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著中式服裝赴白宮國宴(視頻截圖)
【看中國2015年09月26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報導)在美國總統歐巴馬伕婦9月25日晚舉行的白宮國宴上,習近平、彭麗媛身穿中式禮服亮相。習近平著「立領中山裝」赴國宴,被外界關注並紛紛解讀其內涵。
其實,這是習近平第二次穿中式服裝亮相外訪國宴,上一次是2014年3月在荷蘭國王和王后的歡迎晚宴上,習近平選擇了一套立領禮服,有的新聞報導認為這是一套「立領中山裝」。習近平這兩次所穿的禮服基本為同一款,細微的差別是衣服左胸前的方巾顏色不同。按照西方禮儀,出席國宴的主賓都必須穿禮服。
北京觀察人士發現,與江澤民穿著西服出訪不同,從出席歐洲王室的國宴到出席白宮國宴,習近平主導的新一代國服已經基本定型。
汪洋「中山裝」呼應習近平
其實早在今年9.3北京大閱兵,習近平也是著「中山裝」在端門迎候各國外賓。
此前2012年12月18日,中共前廣東省委書記汪洋離職,其職位由南下的胡春華接任。在交接會上,汪洋以一身「中山裝」亮相,在會議主席台上其他官員一律身著西裝領帶,汪洋顯得另類突出。汪洋「中山裝照」在網路熱傳,引髮網友熱議。
廣東過去一直是江派地盤,後汪洋在廣東大力整頓江派人馬,現在再由團派的有「小胡錦濤」之稱的胡春華接手。有分析認為:習近平上任首次到地方就選擇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重走鄧小平20年前的南巡路,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汪洋全程陪同。當時外界分析稱,中共高層之所以推遲廣東省的交接,就是為讓汪洋配合習近平的此次「南巡」,陪同習在深圳、珠海及佛山等地視察,完成其在廣東最後的任務。
據中共官媒報導,汪洋談到穿「中山裝」的心路時說:五年前我是穿著西裝來與大家首次見面的,今天我將穿著中山裝離開,帶走的是廣東文化,中國特色!我在這裡受到的熏陶,將使我終身受益。
分析認為,汪洋此次以「中山裝」亮相是深思熟慮之舉。除了服裝本身所承載和擔當的一種政治態度外,還包含以孫中山亦是「廣東人」。
中山裝的發明者是孫中山,他是廣東香山翠亨村(今廣東中山)人,而這種以孫中山的名字命名的服裝甚至成為1980年代以前中國民眾的主要服裝樣式。
中山裝樣式特點
據維基百科,早期的中山裝背面有縫,後背中腰有帶,前門襟釘9個紐扣,上下口袋都有「胖襇」。在經過多次修改後才逐步演變成現在的款式:關閉式八字形領口,裝袖,前門襟正中5粒明紐扣,後背整塊無縫。袖口可開叉釘扣,也可開假叉釘裝飾扣,或不開叉不用扣。明口袋,左右上下對稱,有蓋,釘扣,上面兩個小衣袋為平貼袋,底角呈圓弧形,袋蓋中間弧形尖出,下面兩個大口袋是老虎袋(邊緣懸出1.5∼2厘米)。褲有三個口袋(兩個側褲袋和一個帶蓋的後口袋),挽褲腳。
中山裝的思想內涵和政治意義
作為中國新的民族服裝,孫文闡述該服裝的思想和政治含義:衣服外的四個口袋代表「四維(即禮、義、廉、恥),前襟的五粒紐扣和五個口袋(一個在內側)分別表示孫中山的五權憲法學說(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考試權,還有監察權在領口(紐扣)和內側(口袋),以彰顯監察權的人民監督作用);左右袖口的三個紐扣則分別表示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愛),衣領為翻領封閉式,表示嚴謹的治國理念;衣袋上面弧形中間突出的袋蓋,筆山形代表重視知識份子,背部不縫縫,表示國家和平統一之大義。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