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七年知青生活 那群人改變了他(圖)



(網路截圖)

【看中國2016年01月16日訊】海外媒體曾在報導習近平的知青生活經歷時稱,梁家河的農村生活,對習近平的一生可謂意味深長,那群人改變了他的世界觀。

七年知青生活的烙印

海外新紀元週刊曾轉述《濟南日報》發表的一篇文章,裡面這樣寫道:梁家河村40歲以上的村民至今還記得,那年隆冬,公社通知說,上面派來15名北京知識青年,要生產隊派人接走。1969年1月13日,吃過早飯後,大隊支書一聲吆喝,社員們就擁進了公社大院。

交接的場面遠沒有社員們想像的那麼熱鬧——公社已經把知青名單提前分好,各大隊支書根據單子招呼分給自己的人,點名確認後,社員幫助知青拿箱子鋪蓋行李,知青跟在社員後面回大隊。搬運行李的時候,有一個小插曲。當時有個後生,平時村裡人都知道他精明。那天給知青扛箱子的時候,他率先挑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小的棕箱,結果在路上還是落在了後面。等歇息的時候,他隨手掂量了一下別人扛的大箱子,才發現遠沒有自己的沉,他嘴裡嘀咕說,這北京知青是不是帶了金元寶。後來證實,那個箱子是習近平帶的,裡面裝的不是金元寶,而是一箱子書。當時,這批知青的年齡大多十六、七歲,習近平更小,還不到16歲。這15個孩子中間,有10個人的父母正在接受批鬥。

習近平插隊梁家河很長一段時間是在基建隊勞動。基建隊的主要任務是打壩淤地。梁家河村村民梁新榮那時只有十多歲,今天回憶起習近平在基建隊幹活的情景時,還是歷歷在目:「他是真干呢!穿一件藍色的舊棉襖,腰裡系一根點炮時用過的導火索,沒有一點書生的架子。」

「愛看書、好學」,是梁家河村人對習近平的又一評價。在他們的記憶中,習近平經常在煤油燈下看「磚頭一樣厚的書」。「那時候不通電,他就在煤油燈下看書,有時候吃飯也拿著書。」隊長石春陽這樣回憶說。

底層生活的收穫:實際與自信心

2003年,福建省外大學校友會等機構編撰《福建博士風采》叢書,首捲入編381位博士的故事,有網民貼出習近平在書中「自述」的全文,習寫道:「我1969年從北京到陝北的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大隊插隊落戶,七年上山下鄉的艱苦生活對我的鍛練很大。最大的收穫有兩點:一是讓我懂得了什麼叫實際,什麼叫實事求是,什麼叫群眾。這是讓我獲益終生的東西。二是培養了我的自信心。」

延安市東北方向一個叫文安驛的小鎮,文安驛往南,沿著一條新建的柏油路向山裡走幾公里就到了梁家河村,習近平在這裡度過了人生本應最美好、但實際上最苦最艱難的日子。他和農民一起睡土炕,一起挑糞拉煤,一起攔河打壩,一起啃著窩窩頭,不過在其官方回憶中,他只是含蓄地這樣描述當時的情景:

「在梁家河我跟大家一起幹活,生活習慣了,勞動關也過了,群眾到我這串門的人也多了,我那窯洞逐漸成了那個地方的中心——村中心。每天晚上,老老少少絡繹不絕,講古今中外,講他們感受到的新鮮事...」

不到一年,來梁家河村插隊的知青們都回去了,只剩下習一人,老百姓也真正信任這位小夥子了,晚上絡繹不絕地來侃大山,能侃什麼呢?絕不可能是政治教條,對這個不到20歲的年輕人,什麼最能吸引他呢?習當然不會寫明,但習說他懂得了「什麼叫實際」、「什麼叫群眾」,其實就是那些後來被他夫人彭麗媛高調提倡的「本土文化」的真實故事寫生。

