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為什麼拒絕指揮徐蚌(淮海)會戰?(圖)

作者:李明 發表:2015-07-30 19: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華民國首任國防部長白崇禧。(網路圖片)

北伐抗戰名將白崇禧之子白先勇曾接受《時代週報》的採訪,他向外界說明瞭1946年四平街決戰是國軍戡亂失利的轉折關鍵,並解釋澄清了關於白崇禧的重大歷史誤會:為何白崇禧拒絕指揮徐蚌(淮海)會戰?徐蚌會戰期間,白崇禧真是「按兵不發」?對於有人指控白崇禧在徐州會戰「按兵不發」,白先勇披露說:1954年3月,「在‘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上,父親親自上陳,一一答辯,千餘國大代表給予熱烈掌聲,公道自在人心。」

四平街決戰——國共軍事轉折點

早在1944年,白崇禧就預見到日本投降時,國軍主力遠在大西南的國民政府,面臨著接收北方失土時間上的劣勢,因而力主由美軍代為接收,以防中共搶先;1945年8月,白崇禧又兩次向蔣介石建議由美軍代國民政府從蘇聯手裡接收東北。蔣介石因為顧慮蘇聯而未採納。

抗戰甫一勝利,白崇禧便一再強調:「對中共問題,除武力外,別無解決辦法。」他主張先剿共而後整軍裁軍,遂向蔣介石鄭重建議,應乘抗日戰勝餘威,先將中共徹底剿滅,而後行憲,否則將給中共以可乘之機坐大。戰後急於從事經濟建設和推行民主憲政的蔣介石又未予採納。

1946年春夏之間,國共雙方各集軍10萬,在東北中長路上軍事重鎮四平街展開首次主力大決戰。毛澤東命令林彪「不惜任何犧牲」,「死守四平,寸土必爭」。原先蔣介石曾下令限東北行營4月2日前攻下四平,東北保安司令杜聿明指揮國軍北上進展遲緩,前後拖延幾近兩月,中間尚有挫敗。蔣介石為此非常焦急。

在戰事持久拉鋸不下,雙方攻守最激烈的時刻,首任國防部長白崇禧奉蔣介石之命,於5月17日飛赴東北督戰。白崇禧一到,即召開軍事作戰會議,東北國軍士氣大振。白崇禧督戰指揮杜聿明屬下孫立人新一軍、廖耀湘新六軍、陳明仁七十一軍分三路向四平林彪共軍進逼包抄。國軍只用三天時間,於19日便徹底攻克收復四平,將林彪十多萬共軍打得丟盔棄甲,傷亡數萬,林彪化妝成伙夫隨殘兵敗將狼狽逃往松花江北岸。

白崇禧一邊命令國軍繼續進攻長春,林彪共軍棄守長春,退往哈爾濱方向,自己則立即飛回南京,向蔣介石報告戰況,並提出國軍應乘勝追擊,佔領哈爾濱、齊齊哈爾、佳木斯等城市,徹底肅清東北共軍,再揮師殲滅華北聶榮臻共軍。他還向蔣介石提出,自己希望能繼續留在東北督戰或者乾脆直接指揮戰鬥。蔣介石沒有同意,而是下令白崇禧立即返回南京主持國防部事,不要再管東北戰事。

當時孫立人率新一軍,已經追過松花江北岸,抵達雙城,離哈爾濱不足100公里,毛澤東已經下令林彪準備棄守哈爾濱。但是由於美國特使馬歇爾向蔣介石多次施加高壓,6月6日,蔣介石被迫下令停戰(史稱「第二次停戰令」)。林彪遂有機會整軍反撲,東北形勢從此驚天大逆轉。

對於這個「第二次停戰令」的影響,蔣介石日後在臺灣在《蘇俄在中國》裡面這樣總結說:「可說這第二次停戰令之結果,就是政府在東北最後失敗之唯一關鍵。」

白先勇表示,「四平街會戰」最後竟功虧一簣,一著棋錯,滿盤皆輸,讓白崇禧痛心惋慨,一直到臺灣晚年還經常引以為撼事。

提前4個月白崇禧提出「守江必先守淮」

1948年春,李宗仁提出要競選副總統,當白崇禧聞知李競選背後有美國方面的支持,認為大大不妥,與李當場起了爭執。但是李宗仁不顧白崇禧的力諫和反對,自行在北平開記者會宣布競選副總統,白崇禧因跟李的淵源,只好助其競選。

4月,李宗仁當選副總統,蔣介石屬意的副總統人選孫科落選。蔣介石與李、白因北伐後蔣桂戰爭的舊矛盾又重新浮現。白先勇認為,這對於當時大局穩定,有重大影響。「多年後,父親在回憶錄中承認,替李宗仁競選,是他犯下一大政治錯誤。」

5月20日,李宗仁出任副總統,蔣介石隨即解除白崇禧的國防部長職務,改任他為「華中剿匪總司令」。白崇禧上任後堅持「守江必先守淮」戰略,建議將華中剿總設在緊靠南京的蚌埠,在徐州、蚌埠之間的江淮山嶽地帶,運用攻勢防禦,堅持長期作戰;同時指出中原必須統一指揮,不能分割使用,提出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江西五省聯防。

在白崇禧任命發表公布時,「五省聯防」的設想並未實現,蔣介石將華中戰區一分為二,華中剿匪總司令部設在漢口;徐州另設一剿總,劉峙任總司令,白崇禧的設想被全盤打亂。徐州四戰之地,易攻難守,不適合做指揮中心,劉峙也不是一流戰將,白崇禧大為震驚,向蔣介石直陳:「中原大軍分割使用,將來必敗無疑!」他沒有接受任命,避走上海,因蔣介石派多人到上海敦促,白崇禧才勉強到漢口上任。

9月,中共陳毅粟裕華東野戰軍佔領了濟南。林彪共軍又發動了遼瀋戰役,並首先打下錦州,隨後廖耀湘兵團在遼西大虎山地區被包圍。國軍在遼瀋戰敗已成為定局,並將面臨與共軍決戰中原。

戰局危急,國防部長何應欽、參謀總長顧祝同等在南京召開軍事會議,認為劉峙不堪擔負保衛南京重任,決議由白崇禧統一指揮漢口和徐州兩個剿總。蔣介石此時也意識到華中局勢的嚴重性,於是一改初衷,同意由白崇禧統一指揮。

為何拒絕指揮徐蚌會戰?

