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我帶全家離開北京 移民紐西蘭(圖)


7年前我帶全家離開北京移民紐西蘭
紐西蘭。(圖片來源:freeimages)

【看中國2017年7月14日訊】據《大觀家庭》文章,曾任五百強外企高管Sherman Wang,為了給孩子尋找更好的教育環境,全家離開北京移居紐西蘭。下面就來看看他的文章,瞭解一下他為什麼移民

移民從來不在我的人生規劃中

我1994年進入外企,這20年間從工程師干到高管。不少人問我:「你英語口語那麼好,為什麼不考慮移民呢?」

移民?為什麼移呢?在國內,我有富足的收入,不錯的地位,穩定的人脈圈。我沒有離開這一切的理由啊。

直到2010年6月,我陪女兒去美國參加一個團體比賽,比的是創新和團隊協作。全球14個國家的團體參賽,國內北京、山東、廣東、陝西重點中小學也都參加了。

考數理化,咱中國學生會絕對勝出。但是比創新、解決問題和團隊合作,我們的孩子會依舊出色嗎?現場讓我很觸動,不只歐美的學生、甚至是韓國等亞洲國家的學生,他們的能力、結果和面貌都超出咱們的孩子一大截。更觸動我的是,其他國家的隨行教育從業者、孩子和家長們,臉上都洋溢著的驕傲、協作的熱情,和浸入其中的享受,並沒有半點急功近利,缺乏自信,不尊重他人。和他們相比,我們……黯然失色。

回國後一週內,我和太太下定決心,讓女兒提前出國,從初中開始,在國際化公民的教育環境中成長。

來到紐西蘭,我也真的意識到——成為世界公民,第一步意味著什麼?

不是掌握國際化的語言,而是擁有思考世界的邏輯!

上體育課,還要思考

在我印象裡,咱們國內的體育課是「副科」,不就是鍛練體能嘛(當然體育特長生除外)。跑個圈、跳個遠、比劃個操就過去了,有時可能還要給「主科」騰時間,常常變成「自習課」。

可是女兒學校的體育課,卻設計成了培養孩子綜合素質的機會,需要帶著思考和感覺去學習!

第一學期,體育課就練跑步。考核要求是,不僅跑得更快,體能更強——還有思考。學生要自己設定目標和訓練策略,並且詳細記錄整個學期的訓練記錄,包括速度和心率。學期末通過自我評估及思考,學生要完成十頁的考評問題,作為成績的重要部分:

●跑步過程中,你身體上、情緒上和社交上都分別有什麼樣的感覺?

●什麼因素會影響你的成績?從條件,自己和環境三方面分別考慮。

●你完成自己設定的目標了嗎?

體育課期末考評

難怪孩子說在這裡上學一點也不輕鬆!在這裡,所有課程都一樣,沒有主、副科之說,都是為了讓孩子學會思考、瞭解自己、回歸學習本來的目的。

培養思考力?請先提問題!

思考力的培養,有什麼辦法嗎?紐西蘭的老師們說,「有!」

上學期的人文課,孩子們要做《思考我們的時代》為題的研究報告,不用空對空地探討人生的意義,就從身邊環境的觀察做起,可以研究漁場、礦物燃料或是棕櫚油。

對於他們完全不瞭解的議題,老師是這樣引導孩子們的:

第一步,學會提問——

老師先在全班範圍內讓孩子們用頭腦風暴的方法,對自己的課題提問。比如:「礦物質能源有哪些」,「漁場的作用是什麼」,「棕櫚油為什麼是這個味道」。

第二步,問題拆解——

老師站在孩子們的角度,引入三種視角,引導孩子們去定向尋找素材和蒐集資料:

●爸爸問題:話題更大,需要一定的信息積累才能完成。比如,「地球的可持續性究竟怎樣?」

●媽媽問題:比較實用,通過一定的努力就可以回答。比如,「礦物質燃料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影響」?

●Baby問題:是非題,用yes或no回答,自己就能找到答案的。比如,「棕櫚油能喝嗎?」

根據課題和孩子的階段,老師鼓勵孩子多提出媽媽問題,然後去尋找答案。

其實,培養思考力沒那麼玄——提問題,再拆解分析,去解決!

