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媽之後,我一度以為逗逗孩子笑、給寶寶舉高高就是跟孩子玩。教養書上也寫道:幫孩子做做按摩、讀讀故事書或洗澡,都是陪孩子玩耍的方式。
父母沒花足夠時間陪孩子玩
過去我從來不曾思考過陪孩子玩是一件「重要事」。相信多數父母也都不會認為自己可能不懂得如何跟孩子玩,總覺得自己有忙不完的事情,加上跟小孩玩某些遊戲真的很無聊,所以常常都會找些理由跟孩子說,自己沒辦法跟他玩遊戲。而「想不想」與「會不會」是非常不同的。
「玩」可能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最近看到朋友家四歲女兒把牙線全部抽出來玩,大人很無奈,但孩子應該非常開心。所以現在父母除了要多花時間陪孩子玩之外,還要懂得如何跟孩子玩。
2013年底英格蘭北部通訊報導以「父母沒有花足夠的時間陪孩子玩」為主題,提到現代父母多用電子產品來娛樂孩子,只有很少的時間陪孩子玩耍。該報導引用某玩具公司針對1,600位有十歲兒童的父母做統計,結果指出:
6/10的父母表示偶爾才跟孩子玩。
1/6的父親說他們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玩。
1/3的父親說他們沒有空陪孩子玩。
9/10的父母買了電子玩具給孩子玩。
1/3的母親承認自己對於這些高科技玩具、遊戲感到困擾。
四項建議「怎麼陪孩子玩」
因此,英國有些幼兒園開始提供「怎麼陪孩子玩」的課程,讓父母學習如何在家陪孩子玩的「技能」。
在這裡分享我在英國的家庭之星(Home Star)擔任志工的一段經驗。當時課程中有一堂課是要表演如何陪伴五歲以下兒童遊戲的角色扮演,老師要我扮演媽媽,陪孩子玩。我拿著一輛玩具車,教導孩子如何去「玩」小汽車,然後只要孩子玩錯,我會說「不」是這樣,應該是這樣;其他同學也是會主動去教導孩子如何畫畫,怎麼畫才對。課堂末老師的回饋是,我們的對話有太多的「不」、「不能」與「不要」,而跟孩子玩耍,在安全的狀況下,不應該用家長既有的想法去幹涉孩子如何玩。
老師給了志工們一些提醒:
1. Doing with, Not doing to:陪伴孩子遊戲,而非教他們如何玩。
2. Open & Close Questions:跟孩子說話時用開放性的語句,如「可以教我你為甚麼會這樣玩嗎?」避免問孩子這樣是對或錯的有限制性的問題。
3. Neutral Words:跟小孩說話時,盡量用中性的語言,避免用命令句子。如遊戲後說:「把玩具收好很棒,玩具很開心可以回家。」避免說:「快來把玩具收拾好。」
4. Don’t underestimate the importance of listening:傾聽孩子的聲音,建議家長一天至少花20分鐘聽孩子說話。
大人應學習「陪」孩子遊戲,避免「教」孩子遊戲。
透過遊戲,孩子可以發展出許多不同的創造性潛能。腦神經科學家黃玉華在她的著述中寫道:「權威教導式的教學方式,反而會抑制學齡前兒童自發性探索及發現答案的能力。」她舉出麻省理工學院大腦與認知科學系舒爾茲(Laura Schulz)教授進行的研究:把一個玩具裝上四根管子,每根管子會讓玩具有不同反應,如吱吱叫或是裡面藏著鏡子。
研究人員將四歲的受試兒童分成兩組,然後跟其中一組兒童說:「我剛剛發現這個玩具!」然後假裝不小心拉到管子,接著驚訝地發現玩具會發出聲音;針對另一組兒童,研究人員則是以「教導」方式說話:「我現在要秀給你們看玩具怎麼玩!」然後刻意拉拉管子讓玩具發出聲音。接下來研究人員離開房間,留下兒童自己玩玩具。
結果兩組兒童都會去拉讓玩具發出聲音的管子。問題是,他們會不會發現其他三根管子的功能?結果發現,第一組兒童玩的時間較長,也發現更多的隱藏功能;而第二組兒童比較沒有探索的好奇心,也較不易發現新信息。(2012,〈在英國愛閱讀在法國玩泥巴〉)
多花些時間陪孩子玩,是現代父母須要克服的,坊間也一定有教導父母如何引導孩子跟孩子玩的更專業、豐富的課程。但學得多不如實實在在地把上面四項基本的觀念貫徹在育兒行為中。即便是我自己,六年了仍無法百分百確實做到,偶爾還是會不經意地把我們怎麼被養大的經驗投射在孩子身上。對我而言最大的挑戰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儘可能不要把既有的知識經驗,在遊戲或生活中強加在孩子身上。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