後來有人說習近平信佛,可以推斷,習可能就是在農村的日子裡建立了「相信佛家超自然力量」的理念,在中國偏遠農村那種傳統文化氛圍裡,是真正能學到「真實」的自然大學。

十多位村民徒步送他到了縣城

當時習近平與村民的感情超出了一般的交往,到習近平1975年秋天被推薦讀清華大學要離開時,有十幾個村民硬是要步行60華里(約30公里)送他到縣城,晚上一同擠在國營旅館的一間平房裡打地鋪睡。第二天,他們一同到照相館照了紀念照,那是村民們第一次照相,花了五元五角錢。習近平要付錢,大夥兒不讓,最後你三角他五角湊夠了這些錢。

一個城裡來的知識青年,能讓農民們自覺地感到這樣的親近和依戀,絕不是件容易的事,梁家河的農村生活,對習近平的一生可謂意味深長:那群人改變了他的世界觀,也足令他成為被當今的天象警示在執政心理上衝擊最大的人物。

習近平是如何走進清華大學的,他這樣回憶說:「我那時一邊當村幹部,一邊總渴望有機會能上學深造。那時候報大學,清華有兩個名額在延安地區,一個分給延川縣。我三個志願都填清華大學。縣裡將我報到地區,地區不敢做主,清華大學來招生的人也不敢做主,請示清華大學。這又是一個機遇。」

「1975年7、8、9三個月,正是刮所謂的‘右傾翻案風’的時候。遲群、謝靜宜當時顧不上清華大學的具體工作,劉冰主持工作。當時我父親剛剛解除監護,下放到洛陽耐火材料廠,耐火材料廠開了個‘土證明’:‘習仲勛屬人民內部矛盾,不影響子女升學就業。’於是我踏進了清華園。」

電視劇《知青》遭老知青反感

當時大陸電視臺還在播放50集電視據《知青》,據說很多當年的老知青呼籲停播,習近平本人也非常反感此劇。

中共建政後,為瞭解決城市就業問題,從50年代中開始就組織將城市中的年輕人移居到邊遠農村建立農場,早在1953年《人民日報》就發表社論《組織高小畢業生參加農業生產勞動》。1955年毛澤東提出「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成為後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口號。

特別是毛澤東利用學生造反,打倒劉少奇之後,他發現學生沒有利用價值了,1966年高考已停止,到1968年為止許多中學畢業生即無法上大學,又無法被安排工作,於是在1968年12月22日,毛澤東授意《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裡吃閑飯》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1969年許多年輕人因此下鄉去農村。全國也開始有組織地將中學畢業生分配到農村去。

據官方統計,從50年代到70年代末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的總數估計在約1200萬至1800萬之間。

中央電視臺播出梁曉聲編劇的電視劇《知青》後,引起眾多大陸觀眾的強烈反感和怒火,惡評如潮。網上有一篇《敬告梁曉聲我們還活著》的文章,作者耶子用自己親身經歷來對照他在《知青》中看到的種種虛假。例如,「連隊廣場上竟然有成排的自來水,這也虛假得太離譜了吧!」他以前所在的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22團六連是全團最大最好的連隊,「也只有三口井,每口井都至少30~40米深,水桶是用鐵轤轆把搖上來的。老職工告訴我們冬天一定要戴手套,否則因為零下40多度太冷,鐵轤轆把會把手掌的皮膚黏去。在新建連,為了挖這樣深的井,經常有知青在挖井時滑入井中摔死」。

據說,1974至1979年有2萬5690知青死亡,其中60%是非正常死亡。

耶子對知青的勞動記憶更是苦不堪言:「麥收時常常48小時連續工作,期間最少時只能睡兩、三個小時。即便這樣極度困乏疲勞,睡前還要讀一下‘老三篇’‘雷打不動’(那時最常使用的詞),這時每個人都躲在炕上的帳子裡,帳子外成千上萬的蚊子在吼叫(那嗚嗚的聲音簡直無法讓人相信是蚊子的叫聲)。在地裡割麥子又被漫天飛舞的‘小咬’(一種北大荒特有的小蟲子)叮咬得皮膚搔癢和腫起來。」

很多知青認為,當年的知青更多的是痛苦的回憶,尤其是女知青的血和淚,而《知青》這部電視劇美化文革,「把狗屎當香料」,很多民眾強烈要求央視立即停播該劇,並檢討對文革的立場。



責任編輯:華長玖 来源:DJY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