為人父母,我們能做點什麼?

幫助孩子培養和提高思考力是一種習慣養成,過程漫長,需要循序漸進。其中,我們父母能做的是盡早和盡心。

要盡心,是指父母要儘自己所能為孩子營造環境。

家庭是小環境,父母可以做主。學校、社會是大環境,你需要作出選擇。哪裡都有好或不好,但重要的是——這個環境,符合你們全家的期待。

像我們家就選擇了移居紐西蘭。現在看來,這裡的課程設計和教師素質,對培養孩子的思考力確實更有幫助,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回到學習的初心,瞭解什麼叫做獨立思考,如何與這個世界打交道。

那如果你在國內,也希望讓孩子在這樣的環境成長,具體可以怎麼做呢?

1、選擇大環境

外界環境的影響,尤為重要。父母要評估自身情況,對比校與校,區與區,國與國。如果想換個大環境,盡早著手計畫和準備。

來到紐西蘭,我常感受到學校對學生在思維能力上的培養。我在走訪一所小學時,發現牆上貼著「六頂思考帽」,這是一位美國學者發明的關於讓思考更清晰的方法,而這是我三十多歲在外企接受管理培訓時接觸到的。所幸的是,我的孩子能在她十來歲、對世界還沒形成固化認知的時候學習到,這才是起跑線的差異。

世界總是充滿噪音,與主題無關的討論、不實的廣告的宣傳、漫天的新聞、文章、觀點,如果孩子不能獨立進行批判性地處理,學會做出自己的判斷——無論是聖賢還是權威,警覺判斷而不盲從,這是多麼可貴的思維能力!

2、優化中環境

如果大環境不能改變,那我們可以進行有意識的篩選,讓孩子多接觸有獨立見解和思考的人,不以分數論高下的培訓班和組織,比如模擬法庭、模擬聯合國或是寫作訓練營,對培養提高孩子的思考力也會有幫助。

拿我女兒參加過的「模擬法庭」舉例吧。

20位同學、一整天的課程、一位老師、一間單獨的教室、一份長達三十頁的介紹材料,裡面介紹了活動安排、每個法庭角色職責、案件來龍去脈、涉案人員背景以及法庭上的基本程序。

模擬法庭,正式開庭啦!開庭時,孩子們要注意傾聽,從對方的發言中找到一些可以「反對」的陳述進行反對。這鍛練了學生的思考力:對信息的審視能力,警覺其是否與主題相關、是否有人在試圖進行引導......

模擬法庭活動,只是一個掠影。我相信,在國內、你的周圍,一定有人也在做類似的嘗試,那就去主動選擇這個中環境吧。

3、改善小環境

最關鍵的是,家庭環境是父母可以主動創造的,讓孩子和你一起思考、探討、辯證。

女兒上11年級的時候,就有這樣一次經歷。當時,紐西蘭的高中提供了16門課可選——會計、化學、歷史、美術、戲劇、西班牙語、經濟學、音樂、商業研究等等。

這還不簡單,隨便勾三個想學的課程,不就萬事大吉了?

並非如此。為了幫助選課,學校製作了一個80多頁的手冊,提供不少選課的指導建議,問題設計得都很有意思,也很值得和孩子一起討論——

比如,你想將來讀林業專業,那麼可以選哪三門?哪些是為未來打基礎的課呢?

又比如,一些更深層的思考。我希望從事哪一個行業?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我應該在哪個方向上進行學習?在生活中,我到底對什麼事情最感興趣?我的激情和熱情在哪兒?

再比如,作出反思,仔細思考一個看似感興趣的科目。是自己很享受學習這個課程呢,還只是因為喜歡任課老師?是不是因為我的朋友們都學了它才選這門課呢?

選課遠遠不是幾個學分的事兒,和孩子討論上面的這些問題,讓一個15歲的孩子來動動腦筋,認真仔細地考慮一下自己的未來。

活出自我

學會思考對孩子的一生都很重要。而家長能做的是——創造一個鼓勵思考的環境。

如果一個人能夠獨立思考,想的明白,就活的明白,能夠活出自我。在強大面前不卑不亢,在弱小面前保持謙卑,對世界有愛,對自己不悔。



責任編輯:傅美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