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並不是否定鬼神的存在,也不是給予批評。(圖片來源:Pixabay)
關於「鬼神」一詞,若分開使用,則「鬼」為「人所歸」,亦即「人死為鬼」;「神」則泛指神明,如孔子所雲:「山川之靈,足以紀綱天下者,其守為神。」(國語・魯語)可見山川有靈,守山川者可稱為神,推而至於有「百神」之說。在《論語》中,「鬼」與「鬼神」並未嚴格區分,用以泛指包括祖先在內的神明界。首先要肯定的是:孔子從未懷疑鬼神的存在。
孔子談鬼神
孔子對大禹沒有任何批評,而第一項理由就是禹「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泰伯)。在此,顯然可見的是:鬼神是指祖先,並且孔子若是懷疑鬼神的存在,則這句話毫無意義可言。其次,孔子批評某些人是:「非其鬼而祭之,諂也」。這句話可以理解為:「是其鬼而祭之,非諂也」。在此並未懷疑鬼神的存在。
至於「敬鬼神而遠之」(雍也)一語,則是回答「樊遲問知」的,既然對鬼神要「敬」,又怎麼會質疑其存在呢?至於他回答子路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一語,更未涉及對鬼神的懷疑了。至於「子不語:怪、力、亂、神」(述而)一語,則是強調孔子不談論這四項題材。他不談論的,並不代表「不存在」的,而是代表不合常態或者不易作合理說明的。
孔子的鬼神觀
關於孔子的鬼神觀,在《論語》之外倒是有些材料可以參考。《禮記・祭義》的一段記載最為完整。其文如下:「宰我曰,吾聞鬼神之名,而不知其所謂。子曰:氣也者,神之盛也;魄者也,鬼之盛也;合鬼與神,教之至也。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骨肉斃於下,陰為野土;其氣發揚於上,為昭明,焄蒿,悽愴,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蓄也。因物之精,制為之極,明命鬼神,以為黔首則。百眾以畏,萬民以服。」
由這段文字看來,人死為鬼,身軀歸於野土,沒有什麼作用可言;但是,人還有某種「氣」,在死後仍可顯示某種作用,或者說,仍可使活人感應其「昭明」(光景),「焄蒿」(氣味)與「悽愴」(傷感)。這三種感應究竟是死者的神或氣所產生的,還是活者的心靈能力所引發的,則並未說明。
不過,重要的是,「合鬼與神,教之至也」依此可以推行教化,讓百姓「畏服」,遵守某些行為規範,藉以安定人間秩序。
鬼神與祭祀
其次,在《中庸・十六章》直接聯繫鬼神的作用與祭祀的效應。其文如下:「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揜,如此夫。」
的確;鬼神無形無狀,但是它所產生的作用卻盛大無比,在萬物中無所不在。人們在祭祀時,會感覺鬼神的臨在。其目的則在提醒生者「神的來臨,不可猜測,人怎能懈怠呢?」然後,隱微的將會顯揚,一如真誠的意念與力量是無法壓制的。換言之,人若能夠「誠」,則可以感通鬼神。不過,這依然沒有談到鬼神「在其自身」是何種情狀。儒家本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此一原則,顯然不可能談論人死之後靈魂是否獲得公平報應的問題。
以上所述的鬼神觀,可以代表孔子當時(亦即春秋時代)知識分子的一般觀念,顯示了合乎理性又兼顧人文主義的精神。然而,對孔子而言,這種一般觀念並不足以充分說明人生的終極信念。理由很簡單,就是:如果光是肯定人死為鬼,而無法肯定善惡的報應,那麼人在世間有什麼必要非要行善避惡不可呢?
因此,在祭祀鬼神之外,孔子特別明白表示:他只向「天」禱告。也正因此,若要詢問孔子的信仰,則他所信的是天,是像位格神一般的天。
責任編輯:雲淡風輕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