10月30日,白崇禧由漢口飛抵南京,當天看起來還頗有信心,第二天忽然拒絕接受統一指揮。原來白崇禧發現,徐州剿總早已把國軍主力的幾個兵團部署在以徐州為中心的隴海鐵路及津浦鐵路線上,各一字排開,成為一個「死十字」。徐州平原無險可據,一旦開戰極易為敵軍攻破,戰事迫在眉睫,要重新遷動幾十萬大軍已無可能。加上徐州剿總的部隊將領邱清泉、黃伯韜、李彌等人都是蔣介石的黃埔愛將,白崇禧此前和他們並無淵源,難以指揮。何況這場京畿保衛戰蔣介石本人必會坐鎮南京,越級下令,就如同他在北平指揮遼瀋戰役一樣,令出多門,白崇禧難以施展。白崇禧以軍事戰略家的眼光評判,認為這是全盤錯誤的戰略部署,即是他自己出面,也無法挽救,連20%的勝算都沒有。於是,白崇禧向何應欽坦言:「徐州剿總如此部署兵力,要想把它改變已經時不我予了。」

白先勇對「拒絕指揮」的評價是:「十月卅日晚父親所作的決定,拒絕指揮徐蚌會戰,可能是他一生中最艱難,但事後看來也是最明智的一次抉擇……徐蚌會戰,乃國共內戰最後決勝負的一仗,成敗責任非父親一人所能擔當。事後看來絕非僅僅是軍事,他作這項決定,需要極大的勇氣與智慧。徐蚌會戰,國軍潰敗,折損60萬大軍。如果當初一開始蔣介石便採用父親‘守江必先守淮’,設剿總於蚌埠,由父親統一指揮策劃,恐怕戰爭結果不致如此。父親拒絕指揮徐蚌會戰,蔣頗不諒解。」

白崇禧離開南京的第6天,共軍就發動了淮海戰役,國防部共諜郭汝瑰和劉斐事先將國軍作戰計畫密告中共,並數次誤導蔣介石和國防部做出錯誤判斷決策,中共潛伏臥底張克俠、何基灃在關鍵時刻率部投共,結果最終55萬國軍精銳被殲。

白崇禧「按兵不發」?

兩岸都有史書稱,國民黨軍隊在淮海戰役中失利,蔣介石嫡系部隊損失幾近殆盡,蔣數次命令白出兵救援,白「按兵不發」。

策動李宗仁從美國投共的其秘書程思遠在《白崇禧傳》中用「冷眼旁觀」描述白崇禧在徐蚌會戰的情況,而黃維回憶錄中對白崇禧也有怨言。

白先勇認為,這一段歷史是外界對父親白崇禧最大的誤解,是不實的謠言。「父親派了黃維軍團12萬人去,援助徐州,半路被攔截,黃維被俘虜,這些都是史實。別人都說他徐蚌會戰冷眼旁觀,按兵不動,讓蔣介石失敗,完全不是這回事。我父親怎麼會看著國民黨敗呢?覆巢之下豈有完卵,這麼簡單的道理他不知道嗎?」

白先勇表示,後來白崇禧又陸續調遣第20軍和第28軍支援徐蚌戰場。此時,華中戰事吃緊,為了抽調宋希濂兵團第2軍陳克非部,白崇禧與蔣介石起過激烈爭執,因為白崇禧認為此時徐州方面的戰事已經無法挽救,如果保住華中地區,尚可撐住西南半壁江山。

白崇禧答辯公道自在人心

1954年3月,在臺北的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湖北代表但衡今提案彈劾白崇禧,重點是指控他「按兵不動」,不救援徐州。

白崇禧書面答辯如下:「華中轄區奉命調往增援徐州部隊計:黃維兵團所屬之十八軍(胡璉)、八十五軍(吳紹周)、第十軍(熊綬春)及整編第二師(師長何竹本),皆為華中最精銳之部隊,由信陽、確山地區向蒙城方面增援。又二十軍(楊才)、二十八軍(李)兩個軍,亦由漢口地區由長江趕運浦口馳援,另轄區僅有之一個戰車營亦隨往參戰。計兵力五個軍一個整編師,乃系華中主力,均系增援徐蚌,幾乎全部犧牲。」

白先勇書中如此描述白崇禧答辯的場面:「在‘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上,父親親自上陳,一一答辯,千餘‘國大代表’給予熱烈掌聲,公道自在人心。」

儘管如此,誤會依然長期存在。當年資深報人潘公展就在《新聞天地》雜誌上撰文提道:「華中的大軍視徐淮之告急,若秦越之不相關。」

1954年白崇禧寫了一封致潘公展的信登在《新聞天地》上,稱潘文有不實:「總之,大陸陷……匹夫有責,軍人職責,更為重大,崇禧以待罪之身,對我十數萬袍澤戡亂報國、奮鬥犧牲之忠勇事跡,誠不忍其無辜湮沒,含冤九泉,掬誠略述,藉答高明。」



責任編輯:雲天月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