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弱 巧用中藥調理(圖)

作者:鄧正梁 發表:2015-09-11 02:2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網路圖片/看中國配圖)

脾胃弱的人,常常沒有食慾,吃一點東西就腹脹難受,面色黯淡沒有光澤,精神疲憊沒有力氣,一不小心就拉肚子,這時可選擇一些甘溫、益氣、和胃的中藥來溫中健脾。

1.黨參

因以山西上黨者最有名,故名之,可益氣養血,對於食少便溏,能補中益氣,常配合黃耆、白朮同用。民初中醫學者張山雷編著的《本草正義》中提出,黨參補脾養胃,潤肺生津,健運中氣……養血而不偏滋膩,鼓舞清陽,振動中氣而無剛燥之弊。

2.茯苓

多寄生於松科植物赤松成馬尾松等樹根上,可利水滲濕、健脾安神,對於脾虛諸證,能健脾補中,若食少納呆、倦怠乏力,常與人參、白朮、甘草同用;若脾虛濕瀉,可與山藥、白朮、薏苡仁同用。

3.生薑

辛溫,可發汗解表,溫中止嘔,對於胃寒嘔吐,可溫胃散寒,和中降逆,止嘔功效佳,故有「嘔家聖藥」之稱。《本草綱目》中指出:「生用發散,熟用和中。」

4.陳皮

是橘的成熟果皮,曬乾或低溫乾燥,以陳久者為佳,故稱陳皮。產於廣東新會者稱新會皮、廣陳皮。陳皮可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對於脾胃氣滯證,可行氣止痛、健脾和中,對於脘腹脹痛、噁心嘔吐、泄瀉,用之尤為適宜。

5.人參

大補元氣,對於脾氣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症狀,卓有功效。

6.山藥

是健脾補虛之猛將,味甘、性溫,還可滋精固腎,治諸虛百損,療五勞七傷。《神農本草經》記載:「味甘,溫,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本草綱目》提出:「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潤皮毛。」

以上幾味中藥,平時就可以常使用,對於增強脾胃健運,效果是很好的。



来源:看中國週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