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章帝劉炟,與漢明帝共創「明章之治」的東漢盛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後漢書•列傳第十七》記載:
鄭均,字仲虞,東平任城人。年少時喜好黃老之學。他的兄長在縣裡做官,經常收受賄賂,對弟弟鄭均的幾次勸阻,置若罔聞。鄭均就跑出去做佣工,一年多後,拿到工錢,回來送給兄長,說:「這些錢,用盡還能再得到(做工還能再得),為官貪贓,一輩子就白白浪費、沾污了寶貴的生命!」他的兄長,被這番話所感動,從此就變得廉潔了。
鄭均為人誠實,崇尚正義。兄長死後,他供養著嫂子、侄兒,對他們情禮備至。朝廷徵召他做官,他常因擔心家裡的嫂子、侄兒,無人贍養,而推辭。
元和元年(84年),東漢章帝下詔書給廬江太守、東平相說:「議郎鄭均,安貧樂道,為人恭敬節儉。以前在國家中樞部門,任職,後因病退休。他的為善之心,堅定不移,至老不息。另外,原安邑令毛義,為人謙遜,幾次以病,推讓朝廷徵召,其淳樸廉潔,為東州人稱道。《尚書》裡曾說:‘天子應彰顯恆常有德的人,這才吉祥!’因此,應該賞賜鄭均、毛義二人,谷米各一千斛。每年八月,有關官員,應前往探問他們,並賜羊、酒,以表揚他們的德行。」
第二年,皇帝東巡經過任城,去了鄭均的住處,並賞賜他終身享受尚書的俸祿,所以當時的人,稱鄭均為「白衣尚書」。
自私貪婪真的是人的「本性」嗎?鄭鈞用自己的真誠和耐心,終於感化了自己的哥哥,足見所謂的「自私貪婪」,只不過是心性中的一點污穢而已,是可以用道德的清潔劑,洗刷掉的。
鄭鈞對哥哥的感化,並不僅僅是口頭上的說教,而是以感人至深的行動,來展示真心本性的風采。這真心不僅感動了哥哥,最終還感動了天子,感動了天下。這段史料,不僅展現了鄭鈞的人格,也可以看出孝章皇帝的任人唯賢,以及對人的品德的重視。「章厥有常,吉哉!」《尚書》中的教誨,震撼人心。連皇上都背誦得出來,並加以引用。
如果我們仔細審視歷史,就會發現許多古代君主,實際上是在履行著國民道德教育的責任的。孝章皇帝對鄭鈞的封賞,也是如此,是一種對正氣和良知的聲援、表彰和倡導。鄭鈞和孝章帝,真的是為後人樹立了崇尚道德品格的學習榜樣啊!
責任編輯:雲淡風輕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