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7年9月11日訊】(看中國記者靈素綜合報導)哈維、艾瑪等4個強大颶風在大西洋上接連形成,造成災害損失之巨大,不可估量。氣候暖化是否為颶風形成的始作俑者之一,引發科學界激辯,科學家爭論究竟是洋流改變而形成,還是污染造成的影響比較大。
法新社報導,以哈維颶風打頭陣,引爆美國德州洪災後不久,艾瑪、卡狄亞(Katia)、荷塞(Jose)這三個毀滅性的颶風接連到來,同一時間橫掃大西洋地區。
科羅拉多州立大學(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研究科學家克羅茲貝克(Philip Klotzbach)表示:「目前我們要面臨三個時速高達90英里以上的大西洋颶風,從歷史記錄來看,長久以來大西洋發生這種情況僅有過4次。」
《自由時報》報導,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統計顯示,上次三個颶風同時活躍的時候是2010年,颶風伊哥(Igor)、茱麗亞(Julia)和卡爾(Karl)齊聚大西洋。
威斯康辛大學NOAA颶風科學家柯西(Jim Kossin)也指出,過去幾年大西洋颶風季節的形成,成因非常複雜,大規模海洋洋流、空氣污染及氣候變遷都對颶風形成有不少助力。
以哈維颶風打頭陣,引爆美國德州洪災後不久,艾瑪、卡狄亞(Katia)、荷塞(Jose)這三個毀滅性的颶風接連到來,同一時間橫掃大西洋地區。(圖片來源:Youtube視頻截圖)
據統計資料顯示,大西洋颶風季往往6月1日至11月30日期間較為密集,通常會形成大概12個熱帶風暴,其中有6個會達到颶風強度。然而,2017年已出現了11個風暴,颶風數量已經達到6個。NOAA預測,2017年的颶風季會「超出正常標準」,最多有可能會出現19個風暴,而颶風數量會有9個。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環境研究所(Environmental Institute)地球科學教授維奇(Gabriel Vecchi)表示,颶風近十幾年暴增,這表明1990年代中期以來大西洋處於風暴的「活躍年代」,雖然不至於每年都出現強烈風暴,但其活躍程度依然是超常的。
而2013到2016年颶風相對平靜,極有可能是因為造成太平洋赤道海溫升高的「聖嬰現象」帶來的風切,往往會阻止颶風生成,從而減少颶風災害。
維奇表示,科學家們「激辯」的關鍵點在於,究竟是洋流改變,抑或是污染減少造成的影響會比較大。這兩者都有相關證據支持,但所有的數據都不足以解釋所有成因。
賓州州大氣候學家曼恩(Michael Mann)表示:「近幾年我們看到越來越多毀滅性的颶風出現,這並非碰巧。而氣候多變遷對颶風形成所造成的衝擊不再那麼難以察覺了,其速度之快是可以讓人立即眼見為實的。過去兩週我們見到的狀況就是最有力的說明。」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