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梁易柱」來自《封神演義》,紂王的父親帝乙在禦園遊玩,在和大臣們一起觀賞牡丹花時,園中的飛雲閣塌了一根梁,受也就是帝辛用手托住房樑,別人把房柱換了。(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帝乙的王位由小兒子繼承,沒有讓大兒子繼位。
大兒子名叫微子,小兒子名叫受德,也叫受,這兩個兒子是一母所生。不同的是微子出生的時候,他們的母親還是偏妃,生下了兩個兒子微子和中衍後,母親被立為正妻,之後生下的是受德。
微子此人,仁厚賢能,多數人比較看好他,帝乙本意也是冊立他為太子,但是遭到太史的強烈反對。
太史據宗法而爭:「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按照宗法制度,微子出生時母親尚未正立,故為「庶子」;雖為同母所出的兄弟,受德小而為「嫡子」。「立嫡不立長」,太史一再堅持。
太史所據宗法不知其詳,商朝歷史上有過九世之亂,就亂在王位承繼上,帝乙該不會忘。太史的話不能不聽,所以最後由受德繼位,他在位的時候,人們稱他受、受德、帝辛。
他死後不知誰送了一個諡號給他──紂,後人稱他商紂王。紂,原來指的是駕車馬後部的革帶,在《諡法》裡是殘忍捐義的意思。商紂王,比受、帝辛都有名得多。
考量名字的熟悉度,這裡也稱他為商紂王。
商紂王是商朝的最後一個君王,商朝五六百年的輝煌終結在他手裡。他的名聲也很大,是後世君王的反面教材,遺憾的是他和父親、爺爺以至全體祖輩一樣,在年不明。
紂王的在位年數也眾說紛紜,《史記》中沒有記載,其它史書中,有說52年的,有說33年的,還有認為62年的。紂王留下的公案挺多,這是其中的一個。
常有人喟嘆,前面還有兩個賢良哥哥,卻是他當了天下之主,如若換成他的兄長之一即位,這週朝還會有嗎?
捎帶著堅持禮法的那位太史也挨罵,《呂氏春秋‧當務》把這件事敘述了一遍,最後來了一句:「用法若此,不若無法。」
發不平之聲者,大多出於惋惜。其實國祚有定數,天體循行到了又一個朝代更迭的時刻,盛美的朝代要登場演繹了,即便不是商紂王繼位,到了該交棒的時候,他的哥哥可能也會變成商紂王的。
紂王其人
太史有點冤,紂王在沒有「紂」之前,怎麼看都不是昏庸之輩。
紂王相貌堂堂,比司馬遷早200年的荀子,在《荀子》一書中說到他,形容為「長巨蛟美,天下之豪傑也;筋力超群,百人之敵也」。──身材高大俊美,是天下的豪傑,力量超群,能抵禦成百的敵人。
《史記》也說他「材力過人,手格猛獸」。──身體很強壯,力氣超人,能赤手空拳與猛獸搏鬥。「材力過人」的程度,皇甫謐的《帝王世紀》中有比較具體的解釋:「紂倒曳九牛,撫梁易柱。」
「倒曳九牛」一說來歷不明,把九頭牛的尾巴繫到一根繩子上,商紂王一個人與它們「拔河」,結果把它們拉得倒退。這事顯然是個比喻,不能當真事的,與「力拔山河」之類的詞屬同一性質。
「撫梁易柱」來自《封神演義》,這本書歷來被視為商周史的補充讀本,裡面有個情節,「帝乙遊於禦園,領眾文武玩賞牡丹,因飛雲閣塌了一梁,壽王托梁換柱,力大無比。」──紂王的父親帝乙在禦園遊玩,在和大臣們一起觀賞牡丹花時,園中的飛雲閣塌了一根梁,受也就是帝辛用手托住房樑,別人把房柱換了。
這件事的真實性也難以考證,不過紂王的身手可知一二了。
他的頭腦也是了得,「資辯捷疾,聞見甚敏。」──天資聰明,辯論敏捷、見多識廣、頭腦機敏。
不能怪帝乙,太史也沒有錯。紂王的先天條件生得就是來當帝王的。
《史記》上又說他「知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智慧足可以拒絕臣下的勸諫,口才足以掩飾自己的過錯。在臣屬面前顯耀才能,到處抬高自己的聲威,自認為天下所有人都在他之下。
這個特點,還有另外一個詞可以表達,叫做自我。自我大了就難免麻煩了。#
參考文獻:
1。《史記‧殷本紀》
2。《呂氏春秋‧當務》
3。《說文解字》
責任編輯:先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