般很少有水利灌溉設施,基本靠天吃飯。呂先生說,他查看過那一帶的農業生產歷史,最近三十多年只有一年略微歉收,其它年份都是豐年。看來,不信都不行,這裡真是一塊上帝賜予的風水寶地,得天獨厚。難怪薩省是加拿大的大糧倉!夏天過去,再忙碌,就是秋收了。搶收莊稼是最辛苦的日子。呂先生家的田多,一個人一臺機器根本干不過來,一定要僱用幾臺農機才行。一年下來,農民下地幹活的日子實際上也就三個月。呂先生說,去年,他太太給他統計了,他出工的日子一共是87天。

年復一年,春種秋收。豐收的秋天,是農民的節日。呂先生說,其實,一年到頭,當地有很多節日,尤其以秋天慶祝豐收的節日最為隆重,並曠日持久。每個鎮子都搞慶祝活動,時間分散開,輪流加連續,今天A鎮,明天B鎮,後天C鎮。輪到哪個鎮子搞豐收慶典,方圓一二百公里的其它鎮子上的居民都去參加,呼朋喚友,連吃帶喝,盡興而歸。

這就是呂先生現在的生活,簡單而快樂,富裕而滿足。春夏秋三季,他們夫婦和岳父母都住在薩省。只他一個人開著農機下地就夠了,太太在家管家理財。平均1Quarter土地一年的淨收入有一萬元。在加拿大,他們已經屬於高收入人群了。而且,他三年前買的地已經升值了不少。當然,他的鄰居們土地更多,收入都不少,日子過得都很富裕。冬天,薩省很冷,曠野一片雪白。如果你到地裡裡站兩分鐘,風就能把全身打透,讓你從心裏往外冷。岳父母回溫哥華過冬,他們夫婦已經愛上薩省農民的日子了。他們留在小鎮上,有時出去旅行,或者到多倫多看望讀大學的孩子。呂先生笑著說:在這裡生活,夫妻感情越來越好,家家都過的很幸福。這裡流行一句話,屋裡老婆最重要,出去鄰居最重要。是呀,在地廣人稀的薩省,整天在田野裡一個人駕駛著農機,罕見人影。偶爾見到的就是鄰居,回到家裡只有老婆。相依為命,相濡以沫,想感情不好都難!

呂先生說,他喜歡在加拿大當農民,喜歡這種簡單健康自由自在的生活!



来源:出國在線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