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廿八,把麵發,迎新春。(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俗話說:「進了臘月門,天天都是年。」進入臘月後,每一天都在為過年做著準備。臘月二十六割了年肉,臘月二十七宰了年雞,到了臘月二十八「把面發」。中國民間有年謠「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遵循老傳統,來年日子越過越紅火。
臘月廿八的4大傳統習俗:蒸饃、打糕、洗浴、貼花花
1、發麵蒸饃
臘月二十八,家家戶戶忙著把麵發,準備蒸饅頭、花卷、發糕等麵食。人們會在臘月二十八這一天開始發麵,準備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
此外,「發」字在中文中與「發財」的「發」同音,因此「把麵發」還有期盼來年發財致富的美好寓意。
2、打年糕
北方過年習慣蒸饅頭,而南方則更偏愛打年糕。年糕是專為過年準備的傳統食品,因其與「年年高升」的「高」諧音,因此過年吃年糕含有「年年高」的美好祝願。
到了年底,每家每戶都會用糯米磨成粉,然後打成年糕。年糕不僅口感軟糯、香甜可口,還寓意著新的一年裡步步高陞、生活甜蜜。
打好的年糕不僅可以自家食用,還可以作為新年中走親串戶送親戚的傳統禮物。因此,「年糕」便成了民間祝福親朋好友年年登高的「好口彩」。
3、洗衣洗澡
民間有「臘月二十八,洗邋遢」的說法,意思是在這一天要洗淨身上的污垢和疲憊,以整潔的麵貌迎接新年的到來。
洗衣洗澡不僅是一種身體上的清潔,更是一種心靈上的洗禮。人們相信在這一天洗浴可以除去一年的晦氣、霉運和厄運,讓新的一年裡充滿好運和幸福。因此,無論男女老少都會在這一天沐浴更衣,祈求來年的健康與平安。
窗花的俗稱就是千百年來廣受大家喜愛的民間藝術「剪紙」。(圖片來源:Shizhao/維基百科)
4、貼花花
這一天還講究「貼花花」,也就是貼年畫、春聯和窗花等裝飾品。這些裝飾品不僅為節日增添了喜慶的氛圍,還寄託了人們對新年的美好祝願。
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古人認為桃木具有辟邪的作用,因此會在門上掛上桃木製成的符牌以保佑家宅平安。後來逐漸演變成了用紅紙書寫對聯並張貼在門上的習俗。
窗花則是民間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巧手的人們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出各種吉祥圖案和美好寓意的窗花,然後張貼在窗戶上。美觀大方,色彩鮮艷。
臘月二十八,一個充滿年味與期待的日子。在這一天裡,大家依然承襲著老祖宗的習俗,忙著發麵蒸饃、打年糕、洗衣洗澡、貼花花……每一個習俗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責任編輯:笙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