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日本襲擊美國珍珠港,亞利桑那號戰艦被擊中。(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看中國2017年12月8日訊】(看中國記者聞天清編譯/綜合報導)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戰)偷襲美國珍珠港(Pearl Harbor)事件不僅在美國歷史上,在世界歷史上也是一個關鍵性轉折點。這次襲擊導致美國對日本宣戰,加入二戰行列,開啟了美國成為全球超級大國和國際秩序維護者的序幕。
美國WQAD-TV網站12月7日報導,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造成2403名美國人身亡。在隨後4年中,超過40萬美國士兵在二戰中身亡,最終戰勝了歐洲和亞洲法西斯主義者,為美國主導戰後國際秩序奠定了基礎。
美國是否在沒有珍珠港事件的情況下會參加二戰?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德克薩斯州A&M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舒斯勒(John Schuessler)等學者認為,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非常清楚這一點:日本在亞洲、德國在歐洲的擴張行為對美國來說就意味著麻煩。
然而,當時美國國內反戰情緒也令羅斯福必須謹慎行事,一系列「中立法案」(Neutrality Acts)限制了美國對中國、法國和英國政府所能提供的援助。與此同時,「美國第一」(America First)等一些反戰組織的成員多達數十萬人。
我們永遠不會知道羅斯福總統是否能成功推動美國公開對抗法西斯主義力量,但珍珠港事件為美國提供了足夠向日本及其歐洲盟友宣戰的理由。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珍珠港事件不僅僅是開啟了美國加入二戰的大門,相反,珍珠港事件是美國外交歷史上的一個關鍵轉折點,使美國參與世界事務成為公認的規範。
1945年二戰結束的時候,美國已經擁有國家歷史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軍事基地遍佈世界,並佔領了日本和德國大部分地區。
二戰勝利之後,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最初傾向與戰時盟友英國、法國、前蘇聯和中國政府分擔維護全球秩序的責任。
在東歐,蘇聯開始對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佔領國家進行政治控制。這些引起美國的擔憂,莫斯科當局不是一個負責任的合作夥伴,而是傾向於進一步擴張,可能將其影響力擴大至西歐和中東。1950年,朝鮮軍隊越過38線企圖強行武力統一朝鮮半島,實行共產主義統治。正是這些共產主義的侵略行為,進一步促使杜魯門政府大規模加強美國軍事力量。
自此以後,遏制共產主義是美國外交政策的核心原則,受益於美國共和黨、民主黨的廣泛合作。珍珠港事件之後,全球消滅法西斯主義的力量在1950年開始發展成為一場世界全面對抗共產主義的鬥爭,維護自由世界國家的獨立。
珍珠港事件
據維基百科資料顯示,珍珠港事件是1941年12月7日(美國時間)日本對美國海軍夏威夷領地珍珠港海軍基地的一次突襲戰役。
日本自1937年發動對中國的戰爭後,長期無法脫身,經濟也每況愈下。為了繼續對中國的戰爭,日本國策逐漸走向奪取他國資源的計畫。1938年,時任日本首相近衛文博提出了「大東亞共榮圈」構想,嚴重威脅到美國在中國和亞洲的利益,引發了美國的強烈抗議。
1941年,美國政府要求日本從法屬印度支那撤軍,並連同荷蘭與英國對日本停止一切的石油出口。由於石油是日軍繼續戰爭的必備要素,美國此舉令日本最終決定南進政策奪取英國與荷蘭資源豐饒的殖民地;同時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認為美國勢必加以干涉,因此必須給予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致命的打擊,令日本在南進取得成果、鞏固勢力後,能在有利的條件下和美國和談。為此,山本擬定攻擊珍珠港的計畫。
日本海軍派出6艘航空母艦、共300多架戰機的兵力,進行兩次攻擊。由於美軍受到奇襲,日軍取得重大戰果:擊沉及重創美軍8艘戰艦、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摧毀188架戰機,造成2,403人殉職,1,282人受傷。然而,島上的發電站、維修設備、燃料和指揮總部大樓均未被破壞,未來海戰的真正主力——航空母艦都不在珍珠港內。即使如此,和美國的損失比起來,日本的損失甚微:僅損失29架飛機和5艘袖珍潛艦,共65名士兵陣亡或失蹤,並有一位日本潛艦乘員被俘虜。
這場軍事攻擊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由於日本這次未宣而戰的行動,美國公眾輿論憤怒不已,全國自孤立主義轉為支持參戰;而歐洲的德國和義大利也對美國宣戰,美國因此也加入歐洲戰場。美國強大的工業能力,給予各個反軸心國陣營大量的資源,導致最後軸心國的滅亡。
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羅斯福發表著名的《國恥演說》,聲稱12月7日是美國「活在恥辱中的一天」,後來成為該國的紀念日。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